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等离子体,具体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放电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是海洋环境中由部分甲藻产生的天然神经毒素,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最大、事故发生率最高的一类藻毒素,具有较强神经毒性,易在鱼虾贝类等媒介生物中高度累积并长期存在,后经食物链逐级向上传递、累积,最终转移进人和动物体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2、psts是一类四氢嘌呤三环化合物毒素的总称,结构复杂多样,种类繁多,根据取代基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包括氨基甲酸酯类、脱氨甲酰基类、n-磺酰胺甲酰基类以及脱氧脱氨甲酰基类,其中膝沟藻毒素1 (gonyautoxin 1,gtx1)、膝沟藻毒素4 (gonyautoxin4,gtx4)属于氨基甲酸酯类psts,毒性较强;膝沟藻毒素6 (gonyautoxin 6,gtx6)属于n-磺酰胺甲酰基类的psts,毒性中等。psts可通过消化道吸收、经由血液流经生物各组织和器官中发挥毒性作用,在生物体内的毒性作用机制基本类似。psts中毒会引起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诱导细胞氧化应激,导致dna、蛋白质和脂质等生物分子氧化损伤,引发严重的细胞毒性;同时,通过自身携带的功能基团与神经和肌肉细胞膜上na+通道进行可逆性结合,阻断na+通道,破坏正常去极化,导致细胞内外离子分布失衡,影响神经信号正常传导与肌肉收缩,从而产生神经毒性。psts污染的鱼虾贝类色泽、气味、味道均正常,通过加工无法去除,人体中毒初期会感觉恶心、呕吐
3、等离子体是物质除固体、液体和气体之外的第四种状态,可由气体放电产生。其原理是通过对空气施加强电场,使电子获得能量从气体原子或分子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发生场致电离;这些电子作为种子电子,在强电场力的作用下与气体分子发生碰撞,产生碰撞电离;新产生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不断加速,与其他气体分子发生碰撞,这一过程循环发生,形成电子雪崩,最终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主要成分包括带电粒子(电子、正负离子)、激发态粒子(激发态原子、分子)、自由基(oh • 等)以及活性氮氧物质ro(n)s等,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其应用覆盖能源、环境、材料、食品、医疗等领域。前期研究发现,低温等离子体可应用于食物中真菌毒素降解,气体电离产生等离子体过程中产生的电场、紫外线辐射及高活性的ro(n)s可综合作用于毒素的致毒基团,同时保持有效的等离子体剂量,能破坏毒素母核结构,产生稳态自由基,最终形成低毒或无毒产物,具有效果好、周期短、温度低、无残留、无二次污染等诸多优势,可应用于psts降解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等离子体放电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装置及方法。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等离子体放电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装置,包括容器、反应器、高压脉冲电源和气泵;
4、所述反应器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反应腔体,所述外筒的筒壁的一部分形成网栅,所述反应器设置于容器中,网栅部分沉浸于容器中的反应液体中,所述高压脉冲电源通过电压线与反应器的反应腔体连通,所述气泵通过进气管与与反应器的反应腔体连通。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器还包括用于固定的法兰盘和固定杆,法兰盘的数量为2,固定杆的数量为5,法兰盘设置于反应器两侧,固定杆沿圆周均布于反应器的四周,两侧由法兰盘上的通孔传出并由螺母固定。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器网栅部分的外侧设置金属圈,金属圈通过导线接地。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示波器,示波器连接电压探头和电流检测线圈,电压探头连接于高压脉冲电源的电压线上并接地,金属圈的导线由电流检测线圈中穿过。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高压脉冲电源的脉冲宽度为100 ns,电压为12 kv,频率为2 khz。
9、一种等离子体放电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步骤1、将包含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反应液体放置于容器中,打开气泵,将反应器网栅部分浸于容器中的反应液体内;
11、步骤2、打开气泵向反应器的反应腔体内通入空气;
12、步骤3、设置高压脉冲电源脉冲宽度、电压、频率和反应时间,开始反应;
13、步骤4、关闭高压脉冲电源,取出反应器,关闭气泵,完成反应。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高压脉冲电源的脉冲宽度为100 ns,电压为12 kv,频率为2 khz,反应时间为1-10min。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时间优选为1min、5min或10min。
16、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选取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为核心技术,将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应用于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中,降低毒素浓度,减弱其毒性作用。为构建绿色、安全、高效的技术降解来自海洋中的psts提供了全新路径和科学依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离子体放电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反应器、高压脉冲电源和气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放电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还包括用于固定的法兰盘和固定杆,法兰盘的数量为2,固定杆的数量为5,法兰盘设置于反应器两侧,固定杆沿圆周均布于反应器的四周,两侧由法兰盘上的通孔传出并由螺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放电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网栅部分的外侧设置金属圈,金属圈通过导线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放电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所述装置还包括示波器,示波器连接电压探头和电流检测线圈,电压探头连接于高压脉冲电源的电压线上并接地,金属圈的导线由电流检测线圈中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放电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脉冲电源的脉冲宽度为100 ns,电压为12 kV,频率为2 kHz。
6.一种等离子体放电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体放电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反应器、高压脉冲电源和气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放电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还包括用于固定的法兰盘和固定杆,法兰盘的数量为2,固定杆的数量为5,法兰盘设置于反应器两侧,固定杆沿圆周均布于反应器的四周,两侧由法兰盘上的通孔传出并由螺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放电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网栅部分的外侧设置金属圈,金属圈通过导线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放电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所述装置还包括示波器,示波器连接电压探头和电流检测线圈,电压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海琴,章程,段潇洒,刘珊,高远,李湖中,屈鹏峰,王起赫,满晨曦,吕栎,王果,黄邦斗,邵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