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承式抗冲击减振型漏泄同轴电缆。
技术介绍
1、泄漏同轴电缆又称漏泄同轴电缆,通常简称为泄漏电缆或漏泄电缆。漏泄同轴电缆广泛应用于铁路、隧道、矿井、楼宇等无线信号覆盖不良的环境中,其既有传输线的传输特性又有天线的辐射特性,可以克服地下强电磁干扰问题,从而提高通信质量。目前的漏泄同轴电缆通常由内导体、发泡绝缘层、外导体、包带、护套组成,受本身结构限制,机械强度低,不具备自身承载性能,安装施工难度较大,在外界复杂环境工作条件下,经受振动及轻微撞击情况下,减振性能不足,造成电气特性不稳定,不耐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承式抗冲击减振型漏泄同轴电缆,具备自身承载性能,电缆整体机械强度高,抗冲击特性更好,能够减缓振动,保证稳定的电气特性,耐久使用性更好。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3、自承式抗冲击减振型漏泄同轴电缆,包括间隔布置的泄漏同轴线芯和承载绞线并共同包覆在丁腈聚氯乙烯外护套层内,所述丁腈聚氯乙烯外护套层在所述泄漏同轴线芯和所述承载绞线之间的间隔段上形成有连接筋,所述泄漏同轴线芯包括铜管导体,所述铜管导体外部依次包覆tpu弹性体中空减振芯管、辐照交联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绝缘层、ptfe半定向带绕包减摩层、轧纹铜带纵包屏蔽层、氟橡胶绕包防潮层、丁腈聚氯乙烯内护套层和afrp强化编织抗冲击平织网,所述轧纹铜带纵包屏蔽层上沿轴向开设有漏泄槽孔。
5、作为优选,铜管导体为螺旋纹皱纹铜管。
6、作为优选,所述承载绞线为尼龙股线与不锈钢丝绞合形成,所述尼龙股线线径不超过所述不锈钢丝线径的70%。
7、作为优选,所述不锈钢丝线径为0.1mm至0.3mm。
8、作为优选,氟橡胶绕包防潮层为氟橡胶带多层搭盖绕包结构且搭盖率为20%至30%。
9、作为优选,afrp强化编织抗冲击平织网包括内外双层芳纶股线平织网,所述内层芳纶股线平织网为细芳纶股线编织形成平织网结构,所述外层芳纶股线平织网为粗芳纶股线编织形成平织网结构,所述粗芳纶股线线径为所述细芳纶股线线径的2至8倍。
10、作为优选,芳纶股线为若干芳纶纤维绞合并与热塑性聚丙烯树脂热熔粘接成一体。
11、作为优选,ptfe半定向带绕包减摩层为多层ptfe半定向带搭盖绕包结构且绕距为带宽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12、作为优选,所述丁腈聚氯乙烯内护套层外表面设有热塑性eva粘接层。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通过增加尼龙股线与不锈钢丝绞合形成承载绞线,具备高抗拉强度的承载性能,灵活应用于各种敷设安装环境,降低安装施工难度,提高电缆的安全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耐久使用。
15、2.通过应用丁腈聚氯乙烯内外护套层具有高抗拉强度、耐撕裂、耐磨、耐候性优异,并且,在丁腈聚氯乙烯内外护套层之间增加afrp强化编织抗冲击平织网,兼顾柔韧性同时有益于提高抗冲击性能,增加内外护套层的机械强度,对电缆护套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延长使用寿命,耐久使用。
16、3.通过在铜管导体和辐照交联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绝缘内护套之间设置tpu弹性体中空减振芯管,tpu弹性体中空减振芯管在低温环境状态下受到外界力作用,仍然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柔韧性好,具有高弹性、高机械强度,有助于减少振动,ptfe半定向带绕包减摩层的滑动性提高减摩作用,有助于减缓施加在绝缘层上的负荷,防止绝缘层与屏蔽层直接接触摩擦,能够耐受轻微振动,保证稳定的电气特性,提高耐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自承式抗冲击减振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是:包括间隔布置的泄漏同轴线芯(1)和承载绞线(2)并共同包覆在丁腈聚氯乙烯外护套层(3)内,所述丁腈聚氯乙烯外护套层(3)在所述泄漏同轴线芯(1)和所述承载绞线(2)之间的间隔段上形成有连接筋(4),所述泄漏同轴线芯(1)包括铜管导体(5),所述铜管导体(5)外部依次包覆TPU弹性体中空减振芯管(6)、辐照交联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绝缘层(7)、PTFE半定向带绕包减摩层(8)、轧纹铜带纵包屏蔽层(9)、氟橡胶绕包防潮层(10)、丁腈聚氯乙烯内护套层(11)和AFRP强化编织抗冲击平织网(12),所述轧纹铜带纵包屏蔽层(9)上沿轴向开设有漏泄槽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抗冲击减振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是:所述TPU弹性体中空减振芯管(6)包括内圆筒体和外圆筒体,所述内圆筒体和所述外圆筒体之间呈辐射状均布有若干连接板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抗冲击减振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是:铜管导体(5)为螺旋纹皱纹铜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抗冲击减振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是:氟橡胶绕包防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抗冲击减振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是:AFRP强化编织抗冲击平织网(12)包括内外双层芳纶股线平织网,所述内层芳纶股线平织网为细芳纶股线编织形成平织网结构,所述外层芳纶股线平织网为粗芳纶股线编织形成平织网结构,所述粗芳纶股线线径为所述细芳纶股线线径的2至8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承式抗冲击减振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是:芳纶股线为若干芳纶纤维绞合并与热塑性聚丙烯树脂热熔粘接成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抗冲击减振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是:PTFE半定向带绕包减摩层(8)为多层PTFE半定向带搭盖绕包结构且绕距为带宽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抗冲击减振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是:所述丁腈聚氯乙烯内护套层(11)外表面设有热塑性EVA粘接层。
...【技术特征摘要】
1.自承式抗冲击减振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是:包括间隔布置的泄漏同轴线芯(1)和承载绞线(2)并共同包覆在丁腈聚氯乙烯外护套层(3)内,所述丁腈聚氯乙烯外护套层(3)在所述泄漏同轴线芯(1)和所述承载绞线(2)之间的间隔段上形成有连接筋(4),所述泄漏同轴线芯(1)包括铜管导体(5),所述铜管导体(5)外部依次包覆tpu弹性体中空减振芯管(6)、辐照交联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绝缘层(7)、ptfe半定向带绕包减摩层(8)、轧纹铜带纵包屏蔽层(9)、氟橡胶绕包防潮层(10)、丁腈聚氯乙烯内护套层(11)和afrp强化编织抗冲击平织网(12),所述轧纹铜带纵包屏蔽层(9)上沿轴向开设有漏泄槽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抗冲击减振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是:所述tpu弹性体中空减振芯管(6)包括内圆筒体和外圆筒体,所述内圆筒体和所述外圆筒体之间呈辐射状均布有若干连接板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抗冲击减振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是:铜管导体(5)为螺旋纹皱纹铜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平,黄建卫,蔡长威,刘书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元通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