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机动车玻璃用换气装置。
技术介绍
1、机动车(例如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打开顶窗或者车窗玻璃来换气。然而,当打开车窗时,车外的空气将会和车内形成急速的对流,将车内的温度迅速升高或降低至车厢内外相同,这将极大地消耗空调能量;其次,还有一些外部因素,诸如雨、雪、灰尘也会通过打开的窗口进入车辆;另外,打开车窗会导致车厢内极大的湍流,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时,产生很大的噪音,让车内乘员感到不适。
2、机动车在驻车过程中,一般也是打开车门、顶窗或者车窗玻璃换气,同样还有一些外部因素,诸如雨、雪、灰尘也会通过打开的窗口进入车辆;其次诸如车内隐私外泄,也存在安全隐患。
3、目前机动车在换气时,都会出现导致消耗空调能量,车外的杂物也会进入车内,并且存在噪音以及安全隐患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机动车玻璃用换气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在机动车在换气时,会出现导致消耗空调能量,车外的杂物进入车内,并且存在噪音以及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动车玻璃用换气装置,可以安装在机动车的玻璃框和玻璃之间,机动车在换气时,不需要升降玻璃,可以通过主轮廓板上的通风结构进行换气,达到换气目的。
2、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动车玻璃用换气装置,包括主轮廓板和设置在主轮廓板上的通风结构,所述主轮廓板可拆卸的设置在机动车的玻璃上;所述主轮廓板的下部的厚度大于玻璃上沿的厚度,所述主轮廓板的下部设置有插槽,所述主轮廓板的下部、插槽与
3、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结构包括百叶窗,所述主轮廓板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百叶窗设置在第一开口内;所述百叶窗包括安装框和多个叶片,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安装框设置在凹槽内,多个所述叶片均匀设置在安装框的框口处。机动车在换气时,不需要升降玻璃,可以通过主轮廓板上的百叶窗进行换气。
4、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结构包括新风调节阀,所述主轮廓板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新风调节阀设置在第二开口内。机动车在换气时,不需要升降玻璃,可以通过主轮廓板上的新风调节阀进行换气。
5、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结构包括电动风扇,所述主轮廓板上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电动风扇设置在第三开口内;所述主轮廓板上还设置有与第三开口相连通的线孔,所述电动风扇的数据线穿过线孔至主轮廓板外。机动车在换气时,不需要升降玻璃,可以通过主轮廓板上的电动风扇进行换气,达到换气目的。
6、进一步地,所述主轮廓板为透明板,所述主轮廓板上还设置有遮光层。机动车内的人可以通过主轮廓板观察车外,遮光层则使人在观察时不受强光影响。
7、进一步地,所述机动车上还设置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台,所述主轮廓板通过凸台卡至收纳箱内,所述收纳箱内还设置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位于主轮廓板的下方并与其接触。当不再使用主轮廓板时,可以将主轮廓板放置在收纳箱内的凸台上,凸台对主轮廓板进行支撑,收纳箱内的柔性垫同时对柔性垫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主轮廓板随意放置,造成损坏。
8、进一步地,所述插槽内设置有衬板,所述玻璃上沿与衬板接触。设置衬板,以防止玻璃产生磨损。
9、进一步地,所述衬板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置有相对的主动磁块和从动磁块,所述玻璃与衬板接触并位于主动磁块和从动磁块之间。当玻璃上沿卡入插槽并与衬板接触时,主动磁块和从动磁块磁性相吸,使玻璃进一步保持稳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1、将机动车的玻璃下降,主轮廓板的下部的插槽卡到玻璃上沿,此时主轮廓板与玻璃固定连接在一起;之后将玻璃上升,主轮廓板的上部能卡入玻璃框内。机动车的玻璃框和玻璃之间固定安装好换气装置后,在机动车行驶过程或驻车中,机动车再在换气时,不需要升降玻璃,可以通过主轮廓板上的通风结构进行换气,达到换气目的。既不会消耗空调能量,同时防盗、防雨、隔离车内隐私,车外的杂物也不会进入车内,并且噪音以及安全隐患大大降低。最重要的是不损伤机动车的玻璃框、玻璃等原有装置,不需要时也可随时拆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玻璃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轮廓板(1)和设置在主轮廓板(1)上的通风结构(2),所述主轮廓板(1)可拆卸的设置在机动车的玻璃(5)上;所述主轮廓板(1)的下部的厚度大于玻璃(5)上沿的厚度,所述主轮廓板(1)的下部设置有插槽(11),所述主轮廓板(1)的下部、插槽(11)与玻璃(5)上沿的弧度相同,所述玻璃(5)上沿能卡入插槽(11),所述主轮廓板(1)的上部的厚度与玻璃(5)的厚度相同,所述主轮廓板(1)的上部与玻璃(5)上沿结构相同,所述主轮廓板(1)的上部能卡入机动车的玻璃框(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2)包括百叶窗(21),所述主轮廓板(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百叶窗(21)设置在第一开口内;所述百叶窗(21)包括安装框和多个叶片,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安装框设置在凹槽内,多个所述叶片均匀设置在安装框的框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2)包括新风调节阀(22),所述主轮廓板(1)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新风调节阀(22)设置在第二开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2)包括电动风扇,所述主轮廓板(1)上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电动风扇设置在第三开口内;所述主轮廓板(1)上还设置有与第三开口相连通的线孔,所述电动风扇的数据线穿过线孔至主轮廓板(1)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轮廓板(1)为透明板,所述主轮廓板(1)上还设置有遮光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上还设置有收纳箱(3),所述收纳箱(3)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台(31),所述主轮廓板(1)通过凸台(31)卡至收纳箱(3)内,所述收纳箱(3)内还设置有柔性垫(32),所述柔性垫(32)位于主轮廓板(1)的下方并与其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1)内设置有衬板(4),所述玻璃(5)上沿与衬板(4)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4)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置有相对的主动磁块(41)和从动磁块(42),所述玻璃(5)与衬板(4)接触并位于主动磁块(41)和从动磁块(4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玻璃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轮廓板(1)和设置在主轮廓板(1)上的通风结构(2),所述主轮廓板(1)可拆卸的设置在机动车的玻璃(5)上;所述主轮廓板(1)的下部的厚度大于玻璃(5)上沿的厚度,所述主轮廓板(1)的下部设置有插槽(11),所述主轮廓板(1)的下部、插槽(11)与玻璃(5)上沿的弧度相同,所述玻璃(5)上沿能卡入插槽(11),所述主轮廓板(1)的上部的厚度与玻璃(5)的厚度相同,所述主轮廓板(1)的上部与玻璃(5)上沿结构相同,所述主轮廓板(1)的上部能卡入机动车的玻璃框(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2)包括百叶窗(21),所述主轮廓板(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百叶窗(21)设置在第一开口内;所述百叶窗(21)包括安装框和多个叶片,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安装框设置在凹槽内,多个所述叶片均匀设置在安装框的框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2)包括新风调节阀(22),所述主轮廓板(1)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新风调节阀(22)设置在第二开口内。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波,李彦宾,王宏珂,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明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