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528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39
一种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其包括机架,牵引机构,支架机构。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板,基板。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拉伸棒,模具芯棒。所述支架机构包括滑轨,滑块,固定座,调节螺栓,支撑座,快换插片,滚轮。所述调节螺栓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中心处,每个所述调节螺栓均包括螺纹柱,螺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支架机构,对完成成型作业的所述模具芯棒进行支撑。通过设置所述滚轮,使得所述模具芯棒的表面与所述支架机构接触时为滚动接触,能够有效防止磕伤、擦伤筒料。通过设置所述调节螺栓与快换插片,能够调节所述支架机构的高度,以便于支撑不同规格的所述模具芯棒进行卸模作业,同时方便日常维护和保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卸模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1、ptfe软带是表面附着材料,材料为纯料或者复合材料,常用的原材料是ptfe材料,ptfe混合料等等。具有卓越的绝缘、不粘、柔韧、耐高温、耐化学品和超低摩擦系数特性,此外密封性能卓越。ptfe软带可进行表面纳化处理。纳化后的软带可以作为导轨、滑动膜等机械摩擦副摩擦面的表面附着材料,具有摩擦系数底、润滑性搞、承载能力强等特点。

2、在此背景下,发现生产过程中软带拆卸由于工装结构的先天不足,导致拆卸膜时芯棒无法正常进行拉出,往往需要两人在使用航吊的情况下多次调整位置,还有谨慎防止软带筒料下坠磕伤擦伤,在此情况下既浪费了人力,又具有产品磕碰损失的风险,作业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一种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其包括一个机架,一个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牵引机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架机构。所述机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板,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基板。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一个穿过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拉伸棒,以及一个穿过另一个所述支撑板的模具芯棒。所述支架机构包括两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两侧的滑轨,两个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块,一个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的固定座,两个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调节螺栓,一个设置在两个所述调节螺栓之间的支撑座,四个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快换插片,以及两个设置在所述快换插片上的滚轮。所述调节螺栓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中心处,每个所述调节螺栓均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滑块上的螺纹柱,以及至少两个螺接在所述螺纹柱上的螺母。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螺纹柱上,并位于两个所述螺母之间。所述快换插片为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矩形片状结构,每个所述快换插片均垂直于所述支撑座的表面设置,每两个所述快换插片为一组。每个所述滚轮架设在两个所述快换插片上,且所述滚轮的轴向为与所述模具芯棒的边缘相切。

3、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为采用不锈钢、铝合金、铸铁中的一种材料制成的支撑结构。

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为两块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的板状结构,并在中心处开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支撑板的间距远大于所述支撑板的宽度。

5、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为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的板状结构,并同时垂直于两个所述支撑板设置,且位于所述支撑板的通孔的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基板的截面为弧形,且弧形的圆心位于朝向所述牵引机构的一侧。

6、进一步地,所述机架还包括至少两根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支撑柱,并设置在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个互为对角的角上。

7、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拉伸棒端部的装配头,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模具芯棒上的连接头。

8、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头设置在所述拉伸棒的朝向所述模具芯棒的自由端上,所述连接头固定在所述模具芯棒的朝向所述拉伸棒的端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装配头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为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拉伸棒的运动方向一致,并分别位于所述基板的圆弧结构的两侧。

10、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和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滚珠。

11、进一步地,所述快换插片与所述支撑座采用紧固件或者插扣结构固定。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通过设置所述支架机构,对完成成型作业的所述模具芯棒进行支撑。通过设置所述滚轮,使得所述模具芯棒的表面与所述支架机构接触时为滚动接触,能够有效防止磕伤、擦伤筒料,减少了人工卸模需要的保护措施,有效减少人力劳动,提升生产效率。通过设置所述调节螺栓与快换插片,能够调节所述支架机构的高度,以便于支撑不同规格的所述模具芯棒进行卸模作业,同时方便日常维护和保养,操纵简便,有助于改善生产效益,提升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包括一个机架,一个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牵引机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架机构,所述机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板,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基板,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一个穿过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拉伸棒,以及一个穿过另一个所述支撑板的模具芯棒,所述支架机构包括两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两侧的滑轨,两个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块,一个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的固定座,两个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调节螺栓,一个设置在两个所述调节螺栓之间的支撑座,四个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快换插片,以及两个设置在所述快换插片上的滚轮,所述调节螺栓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中心处,每个所述调节螺栓均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滑块上的螺纹柱,以及至少两个螺接在所述螺纹柱上的螺母,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螺纹柱上,并位于两个所述螺母之间,所述快换插片为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矩形片状结构,每个所述快换插片均垂直于所述支撑座的表面设置,每两个所述快换插片为一组,每个所述滚轮架设在两个所述快换插片上,且所述滚轮的轴向为与所述模具芯棒的边缘相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采用不锈钢、铝合金、铸铁中的一种材料制成的支撑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两块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的板状结构,并在中心处开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支撑板的间距远大于所述支撑板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的板状结构,并同时垂直于两个所述支撑板设置,且位于所述支撑板的通孔的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基板的截面为弧形,且弧形的圆心位于朝向所述牵引机构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包括至少两根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支撑柱,并设置在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个互为对角的角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拉伸棒端部的装配头,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模具芯棒上的连接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头设置在所述拉伸棒的朝向所述模具芯棒的自由端上,所述连接头固定在所述模具芯棒的朝向所述拉伸棒的端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装配头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为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拉伸棒的运动方向一致,并分别位于所述基板的圆弧结构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和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滚珠。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插片与所述支撑座采用紧固件或者插扣结构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包括一个机架,一个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牵引机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架机构,所述机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板,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基板,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一个穿过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拉伸棒,以及一个穿过另一个所述支撑板的模具芯棒,所述支架机构包括两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两侧的滑轨,两个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块,一个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的固定座,两个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调节螺栓,一个设置在两个所述调节螺栓之间的支撑座,四个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快换插片,以及两个设置在所述快换插片上的滚轮,所述调节螺栓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中心处,每个所述调节螺栓均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滑块上的螺纹柱,以及至少两个螺接在所述螺纹柱上的螺母,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螺纹柱上,并位于两个所述螺母之间,所述快换插片为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矩形片状结构,每个所述快换插片均垂直于所述支撑座的表面设置,每两个所述快换插片为一组,每个所述滚轮架设在两个所述快换插片上,且所述滚轮的轴向为与所述模具芯棒的边缘相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采用不锈钢、铝合金、铸铁中的一种材料制成的支撑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带卸模的滚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两块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的板状结构,并在中心处开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浩张蓉平樊学峰钱非非廖洁胡宏安褚晨剑陆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