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54892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该结构可以包括合金钢辙叉主体、左侧趾端钢轨、右侧趾端钢轨、左侧跟端钢轨、右侧跟端钢轨及螺栓副紧固件;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上开设有轮缘槽;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的前端设置有趾端凸出部,后端设置有跟端凸出部;本申请提供的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加工简单,可以节约制作成本。同时,这种辙叉的接头稳定性更好,可提高合金钢辙叉结构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装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辙叉趾跟端冻结来提高结构安全性的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


技术介绍

1、道岔是使机车车辆实现由一条线路进入或越过另一条线路的连接与交叉设备。辙叉是铁路线路实现列车交叉运行的关键设备,是使车轮由一股钢轨越过另一股钢轨的设备。辙叉按构造形式可分为固定型辙叉和活动型辙叉;按结构分为组合式和整体铸造式。由于有轨电车线路车辆运行速度较低,道岔号数较小,目前有轨电车道岔辙叉主要采用固定型辙叉,分为合金钢辙叉结构和高锰钢材质整体铸造结构。

2、合金钢辙叉结构的主体走行部分采用合金钢材料制造,具有很高的硬度和优良的耐磨性能,同时克服了高锰钢初始硬度低及铸造缺陷等弊病,从而在线路上得到大量应用。

3、同时,合金钢辙叉也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如材料韧性差、可焊性差等问题。在既有有轨电车项目中,合金钢辙叉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脆断问题,给有轨电车的行驶带来安全隐患。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靠的合金钢辙叉结构,是迫切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可以提高合金钢辙叉主体与普通钢轨间的连接可靠性,保障行车安全。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一种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包括:

4、合金钢辙叉主体、左侧趾端钢轨、右侧趾端钢轨、左侧跟端钢轨、右侧跟端钢轨及螺栓副紧固件;

5、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上开设有轮缘槽;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的前端设置有趾端凸出部,后端设置有跟端凸出部;所述趾端凸出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用于与左侧趾端钢轨和右侧趾端钢轨的轨底上面贴合;所述跟端凸出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用于与左侧跟端钢轨和右侧跟端钢轨的轨底上面贴合;所述趾端凸出部以及所述跟端凸出部均设置有水平螺栓孔;

6、所述左侧趾端钢轨的轨头和轨底分别设置有第一侧面,所述右侧趾端钢轨的轨头和轨底分别设置有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趾端凸出部的两个侧面贴合;所述左侧趾端钢轨和右侧趾端钢轨的轨腰设置有与所述趾端凸出部同等数量的螺栓孔,并且位置相对应;

7、所述左侧跟端钢轨的轨头和轨底分别设置有第三侧面,所述右侧跟端钢轨的轨头和轨底设置有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以及所述第四侧面分别与跟端凸出部的两个侧面贴合;所述左侧跟端钢轨以及所述右侧跟端钢轨的轨腰设置有与所述跟端凸出部同等数量的螺栓孔,并且位置相对应;

8、所述螺栓副紧固件用于将所述左侧趾端钢轨、所述右侧趾端钢轨、所述左侧跟端钢轨、所述右侧跟端钢轨和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组装到一起。

9、优选地: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采用一整块合金钢坯加工而成。

10、优选地: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由上层钢板和下层钢板焊接而成。

11、优选地:所述上层钢板采用nm400钢板或nm360;所述下层钢板采用q235或q355钢板。

12、优选地:所述上层钢板的厚度小于等于80毫米,所述下层钢板的厚度大于等于100毫米;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上钻出的螺栓孔位于所述下层钢板。

13、优选地:所述左侧趾端钢轨、所述右侧趾端钢轨、所述左侧跟端钢轨、所述右侧跟端钢轨和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均涂抹有胶粘剂。

14、优选地:所述左侧趾端钢轨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以及所述右侧趾端钢轨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均设置有非工作边侧垫圈;所述左侧跟端钢轨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以及所述右侧跟端钢轨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均设置有工作边侧垫圈。

15、优选地:所述非工作边侧垫圈以及所述工作边侧垫圈各自的两侧均具有不等宽结构,在组装后,所述非工作边侧垫圈以及所述工作边侧垫圈各自与所述螺栓副紧固件的接触面均平行。

