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飞机维修工具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1、作动筒是一种通过液压来驱动杆件直线运动的装置,主要运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可以用于飞机襟翼、尾翼及降落支架以及火箭变轨单元等系统的驱动及动作执行。
2、作动筒包括筒体以及杆件,杆件一端位于壳体内且连接有圆轮,圆轮上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可以保证圆轮与壳体接触的密封性,以保证可以通过液压来驱动杆件直线运动;同时,为了保证作动筒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液压结构的密封性,作动筒还设置有多处螺纹连接。
3、为了保证圆轮与壳体接触的密封性,圆轮、橡胶圈及筒体接触往往比较紧密,导致杆件不易从壳体内取出;同时作动筒上的螺纹连接可操作处比较光滑,没有适合拧下的操作结构,也没有合适的拆卸工具。上述原因使得作动筒的拆卸维护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拆卸飞机作动筒,本申请提供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
2、本申请提供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包括壳体;
4、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两个夹持件,所述夹持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且两个所述夹持件一端位于壳体同一侧的外部;
5、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两个夹持件转动,且使得两个夹持件位于壳体外部的一端相靠近移动;
6、推进结构,所述推进结构包括推进轴,所述推进轴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外。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作动筒螺纹连接的待拆卸部件放
8、可选的,所述夹持件位于壳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提拉绳,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提拉件,所述提拉绳远离夹持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提拉件;
9、两个所述夹持件的转动轴线重合,当所述提拉件朝远离夹持件方向移动时,两个所述夹持件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能够朝相靠近方向转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夹持件的转动轴线重合,可以通过提拉件拉动提拉绳,从而拉动两个夹持件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朝相靠近方向转动,此时夹持件位于壳体外部的一端也相靠近移动,并夹紧作动筒,提升了作动筒拆卸装置操作的便捷性。
11、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位于壳体靠近夹持件的一端,且位于两个夹持件端部之间,所述转动轮外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提拉绳经过的转动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轮对提升绳拉动夹持件的方向进行引导,使得提升绳拉动夹持件夹紧作动筒时更加省力,提升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的使用便利性,同时使得夹持件夹紧力更大,夹持的稳定性更高,还使得夹持件转动的范围更大,夹持的稳定性更高。
13、可选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提拉件滑动的滑动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贯穿方向与滑动孔贯穿方向相垂直且相连通的通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拉动提拉件时,可以通过通孔握住外壳和提拉件,然后施加握力,使得提拉件在滑动孔内滑动,使得拉动提拉件时操作更加简便。
15、可选的,所述壳体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推进轴同时穿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且所述推进轴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螺纹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部能够起到支撑推进轴和为推进轴进行导向的作用,推进轴螺纹连接于第二固定部,使得在转动推进轴时,推进轴可以进行移动,通过转动使得推进轴移动可以更加省力,使得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使用更加方便。
17、可选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旋转连接于夹持件位于所述壳体外一端的延伸段,所述推进轴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移动时能够穿过两个延伸段之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段可以对作动筒筒体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推进轴推动作动筒内的杆件,使得作动筒拆卸更加便捷;延伸段与夹持件转动连接使得延伸段与作动筒贴合更好,同时可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作动筒。
19、可选的,所述延伸段靠近另一延伸段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滑垫,所述第一防滑垫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夹持件靠近所述延伸段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防滑垫,且第二防滑垫位于夹持件靠近另一夹持件的表面,所述第二防滑垫上开设有第二凹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防滑垫可以增大夹持件与作动筒螺纹连接的待拆卸部件之间的摩擦力,第二防滑垫可以增强延伸段与作动筒筒体的摩擦力,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可以分别使得第一防滑垫、第二防滑垫与作动筒接触面积更大,使得通过夹持件或延伸段夹持作动筒时更加稳定。
21、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内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夹持件远离转动轮的一端。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提拉件朝远离夹持件的方向移动时,拉簧拉伸,当释放提拉件时,通过拉簧的复位力使得两个夹持件能反向转动,便于分离作动筒和拆卸工具,同时也使得将作动筒放入夹持件之间更加方便。
23、可选的,所述推进轴远离延伸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推进轴远离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起。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可以便于转动推进轴,使得推进轴移动,凸起可以减小推进轴与作动筒杆件的摩擦力,便于推进轴推动作动筒杆件。
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6、1.夹持结构便于拧开作动筒螺纹连接结构,极大的方便了作动筒的拆卸;
27、2.推进结构与夹持结构配合可以便于将杆件从作动筒内取出,便于作动筒的拆卸;
28、3.转动轮可以对提升绳拉动夹持件的方向进行引导,使得拉紧提拉件时更加省力;
29、4.延伸段与夹持件转动连接,使得作动筒拆卸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作动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21)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提拉绳(31),所述驱动结构(3)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提拉件(32),所述提拉绳(31)远离夹持件(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提拉件(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轮(33),所述转动轮(33)位于壳体(1)靠近夹持件(21)的一端,且位于两个夹持件(21)端部之间,所述转动轮(33)外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提拉绳(31)经过的转动槽(3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供提拉件滑动的滑动孔(12),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贯穿方向与滑动孔(12)贯穿方向相垂直且相连通的通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部(13)和第二固定部(14),所述推进轴(41)同时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2)包括旋转连接于夹持件(21)位于所述壳体(1)外一端的延伸段(22),所述推进轴(41)于第一固定部(13)和第二固定部(14)上移动时能够经过两个延伸段(22)之间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22)靠近另一延伸段(22)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滑垫(5),所述第一防滑垫(5)上开设有第一凹槽(51),所述夹持件(21)靠近所述延伸段(2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防滑垫(6),且第二防滑垫(6)位于夹持件(21)靠近另一夹持件(21)的表面,所述第二防滑垫(6)上开设有第二凹槽(61)。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拉簧(23),所述拉簧(23)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1)内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夹持件(21)远离转动轮(33)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轴(41)远离延伸段(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2),所述推进轴(41)远离把手(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起(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21)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提拉绳(31),所述驱动结构(3)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提拉件(32),所述提拉绳(31)远离夹持件(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提拉件(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轮(33),所述转动轮(33)位于壳体(1)靠近夹持件(21)的一端,且位于两个夹持件(21)端部之间,所述转动轮(33)外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提拉绳(31)经过的转动槽(3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供提拉件滑动的滑动孔(12),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贯穿方向与滑动孔(12)贯穿方向相垂直且相连通的通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作动筒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部(13)和第二固定部(14),所述推进轴(41)同时穿过第一固定部(13)和第二固定部(14),且所述推进轴(4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立聪,刘一宏,赵力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山太公务机维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