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缆,特别涉及一种防腐型非接地多对分屏蔽热电偶电缆。
技术介绍
1、热电偶补偿电缆适用于热电偶电路,比如应用在石化厂、公共设施和工业厂房。补偿导线可以减少测量误差,改善热电偶测温线路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具有多对正负极导线的热电偶补偿电缆需要兼顾考虑机械强度、柔韧性、屏蔽特性、防腐等性能以利于敷设安装,由于应用现场具有复杂的电磁环境,非常不利于普通热电偶补偿电缆屏蔽外界干扰,且补偿导线之间的串扰现象严重影响补偿导线的测量误差,普通热电偶补偿电缆应用铜箔屏蔽并添加镀锡铜接地线进行接地处理,但是,有的现场敷设环境的复杂性,不利于进行接地处理作业,给敷设安装带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腐型非接地多对分屏蔽热电偶电缆,有效抑制补偿导线之间的串扰现象发生,抗外部电磁干扰能力更好,屏蔽层无需接地处理且耐腐蚀性能更好,复杂现场环境的敷设安装适应性更好。
2、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3、防腐型非接地多对分屏蔽热电偶电缆,包括若干热电偶补偿导线共同构成缆芯,所述热电偶补偿导线包括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构成线芯体,所述线芯体外部包覆有铜塑复合绕包分屏蔽层,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聚氯乙烯内垫层、铜塑复合绕包总屏蔽层和聚氯乙烯外护套层,所述铜塑复合绕包分屏蔽层和所述铜塑复合绕包总屏蔽层均为铜塑复合带螺旋搭盖绕包结构,所述铜塑复合带由ptfe薄膜表层、铜箔和ptfe薄膜底层复合形成,所述铜箔外表
4、作为优选,所述正极导线包括铜导体和第一xlpe绝缘层,所述第一xlpe绝缘层厚度为0.4mm或0.5mm,所述负极导线包括铜镍导体和第二xlpe绝缘层,所述第二xlpe绝缘层厚度为0.4mm或0.5mm。
5、作为优选,所述ptfe薄膜表层和所述ptfe薄膜底层厚度均为20μm至150μm,所述铜箔厚度为10μm至80μm,所述铜锌合金电镀层为1μm至3μm。
6、作为优选,所述缝隙宽幅为3μm至50μm。
7、作为优选,所述缝隙之间间隔距离为30μm至450μm。
8、作为优选,所述缝隙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铜箔长度方向的夹角为30度至150度。
9、作为优选,所述热电偶补偿导线为4至24个。
10、作为优选,所述铜塑复合带搭盖率为25%至40%。
11、作为优选,所述聚氯乙烯内垫层厚度为0.45mm至0.8mm。
12、作为优选,所述聚氯乙烯外护套层厚度为1mm至1.6mm。
1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4、1.将多个热电偶补偿导线通过聚氯乙烯内垫层包覆,防止缆芯松散,铜塑复合绕包总屏蔽层位于聚氯乙烯内垫层和聚氯乙烯外护套层之间,减缓总屏蔽层应力集中,有助于提高电缆的柔韧性和抗弯曲性,有益于提高复杂现场环境下敷设安装的适应性。
15、2.各热电偶补偿导线之间通过铜塑复合绕包分屏蔽层相互屏蔽,铜塑复合带采用ptfe薄膜,摩擦系数小,抑制各热电偶补偿导线之间接触摩擦,减少断芯断线,有效抑制补偿导线之间的串扰现象发生,优化分、总屏蔽层结构,在原来的铜箔外表面电镀形成铜锌合金电镀层,有助于提高抗腐蚀性,抑制铜箔不发生氧化,消除氧化带来的变色等劣化,抗外部电磁干扰能力更好,保证稳定可靠的屏蔽性能,耐久应用。
16、3.改进铜箔屏蔽层加接地线的屏蔽结构,去除接地线,分、总屏蔽层都采用铜塑复合绕包屏蔽层结构,通过在铜箔表面上形成沿长度方向等距间隔且宽幅为3μm至50μm的缝隙,优化缝隙的长度方向与铜箔长度方向的夹角为30度至150度,缝隙之间间隔距离为30μm至450μm,且铜塑复合带搭盖率为25%至40%,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分、总屏蔽层都无需进行接地处理,简化敷设安装工艺,降低安装工艺成本,现场敷设安装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防腐型非接地多对分屏蔽热电偶电缆,其特征是:包括若干热电偶补偿导线(1)共同构成缆芯,所述热电偶补偿导线(1)包括正极导线(2)和负极导线(3)构成线芯体,所述线芯体外部包覆有铜塑复合绕包分屏蔽层(4),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