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深层井下换热耦合能源塔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6189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深层井下换热耦合能源塔供热装置,涉及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能源塔组件和换热管组件,换热管组件上连接有换热供水管和换热回水管,能源塔组件上连接有能源塔供水管和能源塔回水管,能源塔供水管、能源塔回水管、换热供水管和换热回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换路装置,换路装置的外壁上连接有末端进水管和末端出水管,末端进水管和末端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用户端。本技术一种中深层井下换热耦合能源塔供热装置,采用能源塔和换热管交替进行供暖,极寒及雨雪天气以中深层井下换热管组件为热源进行供暖,提高冬季供暖系统稳定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并通过换路盘,实现不同季节时对线路的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供热设备,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中深层井下换热耦合能源塔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1、能源塔是一种基于环境热源转换技术的高效节能设备,主要应用于热泵系统中。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环境的温度。在寒冷的冬季,当室外温度较低时,热泵的制热效率会降低,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加热室内空间,北方供暖时空气源热泵会存在冷堆积,当遇上极端雨雪天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会存在结霜工况,同时大大降低运行能效,而换热井适用于冬季,能够快速地提升屋内的温度,两种装置互补,以提升使用时感受。

2、现在将地热能和热泵系统相互结合使用时,还具有以下的问题:

3、1、冬季时,使用地热能,而热泵系统为了防止出现管道被冻裂的情况,通常会将内部的液体给排放掉,虽然设备内的液体容易被排放掉,但是管道内的液体还会残留在管道和阀门内,会按时会有冻裂的风险,而且,重新启用设备或者清洗设备时,因为水泵的作用,水流会出现水锤效应,会对管道和设备造成冲击伤害,从而导致设备或者管道的损坏;

4、2、夏季时,使用热泵系统进行供热,地热能会被闲置,而被闲置的管道内通常会储存有大量的液体,水体会在静止的环境中会成为微生物繁殖的场所,从而影响水质和系统性能,同时,静止的水体也会容易沉积水垢。

5、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19692337u中公开有一种六通转换阀,结构阀体,所述阀体的前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上进液口和下进液口,其两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二个上出液口和二个下出液口,所述上盖板上部设置有转换旋柄,所述转换旋柄下端插设在阀体内,在旋杆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偏心轮。二个上出液口和二个下出液口内侧分别设置有塞座,偏心轮设置在二个塞座之间。该一种六通转换阀,虽然能够实现多条管路的通断,但是不连通的管道会被堵死,管道内部的水体会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水体在静止状态下容易成为微生物繁殖的场所,水质会发生变化,例如藻类生长、细菌增殖等,影响系统的清洁度和热交换效率,同时,也会发生沉淀,形成水垢。

6、因此,提出一种中深层井下换热耦合能源塔供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中深层井下换热耦合能源塔供热装置。

3、(二)技术方案

4、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中深层井下换热耦合能源塔供热装置,包括能源塔组件和换热管组件,所述换热管组件上连接有换热供水管和换热回水管,所述能源塔组件上连接有能源塔供水管和能源塔回水管,所述能源塔供水管、能源塔回水管、换热供水管和换热回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换路装置,所述换路装置的外壁上连接有末端进水管和末端出水管,所述末端进水管和末端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用户端;

6、所述换路装置包括外壳和内部的旋转的换路盘,所述换路盘的内部开设有贯通外壁的进水管道、回水管道和维持管道,所述维持管道位于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之间;

7、所述维持管道上开设有弯折部,所述换路盘的底部开设有排水盖,所述排水盖的内部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弯折部内的蛟龙杆。

8、优选地,所述换路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外壁上传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上固定连接有手轮盘。

9、优选地,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架和支撑架,所述转盘架支撑于外壳和蜗轮之间,所述蜗杆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上。

10、优选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指示块,所述指示块固定连接于换路盘上。

11、优选地,所述能源塔供水管和能源塔回水管上安装有能源塔热泵主机,所述换热供水管和换热回水管上安装有地热热泵主机。

12、优选地,所述能源塔回水管上安装有能源塔循环泵,所述换热回水管上安装有地热循环泵,所述末端进水管上安装有供热循环泵。

13、优选地,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套在蜗轮外部的防护壳。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本装置在换路装置的内部设置了换路盘,通过内部不同的连接方式,实现不同季节时对线路的切换,同时,设置的弯折部能够防止在冬季时,热泵管道内还残留液体的情况,减小了管道冻裂的风险,也能够减小对管道进行冲洗或者重新填装液体时,水流出现水锤效应时对管道的伤害。

16、2、本装置在冬季供热工况下,在供暖的初、末寒运行工况较好时,采用能源塔组件进行供暖,极寒及雨雪天气以中深层井下换热管组件为热源进行供暖,提高冬季供暖系统稳定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17、3、在夏季时,能够使得地热管道的进出管自己相连通,通过水泵动作,实现内部水体的自动循环,避免出现水体在静止的情况下,滋生细菌与沉积水垢的情况,同时,能够实现不关闭热泵系统的情况下,对地热管道进行清洗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深层井下换热耦合能源塔供热装置,包括能源塔组件(101)和换热管组件(10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件(102)上连接有换热供水管(103)和换热回水管(104),所述能源塔组件(101)上连接有能源塔供水管(105)和能源塔回水管(106),所述能源塔供水管(105)、能源塔回水管(106)、换热供水管(103)和换热回水管(104)的一端连接有换路装置(201),所述换路装置(201)的外壁上连接有末端进水管(107)和末端出水管(108),所述末端进水管(107)和末端出水管(108)的一端连接有用户端(1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深层井下换热耦合能源塔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路盘(2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11),所述支撑杆(2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蜗轮(212),所述蜗轮(212)的外壁上传动连接有蜗杆(213),所述蜗杆(213)上固定连接有手轮盘(2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深层井下换热耦合能源塔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架(215)和支撑架(216),所述转盘架(215)支撑于外壳(202)和蜗轮(212)之间,所述蜗杆(213)转动连接于支撑架(21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深层井下换热耦合能源塔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2)上开设有弧形槽(217),所述弧形槽(2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指示块(209),所述指示块(209)固定连接于换路盘(20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深层井下换热耦合能源塔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塔供水管(105)和能源塔回水管(106)上安装有能源塔热泵主机(110),所述换热供水管(103)和换热回水管(104)上安装有地热热泵主机(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深层井下换热耦合能源塔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塔回水管(106)上安装有能源塔循环泵(112),所述换热回水管(104)上安装有地热循环泵(113),所述末端进水管(107)上安装有供热循环泵(11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深层井下换热耦合能源塔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2)的顶部安装有套在蜗轮(212)外部的防护壳(2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深层井下换热耦合能源塔供热装置,包括能源塔组件(101)和换热管组件(10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件(102)上连接有换热供水管(103)和换热回水管(104),所述能源塔组件(101)上连接有能源塔供水管(105)和能源塔回水管(106),所述能源塔供水管(105)、能源塔回水管(106)、换热供水管(103)和换热回水管(104)的一端连接有换路装置(201),所述换路装置(201)的外壁上连接有末端进水管(107)和末端出水管(108),所述末端进水管(107)和末端出水管(108)的一端连接有用户端(1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深层井下换热耦合能源塔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路盘(2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11),所述支撑杆(2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蜗轮(212),所述蜗轮(212)的外壁上传动连接有蜗杆(213),所述蜗杆(213)上固定连接有手轮盘(2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深层井下换热耦合能源塔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架(215)和支撑架(216),所述转盘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月华侯海涛陈高凯王帅琪彭磊焦雅岚张久菊
申请(专利权)人:万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