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置PTO操纵机构和带中置PTO的拖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611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4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置PTO操纵机构和带中置PTO的拖拉机,中置PTO操纵机构包括支架、拉线、中置PTO壳体,所述支架上铰接有操纵把手,所述中置PTO壳体上设有拨挡轴,拨挡轴上设有拨头,拨挡轴的一端伸出中置PTO壳体并设有拨挡摇臂;所述拉线的外壳一端连接支架,拉线的外壳另一端连接中置PTO壳体,拉线的线芯一端连接操纵把手,拉线的线芯另一端连接拨挡摇臂的自由端。采用本技术,拉动操纵把手时能够拉动拉线,通过拉线拉动拨挡摇臂摆动,操纵力小,提高了操纵舒适性;操纵把手水平方向的运动分量也能有效带动拨挡摇臂摆动,优化杠杆比的空间大,便于控制操纵力;操纵把手的安装方向限制小,安装灵活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pto操纵机构,具体涉及一种中置pto操纵机构和带中置pto的拖拉机。


技术介绍

1、控制拖拉机的中置pto输出轴的离合或换挡时,需采用操纵机构进行。现有的中置pto操纵机构中,操纵手柄与操纵转轴焊接在一起,操纵转轴上设有支板,支板通过拉杆连接摇臂,摇臂的一端设有拨头转轴。拉动操纵手柄时,操纵手柄带动操纵转轴旋转,从而支板通过拉杆拉动摇臂摆动,摇臂带动拨头转轴转动,从而使拨头转轴上的拨头摆动,拨头能够带动拨叉在拨叉轴上移动,从而实现中置pto输出轴的离合或换挡。松开操纵手柄时,套在拨头转轴上的大扭簧释放弹力,实现复位。

2、上述操纵机构操纵时,由于需要全程克服套在拨头转轴上的大扭簧的扭力,因此操纵力较大,操纵舒适性较差,且较大的操纵力容易越过自锁结构的自锁挡位,难以控制。此外,如要增大杠杆比,则需要减小支板的长度,加大摇臂的长度,但是,支板的长度减小则意味着其摆动时竖直方向的运动分量减小,当竖直方向的运动分量达到极限时,就无法使摇臂继续向上摆动,这意味着摇臂无法摆动至原先的最大高度。因此,原有结构缺少优化杠杆比的空间,也会使得操纵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小中置pto操纵机构的操纵力,提高操纵舒适性。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置pto操纵机构,包括支架、拉线、中置pto壳体,所述支架上铰接有操纵把手,所述中置pto壳体上设有拨挡轴,拨挡轴上设有拨头,拨挡轴的一端伸出中置pto壳体并设有拨挡摇臂;所述拉线的外壳一端连接支架,拉线的外壳另一端连接中置pto壳体,拉线的线芯一端连接操纵把手,拉线的线芯另一端连接拨挡摇臂的自由端。

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5、采用本技术,拉动操纵把手时能够拉动拉线,通过拉线拉动拨挡摇臂摆动,操纵力小,提高了操纵舒适性;操纵把手运动时,操纵把手连接拉线的位置所转过的弦长即为拉线拉出的长度,拉线拉出的长度决定了拨挡摇臂摆动的幅度,可推知,操纵把手水平方向的运动分量也能有效带动拨挡摇臂摆动,从而优化杠杆比的空间大,便于控制操纵力;同时,减小了操纵把手的安装方向限制,安装灵活性好。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的,所述拉线的外壳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支架连接;所述拉线的外壳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中置pto壳体连接。

8、拉线与支架可分开安装,安装方便,且便于拆装更换拉线,方便维护。

9、进一步的,所述拉线的外壳两端均设有螺纹段,每个螺纹段上设有两个调节螺母,拉线的外壳一端的两个调节螺母夹持于第一连接板两侧,拉线的外壳另一端的两个调节螺母夹持于第二连接板两侧。

10、当调节拉线与操纵把手的连接位置、拨挡摇臂的长度时,通过旋钮调节螺母的位置,可改变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位置,从而改变拉线两端的外壳伸出长度,能够适应安装距离的变化,灵活性好。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支架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连接板与中置pto壳体通过螺栓连接。

12、拆装方便。

13、进一步的,所述操纵把手上还设有把手摇臂,把手摇臂的一端固定于操纵把手与支架的铰接轴上。

14、通过把手摇臂提供拉线的安装位置,从而可灵活布置操纵把手的延伸方向,灵活性好,操纵方便。

15、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呈l形,支架的一端水平延伸,支架的另一端向下延伸,操纵把手铰接于支架的中部,所述拉线的外壳一端连接支架的下端。

