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处理设备,具体涉及模具正火用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1、模具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正火处理,正火处理是一种改善模具韧性的热处理操作,具体是将工件加热至奥氏体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在空气中或其他介质中冷却获得以珠光体组织为主的热处理工艺;
2、在进行正火过程时,现有技术中多是使用隧道式的正火设备来对模具进行正火处理,但模具底部与输送平台接触,在移动过程容易底部受热不均,导致正火处理效果不好,为此现提出模具正火用翻转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模具正火用翻转装置,可通过启动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来推动翻转臂进行旋转,进而对模具进行翻转,使得模具底部能够充分受热,提升正火的处理效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模具正火用翻转装置,包括底部框架、上部框架以及用于连接底部框架、上部框架的连接支架,其中上部框架上旋转设有翻转臂,相应的上部框架上设有支撑翻转臂旋转的第一支撑轴,底部框架上分别旋转设有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分别与翻转臂旋转连接。
3、翻转臂包括主体,第一支撑轴贯穿主体旋转中心设置,对应的主体上设有与第一支撑轴相匹配的通孔,主体上对应其旋转中心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托臂以及第二托臂,主体另一侧还设有驱动臂。
4、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旋转设置在底部框架上的第一安装座,对应的第一安装座两侧基面固定设有支撑其旋转的第一凸起轴,第一安装座上固定设有第一伸缩
5、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旋转设置在底部框架上的第二安装座,对应的第二安装座两侧基面固定设有支撑其旋转的第二凸起轴,第二安装座上固定设有第二伸缩驱动组,第二伸缩驱动组输出端与铰接设置在第一托臂端部的第二铰接座连接。
6、底部框架上开设有多组支撑孔,第一凸起轴以及第二凸起轴分别旋转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支撑孔内。
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8、1、第一驱动组件的第一伸缩驱动组以及第二伸缩驱动组在进行伸缩过程中,分别对驱动臂以及第一托臂施力,进而可完成翻转臂的翻转动作,使得第一托臂以及第二托臂之间的模具能够进行翻转,使得模具底部能够充分受热,提升正火的处理效果。
9、2、第一凸起轴以及第二凸起轴分别旋转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支撑孔内,进而分别对第一安装座以及第二安装座分别进行支撑,进而可在第一伸缩驱动组以及第二伸缩驱动组进行运转时保证其顺利运转并对翻转臂进行施力使其完成翻转动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模具正火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100)、上部框架(200)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底部框架(100)、所述上部框架(200)的连接支架(300),其中所述上部框架(200)上旋转设有翻转臂(400),相应的所述上部框架(200)上设有支撑所述翻转臂(400)旋转的第一支撑轴(210),所述底部框架上分别旋转设有第一驱动组件(50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60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0)以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翻转臂(400)旋转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正火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臂(400)包括主体(410),所述第一支撑轴(210)贯穿所述主体(410)旋转中心设置,对应的所述主体(4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轴相匹配的通孔(411),所述主体(410)上对应其旋转中心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托臂(420)以及第二托臂(430),所述主体(410)另一侧还设有驱动臂(44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正火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0)包括旋转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100)上的第一安装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正火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0)包括旋转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100)上的第二安装座(610),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座(610)两侧基面固定设有支撑其旋转的第二凸起轴(611),所述第二安装座(610)上固定设有第二伸缩驱动组(620),所述第二伸缩驱动组(620)输出端与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托臂(420)端部的第二铰接座(630)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正火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100)上开设有多组支撑孔(101),所述第一凸起轴(511)以及所述第二凸起轴(611)分别旋转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所述支撑孔(10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具正火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100)、上部框架(200)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底部框架(100)、所述上部框架(200)的连接支架(300),其中所述上部框架(200)上旋转设有翻转臂(400),相应的所述上部框架(200)上设有支撑所述翻转臂(400)旋转的第一支撑轴(210),所述底部框架上分别旋转设有第一驱动组件(50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60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0)以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翻转臂(400)旋转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正火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臂(400)包括主体(410),所述第一支撑轴(210)贯穿所述主体(410)旋转中心设置,对应的所述主体(4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轴相匹配的通孔(411),所述主体(410)上对应其旋转中心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托臂(420)以及第二托臂(430),所述主体(410)另一侧还设有驱动臂(44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正火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凯明,刘英辉,朱春望,王子阳,杨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光明工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