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海水淡化与利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能量回收装置的海水淡化自适应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1、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是解决水短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反渗透系统主要有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和反渗透膜组构成,透平式能量回收装置作为海水淡化节能装备的重要一种形式,透平式能量回收装置由同轴的泵侧和透平侧组成,透平侧回收膜组排放的高压浓海水中的余压能,再通过同轴的泵侧转化为进膜海水的液压能,实现节能降耗的功效,该形式能量回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回收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
2、采用透平式能量回收装置的脱盐系统中,进膜海水的盐度是影响产水成本和能耗的重要因素,例如河口区域的海水盐度因河流季节性泄洪具有明显波动特征,当原海水盐度变化,进膜所需压力也会随之变化,为了满足波动的压力需求,往往需要设置多台高压泵进行不同的压力需求匹配,海水淡化工艺法的适应性和运行弹性不佳,并且初期投资成本高、操作复杂。
3、专利cn111268764a提出一种使用透平式能量回收装置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自动监控系统,对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进行控制和检测,降低装置故障检测和维修时间。专利cn112390328a提出一种使用透平式能量回收装置的海水淡化系统形式的连接方式,充分利用膜组件排放的余压,单位能耗少,节能效果显著。专利cn209910919u公开了一种px能量回收装置故障监测系统,通过测定能量回收装置分管液体的电导率来监测系统是否发生故障,但该监测存在滞后性和复杂性。专利cn216593758u公开了一种px能量回收设备的在线监测装置,通过设置电磁开关
4、针对当前问题及现有技术的不足,开发一种带能量回收装置的海水淡化自适应节能系统,对于海水淡化经济性及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工况调节性差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带有透平式能量回收装置的可适用于不同盐度变化的节能工艺系统。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能量回收装置的海水淡化自适应节能系统,低压海水进水至高压泵入口,高压泵出口与能量回收装置的泵侧入口相连接,能量回收装置的泵侧出口与反渗透膜组相连接;
3、所述的高压泵入口端设置有盐度监测仪表、远传流量计、低压开关,高压泵的出口端设置有远传压力表;
4、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的泵侧入口和出口均设置有远传压力表,能量回收装置的透平侧入口设置有远传压力表,出口设置有远传压力表、远传流量计;
5、所述的反渗透膜组的带压浓盐水分两路,一路进入能量回收装置的透平侧入口,另一路为设置有流量线性调节阀和远传流量计的分流管路用于排放浓水;
6、所述的盐度监测仪表、低压开关、高压泵、流量线性调节阀与智能控制器通过电路相连接;
7、所述的高压泵为带变频器的高压泵。
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智能控制器能够对采集到的盐度监测仪器进行数据分析,对流量线性调节阀进行开闭的控制,当低压海水的盐度增大时,流量线性调节阀开度减少,进入能量回收装置透平侧入口的带压浓盐水的流量就增大,可回收的能量就多,对低压海水增压多;当低压海水的盐度降低时,流量线性调节阀开度增大,进入能量回收装置透平侧入口的带压浓盐水的流量就减少,可回收的能量就少,对低压海水增压少,高压泵的变频器与盐度监测仪表、流量线性调节阀通过智能控制器进行时时交互的协同作业,保证变工况下系统稳定性和高效性。
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能量回收装置的海水淡化自适应节能系统,高压泵出口与能量回收装置的泵侧入口相连接,能量回收装置的泵侧出口与反渗透膜组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泵入口端设置有盐度监测仪表、远传流量计、低压开关,高压泵的出口端设置有远传压力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能量回收装置的海水淡化自适应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的泵侧入口和出口均设置有远传压力表,能量回收装置的透平侧入口设置有远传压力表,出口设置有远传压力表、远传流量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能量回收装置的海水淡化自适应节能系统,高压泵出口与能量回收装置的泵侧入口相连接,能量回收装置的泵侧出口与反渗透膜组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泵入口端设置有盐度监测仪表、远传流量计、低压开关,高压泵的出口端设置有远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丽,王生辉,黄鹏飞,蒋立东,汪程鹏,张寅,周冲,陈琛,宋灵璞,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