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安全支护,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锚索钢梁。
技术介绍
1、煤炭作为全球重要能源,是中国的主体能源。随着浅部资源日益枯竭,众多矿山工程逐步向深部拓展。近年来,地下工程以每年10至25米的速度向深部延伸;现有巷道的支护体系包括锚杆、锚索、钢带联合支护等,然而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在高地应力的作用下以及受深部地层复杂应力场的影响,巷道顶板稳定性与支护面临诸多挑战,极易出现破坏或整体失效,导致煤岩顶板出现变形过大等问题,严重威胁着深部煤炭资源的开采。
2、在此背景下,锚索梁支护形式越来越体现出其优势,锚索梁支护结构是采用型钢托梁和锚杆(索)构成的组合支护形式,常用的型钢托梁主要有槽钢、扁钢、u型钢、工字钢等,在锚索预紧力的作用下,型钢托梁与锚索支护范围内的岩层产生压缩带,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增强围岩的稳定性。
3、但是,u型钢、工字钢等在使用时与围岩形成线性接触,护表面积小、支护力传递扩散效果差、自重较重、支护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锚索钢梁,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型钢托梁护表面积小、自重较大、抗弯承载力有限等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锚索钢梁,包括:
3、一对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锚索孔,所述第一连接板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折弯结构,且所述第一折弯结构分布在所述锚索孔的两侧;
4、一对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沿其长度方向连续设置多个第二折弯结构,所述第
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锚索钢梁,所述第一折弯结构至少设置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折弯结构对称分布在所述锚索孔的两侧。
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锚索钢梁,多个所述第二折弯结构呈连续弯折状形成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锚索钢梁,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焊接连接。
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锚索钢梁,所述第一折弯结构为v形槽或弧形槽。
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锚索钢梁,所述第二折弯结构为v形槽、弧形槽或梯形槽。
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锚索钢梁,所述第二折弯结构的高度h为35-50mm。
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锚索钢梁,所述第二折弯结构的宽度b为70-150mm。
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锚索钢梁,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宽度为340-360mm。
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锚索钢梁,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厚度d均为3-10mm。
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锚索钢梁,包括一对第一连接板和一对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锚索孔,第一连接板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折弯结构,且第一折弯结构分布在锚索孔的两侧;第二连接板沿其长度方向连续设置多个第二折弯结构,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相互连接围成截面为矩形的箱梁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相互连接围成截面为矩形的箱梁结构,并在第一连接板上锚索孔的两侧设置第一折弯结构,第二连接板沿其长度方向连续设置多个第二折弯结构,由于封闭式箱梁截面的存在,使得整个新型锚索钢梁的抗弯承载力相比传统的槽钢、扁钢、u型钢、工字钢等有了大幅提高,并且第二连接板通过设置第二折弯结构,相对于直腹板构件而言提高了其自身的“虚拟”的材料分布,即,相当于在原有平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相对于平板的厚度方向的材料分布效果,这些“虚拟”的材料分布使截面的有效惯性矩增大,其抗弯承载力也大幅提高,在受到巷道顶板的挤压作用时,新型锚索钢梁依靠其自身的高截面刚度,可以有效减少顶板的变形,从而有效保证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锚索钢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锚索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结构(12)至少设置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折弯结构(12)对称分布在所述锚索孔(1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锚索钢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折弯结构(21)呈连续弯折状形成在所述第二连接板(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锚索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通过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锚索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结构(12)为V形槽或弧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锚索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结构(21)为V形槽、弧形槽或梯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锚索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结构(21)的高度h为35-5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锚索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结构(21)的宽度b为70-1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锚索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锚索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厚度d均为3-1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锚索钢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锚索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结构(12)至少设置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折弯结构(12)对称分布在所述锚索孔(1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锚索钢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折弯结构(21)呈连续弯折状形成在所述第二连接板(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锚索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通过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锚索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结构(12)为v形槽或弧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翔,陈广印,张镇,徐宇飞,王振伟,席国军,康红普,李贝贝,李中伟,焦彪,王楠,娄金福,何源,韩庚彪,黄义亮,宫东豪,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