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丝杆装配铆接机构包括:杆头容置固定单元,上表面设有容置杆头的容置槽;铆接冲压单元,位于杆头容置固定单元的正上方;丝杆容置单元,设置在杆头容置单元的正前方;丝杆夹持旋入单元,设置在丝杆容置单元的正前方,夹持丝杆转动旋入杆头中;复位控制单元,设置在丝杆夹持旋入单元的一侧,控制丝杆夹持旋入单元的前进复位;丝杆旋入测量单元,设置在的丝杆旋入单元的正后方,对丝杆旋入量进行测量。本技术可以精确的控制杆头与丝杆的旋入量,并将杆头与丝杆铆接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丝杆件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杆装配铆接机构。
技术介绍
1、电动座椅滑轨结构包括滑轨架、丝杆、以及控制丝杆在滑轨架内移动的齿轮箱(与控制电机转动连接)。丝杆作为与座椅的连接部件,其末端设有杆头,因此在将丝杆旋入齿轮箱前需要将丝杆与杆头固定连接。杆头与丝杆的连接尺寸要求在正负1毫米内,常规的旋入安装方式无法批量稳定的控制丝杆与杆头的连接尺寸,同时无法再旋入后保持稳定的旋入量的情况下进行将两者铆接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丝杆装配铆接机构,可以精确的控制杆头与丝杆的旋入量,并将杆头与丝杆铆接固定。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丝杆装配铆接机构,包括:
4、杆头容置固定单元,上表面设有容置杆头的容置槽;
5、铆接冲压单元,位于杆头容置固定单元的正上方;
6、丝杆容置单元,设置在杆头容置单元的正前方;
7、丝杆夹持旋入单元,设置在丝杆容置单元的正前方,夹持丝杆转动旋入杆头中;
8、复位控制单元,设置在丝杆夹持旋入单元的一侧,控制丝杆夹持旋入单元的前进复位;
9、丝杆旋入测量单元,设置在的丝杆旋入单元的正后方,对丝杆旋入量进行测量。
10、进一步地,所述杆头容置固定单元包括:
11、容置座,上表面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定位柱;
12、升降控制组件,设置在容置座的一侧;</p>13、扣压座,设置在升降控制组件的升降端上,位于容置座的正上方;所述扣压座上设有阶梯状的插孔,所述插孔正对容置座上铆接处;所述插孔内设有复位弹簧;
14、铆接针,插设在插孔内,内套在复位弹簧内;所述铆接针上设有与复位弹簧上部相抵的环形凸起;所述铆接针正对铆接冲压单元。
15、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控制组件包括:
16、升降基板;
17、升降电缸,垂直向上设置,与升降基板连接;
18、升降板,与升降电缸的升降端连接;所述扣压座与升降板连接;
19、升降导向杆,设置在升降电缸的外侧,与升降板连接;
20、止位板,设置在升降板的下板面,与升降基板正对,限制升降板的最低下降高度。
21、进一步地,所述铆接冲压单元包括:
22、冲压座,设置在扣压座的一侧;
23、冲压油缸,垂直向下的设置在冲压座上;
24、冲压头,与冲压油缸的伸缩端连接,正对铆接针;
25、冲压导向滑轨组件,设置在冲压座上对冲压头的移动导向。
26、进一步地,所述丝杆容置单元包括:
27、丝杆电缸,垂直向上设置;
28、丝杆座,设有容置丝杆的贯穿的凹槽,所述凹槽正对杆头容置固定单元。
29、进一步地,所述丝杆夹持旋入单元包括:
30、水平滑动组件,滑动反向与丝杆旋入时的轴向平行;复位控制单元与水平滑动组件的滑动端连接;
31、中空的旋转座,转动的设置在水平滑动组件的滑动端上,轴线平行于丝杆旋入时的轴向;
32、驱动电机,设置在水平滑动组件的滑动端上,与旋转座皮带连接,带动旋转座在水平滑动组件的滑动端上转动;
33、夹持电缸,设置在旋转座的一端正对丝杆容置单元;所述夹持电缸的轴线处为中空结构;所述丝杆旋入测量单元的测量端穿过旋转座以及夹持电缸对丝杆末端测量。
34、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控制单元包括:
35、复位电缸,设置在水平滑动组件的一测,与水平滑动组件平行,其伸缩端与水平滑动组件的滑动端连接。
36、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控制单元还包括:
37、水平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水平滑动组件的固定端上,其伸缩端与水平滑动组件的滑动端连接;
38、锁位电缸,垂直向下的设置在水平滑动组件的滑动端上;
39、锁位柱,有锁位电缸的伸缩端同轴连接;
40、锁位板,设置在复位电缸的伸缩端上,所述锁位板上设有正对锁位柱的锁位孔,当锁位柱位于锁位板正上方时,锁位柱在锁位电缸的控制下插入锁位孔中,将锁位板与锁位柱连接在一起。
41、进一步地,所述丝杆旋入测量单元包括:
42、测量基板;
43、测量滑动组件,设置在测量基板上,其滑动方向与丝杆旋入时轴线平行;
44、测量气缸,设置在测量基板上,伸缩端与测量滑动组件的滑动端连接;
45、位移测量传感器,设置在测量滑动组件的滑动端上,轴线与丝杆旋入时轴线共线;
46、测量杆,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测量滑动组件的滑动端上,另一端穿过中空的旋转座位于夹持电缸的夹持区域内;所述测量杆的直径小于丝杆的直径。
47、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48、1、对杆头固定限位,丝杆在丝杆夹持旋入单元的控制下旋入。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失误对杆头螺纹的损坏。
49、2、丝杆的旋入量通过丝杆旋入测量单元控制,可以精确的控制丝杆的旋入尺寸,保证产品合格。
50、3、丝杆旋入后,杆头与丝杆不再转移,直接通过铆接冲压单元完成丝杆和杆头的铆接固定,避免丝杆与杆头的旋入量发生改变,减少转移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51、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杆装配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装配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头容置固定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杆装配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杆装配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冲压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装配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容置单元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装配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夹持旋入单元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丝杆装配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丝杆装配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控制单元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丝杆装配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旋入测量单元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杆装配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装配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头容置固定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杆装配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杆装配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冲压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装配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勇,苏德勇,于广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协益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