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及混凝土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4775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36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设于相邻两根混凝土桩体的拼接面之间,包括设于拼接面上的凸筋和插槽,凸筋和插槽能相互插配;其特征在于:一个拼接面上只有一根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所述凸筋,另一根拼接面上只有一条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所述插槽,凸筋的外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外弧面,插槽的内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内弧面,插槽的内弧面为劣弧,凸筋的外弧面与插槽的内弧面能相互贴合,凸筋的高度大于插槽的深度。两桩之间形成类似的球头连接,凸筋的高度大于插槽的深度,两桩相对互成一个角度,桩体之间也不会相互干涉,仍能通过凸筋和插槽拼接在一起,降低施工精度。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混凝土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各类建筑结构体系的桩基基础工程的,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及混凝土桩


技术介绍

1、大型的地下建筑、边坡、隧道、港口码头岸墙及河道护岸的整治等,这些建筑物在施工时均需对自身或四周建筑物的基础实施临时性或永久性的围护。

2、有一种拼接墙是采用彼此通过筋槽插配结构依次相连的矩形桩、h型支护桩或u型板桩(也称为几字型板桩)构成的岸堤防护墙,桩体具有相背的两个用以拼接的拼接面,以矩形桩为例,其拼接面为相对的两个侧面,以u型板桩为例,其拼接面为相对两个翼缘的侧面,以h型支护桩为例,其拼接面为前后间隔相对的两对翼缘的侧面。如一专利号为zl201320461012.5(公告号为cn203559411u)的中国技术专利《h型支护桩连接结构》披露了一种用于维护墙使用的h型桩。如专利号为zl201220102189.1(公告号为cn202543900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带防水接头的混凝土板桩》披露了一种带通过筋槽插配结构的u型板桩,其主要的改进点是在筋槽插配结构的空隙内填充橡胶或塑料类嵌缝密封材料。

3、其中,筋槽插配结构中的凸筋横截面呈外小内大的梯形,筋槽插配结构中的插槽横截面呈外大内小的梯形,通过筋槽插配结构的混凝土桩拼接形成的连续墙,其对打桩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需要保证打桩后筋槽结构要彼此对应并相互插入,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两者很难对应并相互插配。重要的是,当遇到拼接墙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拐弯,这就会使得相邻两混凝土桩的筋槽插配结构不可能插配在一起,这也就导致相邻两桩之间的衔接存在问题,影响墙体的稳定性

4、综上所述,现有用以构建拼接墙的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利于将相邻两桩拼接在一起形成连续墙的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即使相邻两混凝土桩互成一个角度时也能通过拼接结构拼接在一起,降低施工要求,利于连续墙的施工。

2、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设于相邻两根混凝土桩体的拼接面之间,包括设于其中一根混凝土桩体的拼接面上的凸筋、及设于另一根混凝土桩体的拼接面上的插槽,所述凸筋和插槽能相互插配;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拼接面上只有一根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所述凸筋,另一根拼接面上只有一条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所述插槽,凸筋的外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外弧面,插槽的内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内弧面,所述插槽的内弧面为劣弧,凸筋的外弧面与插槽的内弧面能相互贴合,凸筋的高度大于所述插槽的深度。

3、进一步改进,上述凸筋的外弧面上形成有内凹的第一凹部,所述插槽的内弧面上形成有内凹的第二凹部,在所述凸筋插配在所述插槽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拼接形成环状的用以填充填充物的空腔。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的设置能在拼接位置处形成环状的空腔,这样采用该拼接结构形成的拼接墙,可在空腔内灌注混凝土,形成防渗止水防护墙,适合作为基坑围护、管廊施工、或对防水要求高的护岸。

4、作为混凝土桩体的一种选择,上述混凝土桩体为矩形柱或多边形桩,所述混凝土桩体中相背的两个侧面为拼接面,每个所述拼接面设有凸筋和插槽中的二者之一。其中一个拼接面设有所述凸筋,另外一个拼接面设有所述插槽;或者,两个所述拼接面均设有所述凸筋;或者,两个所述拼接面均设有插槽。第一种方案在桩体上同时兼具凸筋和插槽,其为凸筋和插槽的最佳设置方式,该方案只需一种结构形式混凝土桩结构就可实现采用该桩的连续防渗止水墙的施工,施工更加方

5、作为混凝土桩体的第二种选择,上述混凝土桩体为u形板桩,所述混凝土桩体由顶部、位于顶部左右两侧并向下倾斜延伸的腰部、及位于两个腰部下部并向外水平延伸的底部组成,每个所述底部外侧面构成所述拼接面,每个所述拼接面所述凸筋和所述插槽中的二者之一。