16、优选地:所述左侧趾端钢轨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以及所述右侧趾端钢轨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均设置有非工作边侧夹板以及调平垫圈;所述左侧跟端钢轨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以及所述右侧跟端钢轨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均设置有工作边侧夹板以及调平垫圈。

17、优选地:所述调平垫圈具有长方形结构且两侧的侧边长度不相同,组装调平垫圈后,调平垫圈与所述螺栓副紧固件的接触面平行。

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9、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一种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结构可以包括合金钢辙叉主体、左侧趾端钢轨、右侧趾端钢轨、左侧跟端钢轨、右侧跟端钢轨及螺栓副紧固件;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上开设有轮缘槽;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的前端设置有趾端凸出部,后端设置有跟端凸出部;所述趾端凸出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用于与左侧趾端钢轨和右侧趾端钢轨的轨底上面贴合;所述跟端凸出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用于与左侧跟端钢轨和右侧跟端钢轨的轨底上面贴合;所述趾端凸出部以及所述跟端凸出部均设置有水平螺栓孔;所述左侧趾端钢轨的轨头和轨底分别设置有第一侧面,所述右侧趾端钢轨的轨头和轨底分别设置有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趾端凸出部的两个侧面贴合;所述左侧趾端钢轨和右侧趾端钢轨的轨腰设置有与所述趾端凸出部同等数量的螺栓孔,并且位置相对应;所述左侧跟端钢轨的轨头和轨底分别设置有第三侧面,所述右侧跟端钢轨的轨头和轨底设置有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以及所述第四侧面分别与跟端凸出部的两个侧面贴合;所述左侧跟端钢轨以及所述右侧跟端钢轨的轨腰设置有与所述跟端凸出部同等数量的螺栓孔,并且位置相对应;所述螺栓副紧固件用于将所述左侧趾端钢轨、所述右侧趾端钢轨、所述左侧跟端钢轨、所述右侧跟端钢轨和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组装到一起。本申请提供的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加工简单,可以节约制作成本。同时,这种辙叉的接头稳定性更好,可提高合金钢辙叉结构的安全性。

20、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合金钢辙叉主体、左侧趾端钢轨、右侧趾端钢轨、左侧跟端钢轨、右侧跟端钢轨及螺栓副紧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采用一整块合金钢坯加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由上层钢板和下层钢板焊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钢板采用NM400钢板或NM360;所述下层钢板采用Q235或Q355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钢板的厚度小于等于80毫米,所述下层钢板的厚度大于等于100毫米;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上钻出的螺栓孔位于所述下层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趾端钢轨、所述右侧趾端钢轨、所述左侧跟端钢轨、所述右侧跟端钢轨和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均涂抹有胶粘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趾端钢轨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以及所述右侧趾端钢轨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均设置有非工作边侧垫圈;所述左侧跟端钢轨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以及所述右侧跟端钢轨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均设置有工作边侧垫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工作边侧垫圈以及所述工作边侧垫圈各自的两侧均具有不等宽结构,在组装后,所述非工作边侧垫圈以及所述工作边侧垫圈各自与所述螺栓副紧固件的接触面均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趾端钢轨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以及所述右侧趾端钢轨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均设置有非工作边侧夹板以及调平垫圈;所述左侧跟端钢轨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以及所述右侧跟端钢轨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均设置有工作边侧夹板以及调平垫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垫圈具有长方形结构且两侧的侧边长度不相同,组装调平垫圈后,调平垫圈与所述螺栓副紧固件的接触面平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合金钢辙叉主体、左侧趾端钢轨、右侧趾端钢轨、左侧跟端钢轨、右侧跟端钢轨及螺栓副紧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采用一整块合金钢坯加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由上层钢板和下层钢板焊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钢板采用nm400钢板或nm360;所述下层钢板采用q235或q355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钢板的厚度小于等于80毫米,所述下层钢板的厚度大于等于100毫米;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上钻出的螺栓孔位于所述下层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道岔合金钢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趾端钢轨、所述右侧趾端钢轨、所述左侧跟端钢轨、所述右侧跟端钢轨和所述合金钢辙叉主体之间均涂抹有胶粘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金彩柳亚楠谢祖飞谢政双王忠喜蔡明达杨奕高晓旭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