【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回收,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新型电池放电装置。
技术介绍
1、对已使用过的电池进行收集,防止其进入生态系统,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行为;被废弃的电池中还有很多可再利用的材料,回收电池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够减少电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环保效益。
2、但是,回收的电池或多或少存在电量。回收的电池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电池爆炸的事件。对工人人员造成伤害,同时爆炸会产生污染性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新型电池放电装置,为解决上述专利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电池放电装置,通过多结构的配合设计,使得装置能够对回收的电池进行放电,将电能换成热能,从而使电阻换能箱内的液体加热,再通过水冷散热箱及散热管对液体进行散热,从而装置能够持续作业,从而可实现电池回收前的彻底放电。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电池放电装置,其应用于电池回收前的彻底放电。
4、所述新型电池放电装置具体包括:
5、电阻换能箱,所述电阻换能箱的内部设置有发热电阻;
6、所述电阻换能箱的一侧设置有电池夹持箱,所述电池夹持箱与发热电阻电性连接;
7、所述电阻换能箱的另一侧设置有水冷散热箱,所述水冷散热箱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均延伸至电阻换能箱内部,所述水冷散热箱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片,所述
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电池放电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阻换能箱上还分别设置有电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电池放电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池夹持箱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容器,所述缓冲容器上设置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的一端延伸至缓冲容器内部,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池夹持箱内部,所述缓冲容器通过连接管一与电阻换能箱内部相连通。
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电池放电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缓冲容器远离连接管一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二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阀相连接,所述连接管一上设置有第二液体泵。
1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电池放电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控制阀为三通阀。
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电池放电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阻换能箱的外侧还设置有注液管,用于液体的补充或排放,所述注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电池放电装置,通过多结构的配合设计,使得装置能够对回收的电池进行放电,将电能换成热能,从而使电阻换能箱内的液体加热,再通过水冷散热箱及散热管对液体进行散热,从而装置能够持续作业,从而可实现电池回收前的彻底放电。
15、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电池放电装置,通过缓冲容器、连接管一、导热件、连接管二的结构配合设计,从而在寒冷环境中对电池夹持箱进行加热,使电池夹持箱的温度维持在一个适宜电池放电的温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换能箱(1)上还分别设置有电流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夹持箱(2)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容器(13),所述缓冲容器(13)上设置有导热件(16),所述导热件(16)的一端延伸至缓冲容器(13)内部,所述导热件(16)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池夹持箱(2)内部,所述缓冲容器(13)通过连接管一(14)与电阻换能箱(1)内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容器(13)远离连接管一(1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二(17),所述连接管二(17)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阀(8)相连接,所述连接管一(14)上设置有第二液体泵(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8)为三通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换能箱(1)的外侧还设置有注液管(4),用于液体的补充或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换能箱(1)上还分别设置有电流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夹持箱(2)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容器(13),所述缓冲容器(13)上设置有导热件(16),所述导热件(16)的一端延伸至缓冲容器(13)内部,所述导热件(16)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池夹持箱(2)内部,所述缓冲容器(13)通过连接管一(14)与电阻换能箱(1)内部相连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