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及层叠机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及层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5391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航天数据模块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及层叠机构,该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包括:印制板、插座和插头。插座设于印制板的一侧,插座上设有多个通信插接座端口;插头设于印制板的另一侧,插头上设有与通信插接座端口位置对应且可插接的通信插接头端口,且印制板两侧的所有的通信插接头端口与通信插接座端口通过印制板上的数据连接线路错位连接,且其中一数据连接线路与印制板的数据采集或处理单元连接,其余数据连接线路作为过桥线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多个模块相互连接时,可能存在连接混乱,难以保证整个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数据模块电气连接,具体涉及一种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及层叠机构


技术介绍

1、在航天器的研制过程中,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航天器各传感器和系统中收集数据。需要确保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接口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接口相匹配。这包括接口的物理形状、引脚排列、信号类型(模拟或数字)和通信协议等方面。

2、传统测量系统的关键单机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单机/部组件产品大多采用量身定制方式,即便要求相近、原理相同、技术相似。

3、但即使各模块规格、接口和技术状态基本一致,也需要连接件过渡桥接,或者只能是只能实现两个模块之间的插接,尤其是当存在多个模块相互连接时,可能存在连接混乱,难以保证整个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及层叠机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多个模块相互连接时,可能存在连接混乱,难以保证整个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的问题。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包括:

4、印制板;

5、插座,其设于所述印制板的一侧,所述插座上设有多个通信插接座端口;

6、插头,其设于所述印制板的另一侧,所述插头上设有与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位置对应且可插接的通信插接头端口,且所述印制板两侧的所有的通信插接头端口与通信插接座端口通过印制板上的数据连接线路错位连接,且其中一所述数据连接线路与所述印制板的数据采集或处理单元连接,其余所述数据连接线路作为过桥线路。

7、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第1个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与第n个所述通信插接头端口通过第1根数据连接线路连接,第i个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与第i-1个通信插接头端口通过第i根数据连接线路连接,2≤i≤n。

8、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第1根所述数据连接线路与所述印制板的数据采集或处理单元连接。

9、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第1个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和第n个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位于其余所有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的外侧。

10、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插座上还设有通用插接座端口,所述插头上设有通用插接头端口,所述通用插接头端口与通用插接座端口位置对应,且连接。

11、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通用插接座端口包括供电插接座端口、时钟插接座端口和同步插接座端口,所述通用插接头端口包括与所述通用插接座端口对应的供电插接头端口、时钟插接头端口和同步插接头端口。

12、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和通信插接头端口采用相互配合插接的插针和插孔。

13、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插座设有罩设在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外侧的第一插接框,所述插头上设有罩设在所述通信插接头端口外侧的第二插接框,所述第一插接框和第二插接框可相互插接。

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一种数据采集或处理层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上述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多个所述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依次相互插接。

15、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综合处理模块,所述综合处理模块两侧分别设有插座和插头,用于与两侧的所述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将通信插接头端口与通信插接座端口通过印制板上的数据连接线路错位连接,其中一数据连接线路与印制板的数据采集或处理单元连接,且其余数据连接线路作为过桥线路;那么第一块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在与相邻的第二块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通过插座和插头插接在一起时,相邻第二块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上的数据连接线路就会作为过桥线路,将第一块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采集或处理的数据过桥传输至下一模块,第二块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采集或处理的数据也会传输至下一模块,依次类推,可实现多个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的依次连接,由于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的通信接口一一对应,可实现多个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的“盲插”,模块之间可任意组合,位置也可互换,模块之间无需采用连接线,也提高了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第1个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21)与第n个所述通信插接头端口(31)通过第1根数据连接线路连接,第i个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21)与第i-1个通信插接头端口(31)通过第i根数据连接线路连接,2≤i≤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第1根所述数据连接线路与所述印制板(1)的数据采集或处理单元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第1个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21)和第n个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21)位于其余所有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21)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2)上还设有通用插接座端口,所述插头(3)上设有通用插接头端口,所述通用插接头端口与通用插接座端口位置对应,且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插接座端口包括供电插接座端口、时钟插接座端口和同步插接座端口,所述通用插接头端口包括与所述通用插接座端口对应的供电插接头端口、时钟插接头端口和同步插接头端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21)和通信插接头端口(31)采用相互配合插接的插针(231)和插孔(23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2)设有罩设在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21)外侧的第一插接框(22),所述插头(3)上设有罩设在所述通信插接头端口(31)外侧的第二插接框(32),所述第一插接框(22)和第二插接框(32)可相互插接。

9.一种数据采集或处理层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多个所述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依次相互插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采集或处理层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综合处理模块,所述综合处理模块两侧分别设有插座(2)和插头(3),用于与两侧的所述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第1个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21)与第n个所述通信插接头端口(31)通过第1根数据连接线路连接,第i个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21)与第i-1个通信插接头端口(31)通过第i根数据连接线路连接,2≤i≤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第1根所述数据连接线路与所述印制板(1)的数据采集或处理单元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第1个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21)和第n个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21)位于其余所有所述通信插接座端口(21)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2)上还设有通用插接座端口,所述插头(3)上设有通用插接头端口,所述通用插接头端口与通用插接座端口位置对应,且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采集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插接座端口包括供电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桂生郑卓彭克学吴量王登谢杨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