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57766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钬激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包括壳体,还包括:四个主底板,四个主底板相互平行且两两并列活动设置于壳体内;副底板,所述副底板位于四个主底板的中间且与主底板相平行;剪叉式移动机构,所述剪叉式移动机构设置于壳体内且与副底板相连接。当某一主底板上的主热量探测器探测异常时,剪叉式移动机构带动副底板移动至该主底板的原有位置,并推动该主底板水平滑移,从而使得副激光腔体能够代替该主底板上的主激光腔体继续工作,以使激光器能够正常输出;同时,该主底板上的主激光腔体停止工作,以降低热量,从而避免激光器内部温度过高,大大降低了激光器的故障率,保障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钬激光,具体为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


技术介绍

1、钬激光是一种固态脉冲激光。它的产生是基于在激光晶体(钇铝石榴石晶体)中,钬(ho)离子作为激活离子,通过光泵浦的方式,将能量输入晶体,使钬离子的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当这些处于高能级的电子跃迁回低能级时,就会释放出特定波长2100nm的激光。

2、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9046365u的专利,该专利技术是120w钬激光发生器组件,包括钬激光发生器本体,所述钬激光发生器本体的外壁一侧安装有端子面板,所述端子面板包括能量采集信号端子与主控板信号端子,所述钬激光发生器本体的内部安装有弯折隔板,所述弯折隔板的外壁开设若干通光孔,所述弯折隔板的一侧安装有电机主控板,且所述钬激光发生器本体在靠近的通光孔的两侧分别一对调向机构、若干光源机构和若干45°反射镜机构,一对所述调向机构与若干所述45°反射镜机构分别呈倾斜分布,若干所述光源机构分别呈水平分布,且所述光源机构分别与调向机构、45°反射镜机构之间呈45度夹角。该专利技术实现了四路钬激光谐振腔完全独立运行,可根据不同需求精准调控各腔激光,极大拓展了应用的灵活性。并且,采用了全新自适应光学技术,能够自动补偿环境干扰,保障输出精度。另外,创新的一体化集成设计,优化了光路与电路的布局,能够大幅提升能量转换效率。

3、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耦合四路激光,并形成多路输出或者单路输出;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当某一路激光的热量过高时,若继续使用该路激光,可能会导致激光器内部温度升高,进而引发故障,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以良好的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当某一路激光的热量过高时,若继续使用该路激光,可能会导致激光器内部温度升高,进而引发故障,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包括壳体,还包括:

3、四个主底板,四个主底板相互平行且两两并列活动设置于壳体内,在各主底板的顶部由前至后依序固定有主激光腔体和主热量探测器;

4、副底板,所述副底板位于四个主底板的中间且与主底板相平行,在副底板的顶部由前至后依序固定有副激光腔体和副热量探测器;

5、剪叉式移动机构,所述剪叉式移动机构设置于壳体内且与副底板相连接;所述剪叉式移动机构用于推动副底板朝向任一主底板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主底板在初始位置上产生偏移;

6、四个水平滑移复位机构,四个水平滑移复位机构设置于壳体内且与各主底板一一对应,所述水平滑移复位机构用于使相应的主底板在不受系统外力作用时,始终保持在初始位置。

7、可选的,所述剪叉式移动机构由固定于副底板底部的换向组件、固定于壳体内的两个剪叉式导向组件以及固定于壳体内的平移组件组成;

8、两个剪叉式导向组件分别位于副底板的前后两侧,所述平移组件位于两个剪叉式导向组件的后侧。

9、可选的,所述换向组件包括固定于副底板底部的固定架,在固定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中空旋转轴,在固定架上安装有与各中空旋转轴传动连接的双轴伺服电机,在各中空旋转轴远离双轴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山字形换向件。

10、可选的,所述山字形换向件包括固定于固定架上且活动穿过中空旋转轴的固定轴,在中空旋转轴的端部固定有两个相对称的换向杆,各换向杆呈l形。

11、可选的,所述剪叉式导向组件包括与山字形换向件相对应的中心盘,在中心盘上固定有两个相对称的剪叉臂,在各剪叉臂的两端固定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横臂,各横臂远离剪叉臂的一端与壳体相固定。

12、可选的,所述中心盘的中部开设有供山字形换向件旋转的圆槽,在各剪叉臂上开设有与圆槽相连通且沿圆槽径向设置的导向斜槽,在圆槽内对称固定有两个弧形挡块;在各横臂上开设有供山字形换向件水平移动的横槽,各横槽与相应的导向斜槽连通。

13、可选的,所述平移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平移板,所述平移板的下端与壳体滑动连接,在平移板的前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槽,在滑槽内滑动有滑块,所述固定轴的其中一端与滑块相固定。

14、可选的,所述平移组件还包括固定于平移板后侧的螺套,在壳体内转动连接有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螺套螺旋配合的丝杆,在壳体内固定有与丝杆传动连接的单轴伺服电机。

