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抗口腔致病菌及其危害中的应用,属于药物化学领域。
技术介绍
1、口腔是仅次于肠道的第二复杂微生物区,有微生物生长需要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和机体能共存,但当口腔微生态失衡,就会引起龋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等口腔疾病,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星型诺卡菌、溶血性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是口腔治疗中及口腔危害的感染菌,这些微生物经肺、口腔等进入机体,造成呼吸道疾病及口腔疾病的感染,口腔疾病还会引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症等全身系统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口腔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耗费的人力、时间以及财力逐年上升,给人们造成很大的困扰。
2、口腔疾病治疗药多为抗生素类,而口腔微生物种类繁多,抗生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杀伤正常细胞,引发新的问题。抗生素类药物的长期使用还会导致体内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机体免疫力降低、内稳态失衡等症状。中医理论认为,口腔类疾病与胃肠、肝胆、肾等脏腑紧密相关,脾胃、肝胆湿热蕴聚时,常沿经络上扰,导致牙龈红肿疼痛、溢脓,血热妄行可造成牙龈出血、口苦口臭等症状,而具有清热、解毒、芳香化湿作用的中草药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储藏库,其提取物资源丰富,且对人类和环境安全友好。因此,采用新的策略从植物中寻找和开发新型抗生素,是解决口腔疾病病原菌的有效途径之一。
3、裂环烯醚萜是环戊烷单萜衍生物中的一类化合物,是由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c7、c8处裂环而成,其母核具半缩醛结构,常与糖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口腔致病菌及其产生的危害,提供一种裂环烯醚萜化合物的新用途。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法:
3、本专利技术提供裂环烯醚萜化合物作为抑菌活性成分在防治口腔致病菌及其在口腔危害中的应用。
4、进一步地,所述裂环烯醚萜化合物为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
5、进一步地,所述防治口腔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星型诺卡菌、溶血性链球菌。
6、进一步地,所述口腔类危害为牙龈卟啉单胞菌导致的口腔类危害。
7、有益效果:
8、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对口腔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星型诺卡菌、溶血性链球菌,有优异的抑菌活性,表现在通过影响细胞膜渗透性来发挥抑菌作用。
9、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通过影响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产生,降低牙龈卟啉单胞菌导致的口腔类危害。
10、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化合物为天然产物,不易产生抗性,具有进一步开发为新型口腔类抗菌剂的潜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作为抑菌活性成分在抗口腔致病菌及其危害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为龙胆苦苷和獐芽菜苦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星型诺卡菌、溶血性链球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的有效抑制率为51~84%。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的有效使用范围为40~640μg/mL。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危害为牙龈卟啉单胞菌导致的口腔类危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的有效使用范围为160~640μg/mL。
【技术特征摘要】
1.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作为抑菌活性成分在抗口腔致病菌及其危害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为龙胆苦苷和獐芽菜苦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星型诺卡菌、溶血性链球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龙胆苦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