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设备检测,特别地涉及一种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轴承制造与质量控制过程中,轴承内圈的尺寸测量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轴承内圈的测量工作主要依靠人工使用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等传统测量工具进行,手动测量轴承不同位置内径进行比对,求出平均值,确定轴承内圈尺寸值。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成测量任务,但存在诸多不足和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测量精度受人为因素影响大。人工测量方法依赖于测量人员的操作技巧和经验,不同测量人员由于手法、视力、经验等因素的差异,往往会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这种人为因素不仅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也降低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3、(2)测量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人工测量轴承内圈需要逐一测量轴承的不同位置,并进行比对和计算,整个过程繁琐且耗时。同时,由于需要频繁操作测量工具,对测量人员的体力和精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种低效率和高强度的测量方式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影响了生产线的整体效率。
4、(3)岗位人员多,成本高昂。由于传统测量方法需要多名测量人员同时参与,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也增加了管理难度。此外,由于测量人员的技能和经验水平参差不齐,也增加了培训和管理的成本。
5、(4)数据统计管理繁杂。人工测量产生的数据需要手动记录、整理和分析,过程繁琐且容易出错。同时,由于数据量庞大,手动管理不仅效率低下,也难以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
6、(5)批量测量操作困难。在轴承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大量轴承
7、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或缓解上述问题带来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通过固定槽的测量槽道运输轴承并将轴承定位于测量位,再通过测量机构进行测量,能够实现轴承内圈尺寸的自动测量,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或缓解上述问题带来的影响。
2、本技术的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包括固定槽和测量机构,所述固定槽开设有测量槽道,所述测量槽道中设有测量位,所述测量机构对应所述测量位设置在所述固定槽的一侧;
3、所述测量槽道能够运输轴承至所述测量位,所述测量位能够对所述轴承进行定位,所述测量机构能够测量处于所述测量位的所述轴承的内圈尺寸。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机构包括安装座、驱动组件和测量杆,所述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测量杆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测量杆进行伸缩和旋转。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杆为柱体结构,所述测量杆在其外壁沿周向设有多组测量头,所述测量头用于测量其与所述轴承内圈之间的距离。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测量头包括位于所述测量杆径向两端的两个电感位移传感器。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杆的中心线与处于所述测量位的所述轴承的中心线平行。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槽道的底部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之间的过渡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分别用于所述轴承的输入和输出,所述过渡带设有所述测量位。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带为斜面,所述过渡带对应所述测量位设有定位翻板,所述定位翻板能够翻立起来与所述过渡带形成夹槽以对所述轴承定位。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槽对应所述测量位的槽壁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使得所述测量机构的测量杆能够向所述轴承的内圈进行伸缩。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槽内开设有多组平行分布的所述测量槽道,相应的所述测量机构的测量杆沿轴向设有多组测量头。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自动测量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测量控制系统能够联动控制所述测量机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以及定位翻板进行自动测量。
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技术的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通过固定槽的测量槽道运输轴承并将轴承定位于测量位,再通过测量机构进行测量,能够实现轴承内圈尺寸的自动测量。这样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能够代替人工手动测量的方式,实现自动化测量,操作更为简单快捷,且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固定槽和测量机构,所述固定槽开设有测量槽道,所述测量槽道中设有测量位,所述测量机构对应所述测量位设置在所述固定槽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包括安装座、驱动组件和测量杆,所述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测量杆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测量杆进行伸缩和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为柱体结构,所述测量杆在其外壁沿周向设有多组测量头,所述测量头用于测量其与所述轴承内圈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测量头包括位于所述测量杆径向两端的两个电感位移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的中心线与处于所述测量位的所述轴承的中心线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槽道的底部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带为斜面,所述过渡带对应所述测量位设有定位翻板,所述定位翻板能够翻立起来与所述过渡带形成夹槽以对所述轴承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对应所述测量位的槽壁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使得所述测量机构的测量杆能够向所述轴承的内圈进行伸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内开设有多组平行分布的所述测量槽道,相应的所述测量机构的测量杆沿轴向设有多组测量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自动测量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测量控制系统能够联动控制所述测量机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以及定位翻板进行自动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固定槽和测量机构,所述固定槽开设有测量槽道,所述测量槽道中设有测量位,所述测量机构对应所述测量位设置在所述固定槽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包括安装座、驱动组件和测量杆,所述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测量杆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测量杆进行伸缩和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为柱体结构,所述测量杆在其外壁沿周向设有多组测量头,所述测量头用于测量其与所述轴承内圈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测量头包括位于所述测量杆径向两端的两个电感位移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的中心线与处于所述测量位的所述轴承的中心线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圈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槽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康宁,孙静涵,李民哲,王向宏,段世雄,赵斌,栾锋,赵鹏,张金城,路尧,樊亚琛,张晓伟,谭富海,王文刚,边志宏,王蒙,丁颖,王萌,焦杨,徐建喜,马瑞峰,孟鑫,马学涛,吴亮,麻宇成,林耀,伊鹏达,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