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端子加工,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端子插管设备。
技术介绍
1、现有一个呈l型的塑料套管,需要将端子插接入塑料套管的一端内以备后续电线从塑料套管的另一端插入并与端子接触,在加工工艺上通常利用人工手动将端子插入塑料套管内,如此操作会造成组装效率低以及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效率高且人工成本低的端子插管设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端子插管设备,包括能相对工作台转动的转盘、多个绕转盘旋转中心呈圆周分布且均定位于转盘上的工位、用于上料塑料套管的第一上料组件、用于上料端子的第二上料组件、将装有端子的塑料套管移出转盘的取料组件和相对工作台固定且套设于转盘外的防脱环,多个所述工位包括有与第一上料组件对应的上料工位、与第二上料组件对应的插接工位和与取料组件对应的下料工位,所述防脱环的环壁上开设有三个分别与上料工位、插接工位和下料工位对应的进出孔,位于所述工位中的塑料套管一端高出转盘的上表面,通过转盘带动塑料套管由上料工位先后经插接工位和下料工位使得端子能被第二上料组件推入塑料套管内且塑料套管能够被取料组件移出转盘。
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均位于转盘的倾斜方向上且下料工位所在高度低于上料工位所在高度,所述插接工位位于垂直于转盘倾斜方向的直线上。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包括有定位于工作台上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上料组件包括有相对工作台固定的第二振动盘、与第二振动盘衔接的第二料道、定位于第二料道下方的直振器、定位于第二料道临近转盘一端处且与插接工位衔接的分料道、分别位于第二料道两侧分料气缸和推料气缸,通过分料气缸将位于分料道和第二料道衔接处的端子推至分料道与插接工位的衔接处使得推料气缸能将端子推入插接工位中。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料道上设置有位于端子上方的第二挡条。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料气缸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端子移动的推条和一端旋转连接于推条上且呈l型的翻转件,所述推条远离分料气缸的端面上开设有供端子容纳的料槽,所述翻转件与推条旋转连接的部分位于推条上方且另一部分遮盖于料槽外。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料组件包括有定位于转盘一侧的取料气缸和定位于取料气缸输出轴上的推板,所述推板垂直于转盘的上表面且推板一端临近与转盘的上表面,通过取料气缸带动推板向转盘外侧移动使得下料工位中的塑料套管被推离转盘。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料组件还包括有用于监测塑料套管是否脱离下料工位的监测器。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转盘带动塑料套管由上料工位先后经插接工位和下料工位使得端子能被第二上料组件推入塑料套管内且塑料套管能够被取料组件移出转盘,如此设计相比现有采用手动组装的方式实现了高自动化,有效提高组装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在转盘外套设防脱环的设计用于防止塑料套管在转盘的离心力作用下容易脱离转盘的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插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能相对工作台转动的转盘(1)、多个绕转盘(1)旋转中心呈圆周分布且均定位于转盘(1)上的工位(2)、用于上料塑料套管的第一上料组件(3)、用于上料端子的第二上料组件(4)、将装有端子的塑料套管移出转盘(1)的取料组件(5)和相对工作台固定且套设于转盘(1)外的防脱环(6),多个所述工位(2)包括有与第一上料组件(3)对应的上料工位(21)、与第二上料组件(4)对应的插接工位(22)和与取料组件(5)对应的下料工位(23),所述防脱环(6)的环壁上开设有三个分别与上料工位(21)、插接工位(22)和下料工位(23)对应的进出孔(61),位于所述工位(2)中的塑料套管一端高出转盘(1)的上表面,通过转盘(1)带动塑料套管由上料工位(21)先后经插接工位(22)和下料工位(23)使得端子能被第二上料组件(4)推入塑料套管内且塑料套管能够被取料组件(5)移出转盘(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上料工位(21)和下料工位(23)均位于转盘(1)的倾斜方向上且下料工位(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子插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组件(3)包括有定位于工作台上的第一振动盘(31)、将第一振动盘(31)与上料工位(21)衔接在一起的第一料道(32)和定位于第一料道(32)上方且防止塑料套管脱离第一料道(32)的第一挡条(3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端子插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组件(4)包括有相对工作台固定的第二振动盘(41)、与第二振动盘(41)衔接的第二料道(42)、定位于第二料道(42)下方的直振器(43)、定位于第二料道(42)临近转盘(1)一端处且与插接工位(22)衔接的分料道(44)、分别位于第二料道(42)两侧分料气缸(45)和推料气缸(46),通过分料气缸(45)将位于分料道(44)和第二料道(42)衔接处的端子推至分料道(44)与插接工位(22)的衔接处使得推料气缸(46)能将端子推入插接工位(2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子插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料道(42)上设置有位于端子上方的第二挡条(4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子插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气缸(4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端子移动的推条(48)和一端旋转连接于推条(48)上且呈L型的翻转件(49),所述推条(48)远离分料气缸(45)的端面上开设有供端子容纳的料槽(40),所述翻转件(49)与推条(48)旋转连接的部分位于推条(48)上方且另一部分遮盖于料槽(40)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端子插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组件(5)包括有定位于转盘(1)一侧的取料气缸(51)和定位于取料气缸(51)输出轴上的推板(52),所述推板(52)垂直于转盘(1)的上表面且推板(52)一端临近与转盘(1)的上表面,通过取料气缸(51)带动推板(52)向转盘(1)外侧移动使得下料工位(23)中的塑料套管被推离转盘(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端子插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组件(5)还包括有用于监测塑料套管是否脱离下料工位(23)的监测器(5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插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能相对工作台转动的转盘(1)、多个绕转盘(1)旋转中心呈圆周分布且均定位于转盘(1)上的工位(2)、用于上料塑料套管的第一上料组件(3)、用于上料端子的第二上料组件(4)、将装有端子的塑料套管移出转盘(1)的取料组件(5)和相对工作台固定且套设于转盘(1)外的防脱环(6),多个所述工位(2)包括有与第一上料组件(3)对应的上料工位(21)、与第二上料组件(4)对应的插接工位(22)和与取料组件(5)对应的下料工位(23),所述防脱环(6)的环壁上开设有三个分别与上料工位(21)、插接工位(22)和下料工位(23)对应的进出孔(61),位于所述工位(2)中的塑料套管一端高出转盘(1)的上表面,通过转盘(1)带动塑料套管由上料工位(21)先后经插接工位(22)和下料工位(23)使得端子能被第二上料组件(4)推入塑料套管内且塑料套管能够被取料组件(5)移出转盘(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上料工位(21)和下料工位(23)均位于转盘(1)的倾斜方向上且下料工位(23)所在高度低于上料工位(21)所在高度,所述插接工位(22)位于垂直于转盘(1)倾斜方向的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子插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组件(3)包括有定位于工作台上的第一振动盘(31)、将第一振动盘(31)与上料工位(21)衔接在一起的第一料道(32)和定位于第一料道(32)上方且防止塑料套管脱离第一料道(32)的第一挡条(3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端子插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组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星火,徐建安,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国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