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5305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包括有电池箱盖、电池箱箱体、榫卯式液冷板、三通管、出液管、支撑层和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箱盖设在电池箱箱体上,所述电池箱箱体设在支撑层上,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所述三通管与榫卯式液冷板进液口连接,所述出液管与榫卯式液冷板出液口连接,所述三通管铺设于支撑层三通管槽道内,所述榫卯式液冷板、三通管、出液管之间形成循环间接式液冷系统,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模组箱体和其内的若干电池。解决目前间接液冷电池模块中的液冷板为整体铸造,不能进行模块化快速组装,在安装清洁中较为繁琐,温度均匀性保持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冷散热,尤其涉及到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动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池电动汽车更有潜力取代市售的柴油或汽油发动机。最近涉及电动汽车火灾的事件引起了人们对电池化学、电池设计、电池管理系统和防止热失控的电池组设计的极大关注。由于电池内部温度呈指数上升,产热速率快于放热速率,锂离子电池常因热失控问题而失效。由于锂离子电池对温度的耐受能力有限,锂离子电池的安全工作范围15到35℃之间,电池模组内的温差应小于5℃。

2、因此,想要最大化提高锂离子电池组的使用寿命以及稳定性,必须通过更高效的电池热管理对其加以管理。根据传热介质的不同,电池热管理系统可分为四种模式:空气冷却(风冷)、相变材料冷却、热管冷却和液冷。

3、空气冷却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可行性,空气冷却主要依靠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但其散热能力相对较低,难以满足高功率锂电池的冷却需求,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较低,需要通过导热材料的集成来提高其导热性能,而热管冷却在快速温度波动和恶劣环境条件下存在局限性,间接液冷技术通过高比热容和高传热系数的冷却液,实现快速的热量传递,从而更有效地控制电池温度,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好的模组温度均匀性,基于温度均衡性及散热性能的考虑,间接式液冷是更适用于新能源电池箱的散热方式。

4、公开号为cn116565372a的一种液冷板,具有多个扰流台,主要是通过对扰流台进行设置,能够使不同流道产生不同的阻力,从而影响液体流速,合理分配不同流道散热性能,解决了电池模组散热不均匀的问题。然而由于与电池仅仅通过底面接触,在面对大功率的工况时,难以有效的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且液冷板为整体制造,维修清洁时有一定不便性。公开号为cn115426832a的一种免焊接的拼接式分流冷板结构及液冷机箱,解决了目前分流冷板加工复杂、加工中洁净度控制难的技术问题,但仍存在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模组温差不均匀的情况。公开号为cn115986266a的一种具有强温度均匀性保持能力的电池热管理装置,主要阐述了利用一种对称的流道管网布局,并结合流道的分路倾斜设计,解决了冷却液在流道内流动时因温度升高导致液冷板散热性能不均匀的问题,还特别强化了电池组中心区域的液冷板散热效果。然而,由于冷板整体铸造,前端和后端仍很难保持温度一致性,尤其是在尺寸较大的电池模组情况下,电池底部没有进行有效的散热,同时进液口过多,在实际操作时不易设置,且对空间有较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以解决电池箱的散热效率,电池模块内部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以及传统液冷板维修、清洁及更换时所需成本较大的问题。

2、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包括有电池箱盖、榫卯式液冷板、三通管、支撑层、电池模组、电池箱箱体、出液管和防漏盲插接头,所述电池箱盖设在所述电池箱箱体上,所述电池箱箱体设在所述支撑层上,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所述三通管出液口与所述榫卯式液冷板进液口通过所述防漏盲插接头相互配合连接,所述出液管进液口与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出液口通过所述防漏盲插接头配合连接,所述三通管铺设于支撑层三通管槽道内,所述榫卯式液冷板、三通管、出液管之间形成循环间接式液冷系统,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模组箱体和其内的若干电池。在电池工作时,由于锂离子转移导致电池发热,热量主要集中在电池箱体内部。液冷板与电池表面直接接触,通过接触热交换的方式吸收热量。冷却液(如水、乙二醇溶液或其他特殊液体)在液冷板内部的流道中循环流动,带走由液冷板传导过来的热量。冷却液由三通管进液口进入各级三通管道,经榫卯式液冷板及内部流道循环,由榫卯式液冷板出液口流出,进入出液管进液口,最后由出液管出液口排出。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在两侧面及前后两面均设置有燕尾榫卯结构,所述榫卯式液冷板两两通过燕尾榫卯结构连接形成整块液冷板,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所述榫卯式液冷板。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内部有流道结构;其中,所述流道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于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底部,所述流道每个圆弧段对应圆心角为150°到180°。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左右各有电池适配槽,为与电池表面贴合,更好通过接触热变换的方式吸收热量,所述电池适配槽可以为半圆形、圆弧形及方形,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定制设计,确保操作的便利性和适应性。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三通管由三通管进液口始,以此向左右两边延伸,保持长度一致。所述三通管包括一级三通管,二级三通管,三级三通管,四级三通管。所述一级三通管为一个,二级三通管为两个,三级三通管为四个,四级三通管为八个,每多分一级管道数量则翻倍,之后依次类推,所述三通管进液口处主管直径不予限定,但所述各级三通管分流管为等直径,从而保证各分管分压相等。所述一级三通管与三通管进液口相连,所述三通管出液口与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底部进液口相连通,冷却液由所述三通管进液口进入,经所述四级三通管由所述三通管出液口进入所述榫卯式液冷板进液口。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出液管进液口分布均匀,设置在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底部出液口对应的位置,并与所述出液管出液口相通,冷却液由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出液口进入所述出液管进液口,经过所述出液管从所述出液管出液口流出。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层表面设置有三通管的槽道,三通管铺设于所述三通管的槽道。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包括一种防漏盲插接头,所述盲插接头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公头及母头,所述三通管出液口连接有母头,所述出液管进液口连接有母头,所述榫卯式液冷板进液口连接有公头,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出液口处连接有公头,通过所述榫卯式液冷板进液口处的公头和所述三通管出液口处的母头及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出液口处的公头和所述出液管进液口处的母头两两相互配合将管道连通。所述公头及母头均为现有成品通用件,一端带有螺纹和密封圈,配合后可以实现通水且不漏液的效果,断开时也能阻止管内液体流出。