15、可选的,所述水平滑移复位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内侧壁且相互平行的两个托板,所述主底板的下表面与各托板活动贴合,在各托板上贯穿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限位槽,在各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与主底板相固定的滑移板;

16、在各限位槽内固定有沿水平方向活动穿过滑移板的导向杆,在各滑移板远离主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套设在导向杆上的复位弹簧。

17、可选的,所述主底板的底部嵌设有与两个托板一一对应的第一导电片,两个第一导电片分别与主激光腔体的两个电能输入引线电性连接;

18、在副底板的底部嵌设有与两个托板一一对应的第二导电片,两个第二导电片分别与副激光腔体的两个电能输入引线电性连接;

19、在两个托板的顶部均固定有导电头,两个导电头分别与外部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四个主底板、副底板、剪叉式移动机构和四个水平滑移复位机构,由于四个主底板两两并列设置,且副底板位于四个主底板的中间;当某一主底板上的主热量探测器探测异常时,剪叉式移动机构带动副底板移动至该主底板的原有位置,并推动该主底板水平滑移,从而使得副激光腔体能够代替该主底板上的主激光腔体继续工作,以使激光器能够正常输出;同时,该主底板上的主激光腔体停止工作,以降低热量,从而避免激光器内部温度过高,大大降低了激光器的故障率,保障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22、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换向组件、各剪叉式导向组件和平移组件,操作人员只需操控换向组件和平移组件,即可使副底板沿剪叉式导向组件进行移动,使副底板移动到某一主底板的原有位置,降低了操作难度,减少了操作失误的可能性,且布局合理,便于检修和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和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移动机构(8)由固定于副底板(5)底部的换向组件(801)、固定于壳体(1)内的两个剪叉式导向组件(802)以及固定于壳体(1)内的平移组件(803)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字形换向件(8014)包括固定于固定架(8011)上且活动穿过中空旋转轴(8012)的固定轴(80141),在中空旋转轴(8012)的端部固定有两个相对称的换向杆(80142),各换向杆(80142)呈L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导向组件(802)包括与山字形换向件(8014)相对应的中心盘(8021),在中心盘(8021)上固定有两个相对称的剪叉臂(8022),在各剪叉臂(8022)的两端固定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横臂(8023),各横臂(8023)远离剪叉臂(8022)的一端与壳体(1)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盘(8021)的中部开设有供山字形换向件(8014)旋转的圆槽(8024),在各剪叉臂(8022)上开设有与圆槽(8024)相连通且沿圆槽(8024)径向设置的导向斜槽(8025),在圆槽(8024)内对称固定有两个弧形挡块(8027);在各横臂(8023)上开设有供山字形换向件(8014)水平移动的横槽(8026),各横槽(8026)与相应的导向斜槽(802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803)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平移板(8031),所述平移板(8031)的下端与壳体(1)滑动连接,在平移板(8031)的前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槽(8032),在滑槽(8032)内滑动有滑块(8036),所述固定轴(80141)的其中一端与滑块(8036)相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803)还包括固定于平移板(8031)后侧的螺套(8033),在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螺套(8033)螺旋配合的丝杆(8034),在壳体(1)内固定有与丝杆(8034)传动连接的单轴伺服电机(80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移复位机构(9)包括固定于壳体(1)内侧壁且相互平行的两个托板(901),所述主底板(2)的下表面与各托板(901)活动贴合,在各托板(901)上贯穿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限位槽(902),在各限位槽(902)内滑动连接有与主底板(2)相固定的滑移板(90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底板(2)的底部嵌设有与两个托板(901)一一对应的第一导电片(10),两个第一导电片(10)分别与主激光腔体(3)的两个电能输入引线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移动机构(8)由固定于副底板(5)底部的换向组件(801)、固定于壳体(1)内的两个剪叉式导向组件(802)以及固定于壳体(1)内的平移组件(803)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字形换向件(8014)包括固定于固定架(8011)上且活动穿过中空旋转轴(8012)的固定轴(80141),在中空旋转轴(8012)的端部固定有两个相对称的换向杆(80142),各换向杆(80142)呈l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导向组件(802)包括与山字形换向件(8014)相对应的中心盘(8021),在中心盘(8021)上固定有两个相对称的剪叉臂(8022),在各剪叉臂(8022)的两端固定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横臂(8023),各横臂(8023)远离剪叉臂(8022)的一端与壳体(1)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四棒并列共腔的钬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盘(8021)的中部开设有供山字形换向件(8014)旋转的圆槽(8024),在各剪叉臂(8022)上开设有与圆槽(8024)相连通且沿圆槽(8024)径向设置的导向斜槽(8025),在圆槽(8024)内对称固定有两个弧形挡块(8027);在各横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周王可承郑冬冰李宗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普东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