聚氯乙烯内垫层(5)、铜塑复合绕包总屏蔽层(6)和聚氯乙烯外护套层(7),所述铜塑复合绕包分屏蔽层(4)和所述铜塑复合绕包总屏蔽层(6)均为铜塑复合带螺旋搭盖绕包结构,所述铜塑复合带由PTFE薄膜表层、铜箔和PTFE薄膜底层复合形成,所述铜箔外表面电镀形成铜锌合金电镀层,所述铜箔表面沿长度方向等距间隔斜置有若干缝隙,所述聚氯乙烯外护套层(7)外径为11mm至3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型非接地多对分屏蔽热电偶电缆,其特征是:所述正极导线(2)包括铜导体(8)和第一XLPE绝缘层(9),所述第一XLPE绝缘层(9)厚度为0.4mm或0.5mm,所述负极导线(3)包括铜镍导体(10)和第二XLPE绝缘层(11),所述第二XLPE绝缘层(11)厚度为0.4mm或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型非接地多对分屏蔽热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型非接地多对分屏蔽热电偶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缝隙宽幅为3μm至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型非接地多对分屏蔽热电偶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缝隙之间间隔距离为30μm至4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型非接地多对分屏蔽热电偶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缝隙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铜箔长度方向的夹角为30度至15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型非接地多对分屏蔽热电偶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热电偶补偿导线(1)为4至24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型非接地多对分屏蔽热电偶电缆,其特征是:所述铜塑复合带搭盖率为25%至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型非接地多对分屏蔽热电偶电缆,其特征是:所述聚氯乙烯内垫层(5)厚度为0.45mm至0.8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型非接地多对分屏蔽热电偶电缆,其特征是:所述聚氯乙烯外护套层(7)厚度为1mm至1.6mm。
...【技术特征摘要】
1.防腐型非接地多对分屏蔽热电偶电缆,其特征是:包括若干热电偶补偿导线(1)共同构成缆芯,所述热电偶补偿导线(1)包括正极导线(2)和负极导线(3)构成线芯体,所述线芯体外部包覆有铜塑复合绕包分屏蔽层(4),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聚氯乙烯内垫层(5)、铜塑复合绕包总屏蔽层(6)和聚氯乙烯外护套层(7),所述铜塑复合绕包分屏蔽层(4)和所述铜塑复合绕包总屏蔽层(6)均为铜塑复合带螺旋搭盖绕包结构,所述铜塑复合带由ptfe薄膜表层、铜箔和ptfe薄膜底层复合形成,所述铜箔外表面电镀形成铜锌合金电镀层,所述铜箔表面沿长度方向等距间隔斜置有若干缝隙,所述聚氯乙烯外护套层(7)外径为11mm至3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型非接地多对分屏蔽热电偶电缆,其特征是:所述正极导线(2)包括铜导体(8)和第一xlpe绝缘层(9),所述第一xlpe绝缘层(9)厚度为0.4mm或0.5mm,所述负极导线(3)包括铜镍导体(10)和第二xlpe绝缘层(11),所述第二xlpe绝缘层(11)厚度为0.4mm或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型非接地多对分屏蔽热电偶电缆,其特征是:所述ptfe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金波,黄桂领,姚汪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大元通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