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整块的液冷板进行拆分,在液冷板个体两侧设置榫卯式结构,使液冷板的加工制造、安装、维修、更换及清洁更具便利性和经济性。传统液冷板多为一体式铸造,维修时成本较高,应用场景较为狭窄,榫卯式液冷板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在榫卯式液冷板出现故障时,可以利用燕尾式榫卯结构方便的进行插拔,以确定具体损坏模块,之后用相应榫卯式液冷板更换即可,可大大提高液冷板使用效率。由于常见电池形状多样,电池适配槽为半圆形、圆弧形及方形。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包括有电池箱盖(1)、榫卯式液冷板(2)、三通管(3)、支撑层(4)、电池模组(5)、电池箱箱体(6)、出液管(7)和防漏盲插接头(8),所述电池箱盖(1)设在所述电池箱箱体(6)上,所述电池箱箱体(6)设在所述支撑层上(4),所述榫卯式液冷板(2)底部设置有进液口(201)、出液口(202),所述三通管出液口(306)与所述榫卯式液冷板进液口(201)通过所述防漏盲插接头(8)相互配合连接,所述出液管进液口(701)与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出液口(202)通过所述防漏盲插接头(8)配合连接,所述三通管(3)铺设于支撑层三通管槽道(401)内,所述榫卯式液冷板(2)、三通管(3)、出液管(7)之间形成循环间接式液冷系统,所述电池模组(5)包括模组箱体和其内的若干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式液冷板(2)在两侧面及前后两面均设置有燕尾榫卯结构(203),所述榫卯式液冷板(2)两两通过燕尾榫卯结构(203)连接形成整块液冷板,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所述榫卯式液冷板(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式液冷板(2)内部有流道结构(205);其中,所述流道(205)设置有进液口(201)、出液口(202)于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式液冷板(2)左右各有电池适配槽(204),所述电池适配槽可以为半圆形、圆弧形及方形,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定制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3)由三通管进液口(301)始,以此向左右两边延伸,保持长度一致。所述三通管(3)包括一级三通管(302),二级三通管(303),三级三通管(304),四级三通管(305)。所述一级三通管(302)为一个,二级三通管(303)为两个,三级三通管(304)为四个,四级三通管(305)为八个,每多分一级管道数量则翻倍,之后依次类推。所述一级三通管(302)与三通管进液口(301)相连,所述三通管出液口(306)与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底部进液口(20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进液口(701)分布均匀,设置在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底部出液口(202)对应的位置,并与所述出液管出液口(702)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4)表面设置有三通管的槽道(401),三通管(3)铺设于所述三通管的槽道(4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种防漏盲插接头(8),所述盲插接头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公头及母头,所述三通管出液口(306)连接有母头(801),所述出液管进液口(701)连接有母头(802),所述榫卯式液冷板进液口(201)连接有公头(803),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出液口(202)处连接有公头(804),通过所述母头(801)与所述公头(803)及所述母头(802)与所述公头(804)两两相互配合将管道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包括有电池箱盖(1)、榫卯式液冷板(2)、三通管(3)、支撑层(4)、电池模组(5)、电池箱箱体(6)、出液管(7)和防漏盲插接头(8),所述电池箱盖(1)设在所述电池箱箱体(6)上,所述电池箱箱体(6)设在所述支撑层上(4),所述榫卯式液冷板(2)底部设置有进液口(201)、出液口(202),所述三通管出液口(306)与所述榫卯式液冷板进液口(201)通过所述防漏盲插接头(8)相互配合连接,所述出液管进液口(701)与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出液口(202)通过所述防漏盲插接头(8)配合连接,所述三通管(3)铺设于支撑层三通管槽道(401)内,所述榫卯式液冷板(2)、三通管(3)、出液管(7)之间形成循环间接式液冷系统,所述电池模组(5)包括模组箱体和其内的若干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式液冷板(2)在两侧面及前后两面均设置有燕尾榫卯结构(203),所述榫卯式液冷板(2)两两通过燕尾榫卯结构(203)连接形成整块液冷板,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所述榫卯式液冷板(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式液冷板(2)内部有流道结构(205);其中,所述流道(205)设置有进液口(201)、出液口(202)于所述榫卯式液冷板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三通管的盲插型榫卯式液冷板及其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式液冷板(2)左右各有电池适配槽(204),所述电池适配槽可以为半圆形、圆弧形及方形,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丽娟李振楠蒋志韬朱晨琳毛蕊张嘉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