16、支架可遮挡拉线的线芯外露部分,便于保护拉线,提高安全性;支架的下端可固定于拖拉机的驾驶室地板上,拉线外露部分少,结构紧凑。

17、进一步的,所述拨挡摇臂上设有套筒和插销,套筒套设于拨挡轴上,插销贯穿套筒和拨挡轴。

18、拨挡摇臂通过套筒和插销连接于拨挡轴上,安装方便,可拨挡摇臂可拆卸,便于根据需求更换不同长度的拨挡摇臂,方便调节操纵杠杆比。

19、进一步的,所述中置pto壳体内设有拨叉轴,拨叉轴上设有能够沿自身轴向运动的拨叉,拨叉与拨叉轴之间设有自锁结构。

20、自锁结构可实现挡位自锁,操作方便;拉动操纵把手时,只需克服自锁结构,操纵力小,操纵舒适性好。

21、进一步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设于拨叉轴上的自锁沟槽和设于拨叉内的自锁通道,自锁通道正对拨叉轴的一端开口,自锁通道内从封闭端至开口端依次设有弹簧和钢珠;当拨叉的自锁通道运动至自锁沟槽位置时,弹簧能够通过自身弹力将钢珠压在自锁通道内。

22、操作操纵把手时,只需在离开挡位时克服弹簧的弹力,其余时候无阻力,操纵力小;进入挡位时,由于钢珠自动锁入沟槽,操纵阻力突然产生,因此便于识别挡位并停止操纵,舒适性好。

2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带中置pto的拖拉机,包括车机本体,车机本体上安装有上述中置pto操纵机构。

24、上述中置pto操纵机构的中置pto壳体为拖拉机的中置pto传动箱的壳体,操纵力小,提高了操纵舒适性;优化杠杆比的空间大,便于控制操纵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置PTO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拉线(3)、中置PTO壳体(20),所述支架(1)上铰接有操纵把手(2),所述中置PTO壳体(20)上设有拨挡轴(5),拨挡轴(5)上设有拨头(6),拨挡轴(5)的一端伸出中置PTO壳体(20)并设有拨挡摇臂(4);所述拉线(3)的外壳一端连接支架(1),拉线(3)的外壳另一端连接中置PTO壳体,拉线(3)的线芯一端连接操纵把手(2),拉线(3)的线芯另一端连接拨挡摇臂(4)的自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PTO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3)的外壳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板(7),第一连接板(7)与支架(1)连接;所述拉线(3)的外壳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8),第二连接板(8)与中置PTO壳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PTO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3)的外壳两端均设有螺纹段(9),每个螺纹段(9)上设有两个调节螺母(10),拉线(3)的外壳一端的两个调节螺母(10)夹持于第一连接板(7)两侧,拉线(3)的外壳另一端的两个调节螺母(10)夹持于第二连接板(8)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PTO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7)与支架(1)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连接板(8)与中置PTO壳体通过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PTO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把手(2)上还设有把手摇臂(11),把手摇臂(11)的一端固定于操纵把手(2)与支架(1)的铰接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PTO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呈L形,支架(1)的一端水平延伸,支架(1)的另一端向下延伸,操纵把手(2)铰接于支架(1)的中部,所述拉线(3)的外壳一端连接支架(1)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PTO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挡摇臂(4)上设有套筒(12)和插销(13),套筒(12)套设于拨挡轴(5)上,插销(13)贯穿套筒(12)和拨挡轴(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PTO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PTO壳体(20)内设有拨叉轴(22),拨叉轴(22)上设有能够沿自身轴向运动的拨叉(21),拨叉(21)与拨叉轴(22)之间设有自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置PTO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结构包括设于拨叉轴(22)上的自锁沟槽(23)和设于拨叉(21)内的自锁通道,自锁通道正对拨叉轴(22)的一端开口,自锁通道内从封闭端至开口端依次设有弹簧(24)和钢珠(25);当拨叉(21)的自锁通道运动至自锁沟槽(23)位置时,弹簧(24)能够通过自身弹力将钢珠(25)压在自锁通道内。

10.一种带中置PTO的拖拉机,包括车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车机本体上安装有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中置PTO操纵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置pto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拉线(3)、中置pto壳体(20),所述支架(1)上铰接有操纵把手(2),所述中置pto壳体(20)上设有拨挡轴(5),拨挡轴(5)上设有拨头(6),拨挡轴(5)的一端伸出中置pto壳体(20)并设有拨挡摇臂(4);所述拉线(3)的外壳一端连接支架(1),拉线(3)的外壳另一端连接中置pto壳体,拉线(3)的线芯一端连接操纵把手(2),拉线(3)的线芯另一端连接拨挡摇臂(4)的自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pto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3)的外壳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板(7),第一连接板(7)与支架(1)连接;所述拉线(3)的外壳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8),第二连接板(8)与中置pto壳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pto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3)的外壳两端均设有螺纹段(9),每个螺纹段(9)上设有两个调节螺母(10),拉线(3)的外壳一端的两个调节螺母(10)夹持于第一连接板(7)两侧,拉线(3)的外壳另一端的两个调节螺母(10)夹持于第二连接板(8)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pto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7)与支架(1)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连接板(8)与中置pto壳体通过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pto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把手(2)上还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海东张丽媛刘陈光赵文科付帅樊建于晓依栾兴森姚培鑫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