6、作为混凝土桩体的第三种选择,上述混凝土桩体为h形桩,所述混凝土桩体包括前后设置的两个翼缘,及连接两个翼缘中部的腹板,两个翼缘和腹板在混凝土桩体的左右两侧形成沿混凝土桩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向凹槽部,位于同一侧(左侧或右侧)的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翼缘作为一个整体、并整体构成所述拼接面,每个拼接面设有凸筋和插槽中的二者之一,侧向凹槽部将所述凸筋或所述插槽切断分成前后间隔的两个部分。h形桩本身具有侧向凹槽部,当相邻两桩通过凸筋和插槽结合后,相邻两侧向凹槽部形成环状的用以填充填充物的空腔,适合对止水墙的施工。当然也可以不填充。

7、为使混凝土桩体可采用离心方式成型,上述混凝土桩体的中部设有通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的优点在于:一个拼接面上只有一根凸筋,另一个拼接面上只有一条插槽,且凸筋的外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外弧面,插槽的内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内弧面,当两桩拼接后,凸筋的外弧面与插槽的内弧面能相互贴合,使得两桩之间形成类似的球头连接,凸筋的高度大于插槽的深度,两桩相对互成一个角度,桩体之间也不会相互干涉,故,就算两桩没有在同一平面(互成一个角度),也能使两桩之间通过凸筋和插槽拼接在一起,降低施工精度,内弧面为劣弧,利于相邻两桩互成角度,也方便成型,尤其适合河岸线曲折的场景,能使护岸可以较大角度的拐弯。

9、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采用前述拼接结构的混凝土桩,即使相邻两混凝土桩互成一个角度时也能通过拼接结构拼接在一起,降低施工要求,利于连续墙的施工。

10、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桩,包括横截面呈矩形或多边形状混凝土桩体,所述混凝土桩体中相背的两个侧面为拼接面,两个所述拼接面中,其中一个拼接面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筋,另外一个拼接面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只有一根,所述插槽只有一条,凸筋的外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外弧面,插槽的内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内弧面,凸筋的外弧面与插槽的内弧面相互匹配,所述凸筋的高度大于所述插槽的深度。

11、作为优选,上述凸筋的第一最大宽度大于等于拼接面的宽度的一半;所述插槽的第二最大宽度大于等于拼接面的宽度的三分之一、且小于凸筋的第一最大宽度。前述凸筋和插槽的尺寸要求,使得弧形的凸筋及弧形的插槽的尺寸尽可能大,增加相邻两桩拼接处的强度,同时也更利于相邻两桩互成角度,进一步降低施工精度要求。

12、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桩,包括混凝土桩体,混凝土桩体由顶部、位于顶部左右两侧并向下倾斜延伸的腰部、及位于两个腰部下部并向外水平延伸的底部组成,顶部和腰部围成正向内凹的正向凹槽部,每个所述底部的外侧面构成拼接面,两个拼接面中,其中一个拼接面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筋,另外一个拼接面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只有一根,所述插槽只有一条,凸筋的外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外弧面,插槽的内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内弧面,凸筋的外弧面与插槽的内弧面相互匹配,凸筋的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设于相邻两根混凝土桩体(1)的拼接面(S)之间,包括设于其中一根混凝土桩体(1)的拼接面(S)上的凸筋(2)、及设于另一根混凝土桩体(1)的拼接面上的插槽(3),所述凸筋(2)和插槽(3)能相互插配;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拼接面(S)上只有一根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所述凸筋(2),另一根拼接面(S)上只有一条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所述插槽(3),所述凸筋(2)的外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外弧面(2a),所述插槽(3)的内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内弧面(3a),所述插槽(3)的内弧面(3a)为劣弧,所述凸筋(2)的外弧面(2a)与插槽(3)的内弧面(3a)能相互贴合,所述凸筋(2)的高度(H1)大于所述插槽的深度(H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2)的外弧面(2a)上形成有内凹的第一凹部(2b),所述插槽(3)的内弧面(3a)上形成有内凹的第二凹部(3b),在所述凸筋(2)插配在所述插槽(3)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凹部(2b)和第二凹部(3b)拼接形成环状的用以填充填充物的空腔(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体(1)为矩形柱或多边形桩,所述混凝土桩体(1)中相背的两个侧面为拼接面,每个所述拼接面(S)设有所述凸筋(2)和所述插槽(3)中的二者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体(1)为U形板桩,所述混凝土桩体(1)由顶部(11)、位于顶部(11)左右两侧并向下倾斜延伸的腰部(12)、及位于两个腰部(12)下部并向外水平延伸的底部(13)组成,每个所述底部(13)外侧面构成所述拼接面(S),每个所述拼接面(S)设有所述凸筋(2)和所述插槽(3)中的二者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体(1)为H形桩,所述混凝土桩体(1)包括前后设置的两个翼缘(1a),及连接两个翼缘(1a)中部的腹板(1b),两个翼缘(1a)和腹板(1b)在混凝土桩体(1)的左右两侧形成沿混凝土桩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向凹槽部(1c),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翼缘(1a)作为一个整体、并整体构成所述拼接面(S),每个所述拼接面(S)设有所述凸筋(2)和所述插槽(3)中的二者之一,所述侧向凹槽部(1c)将所述凸筋(2)或所述插槽(3)切断分成前后间隔的两个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体(1)的中部设有离心通孔(K)。

7.一种混凝土桩,包括横截面呈矩形或多边形状混凝土桩体(1),所述混凝土桩体(1)中相背的两个侧面为拼接面(S),两个所述拼接面(S)中,其中一个拼接面(S)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筋(2),另外一个拼接面(S)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插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2)只有一根,所述插槽(3)只有一条,所述凸筋(2)的外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外弧面(2a),所述插槽(3)的内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内弧面(3a),所述凸筋(2)的外弧面(2a)与插槽(3)的内弧面(3a)相互匹配,所述凸筋(2)的高度(H1)大于所述插槽(3)的深度(H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2)的外弧面(2a)上形成有内凹的第一凹部(2b),所述插槽(3)的内弧面(3a)上形成有内凹的第二凹部(3b)。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2)的第一最大宽度(d1)大于等于拼接面(S)的宽度(D)的一半;所述插槽(3)的第二最大宽度(d2)大于等于拼接面(S)的宽度的三分之一、且小于凸筋(2)的第一最大宽度(d1)。

10.一种混凝土桩,包括混凝土桩体(1),所述混凝土桩体(1)由顶部(11)、位于顶部(11)左右两侧并向下倾斜延伸的腰部(12)、及位于两个腰部(12)下部并向外水平延伸的底部(13)组成,所述顶部(11)和腰部(12)围成正向内凹的正向凹槽部(14),每个所述底部(13)的外侧面构成拼接面(S),两个所述拼接面(S)中,其中一个拼接面(S)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筋(2),另外一个拼接面(S)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插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2)只有一根,所述插槽(3)只有一条,所述凸筋(2)的外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外弧面(2a),所述插槽(3)的内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内弧面(3a),所述凸筋(2)的外弧面(2a)与插槽(3)的内弧面(3a)相互匹配,所述凸筋(2)的高度(H1)大于所述插槽(3)的深度(H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设于相邻两根混凝土桩体(1)的拼接面(s)之间,包括设于其中一根混凝土桩体(1)的拼接面(s)上的凸筋(2)、及设于另一根混凝土桩体(1)的拼接面上的插槽(3),所述凸筋(2)和插槽(3)能相互插配;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拼接面(s)上只有一根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所述凸筋(2),另一根拼接面(s)上只有一条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所述插槽(3),所述凸筋(2)的外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外弧面(2a),所述插槽(3)的内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内弧面(3a),所述插槽(3)的内弧面(3a)为劣弧,所述凸筋(2)的外弧面(2a)与插槽(3)的内弧面(3a)能相互贴合,所述凸筋(2)的高度(h1)大于所述插槽的深度(h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2)的外弧面(2a)上形成有内凹的第一凹部(2b),所述插槽(3)的内弧面(3a)上形成有内凹的第二凹部(3b),在所述凸筋(2)插配在所述插槽(3)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凹部(2b)和第二凹部(3b)拼接形成环状的用以填充填充物的空腔(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体(1)为矩形柱或多边形桩,所述混凝土桩体(1)中相背的两个侧面为拼接面,每个所述拼接面(s)设有所述凸筋(2)和所述插槽(3)中的二者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体(1)为u形板桩,所述混凝土桩体(1)由顶部(11)、位于顶部(11)左右两侧并向下倾斜延伸的腰部(12)、及位于两个腰部(12)下部并向外水平延伸的底部(13)组成,每个所述底部(13)外侧面构成所述拼接面(s),每个所述拼接面(s)设有所述凸筋(2)和所述插槽(3)中的二者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体(1)为h形桩,所述混凝土桩体(1)包括前后设置的两个翼缘(1a),及连接两个翼缘(1a)中部的腹板(1b),两个翼缘(1a)和腹板(1b)在混凝土桩体(1)的左右两侧形成沿混凝土桩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向凹槽部(1c),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翼缘(1a)作为一个整体、并整体构成所述拼接面(s),每个所述拼接面(s)设有所述凸筋(2)和所述插槽(3)中的二者之一,所述侧向凹槽部(1c)将所述凸筋(2)或所述插槽(3)切断分成前后间隔的两个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体(1)的中部设有离心通孔(k)。

7.一种混凝土桩,包括横截面呈矩形或多边形状混凝土桩体(1),所述混凝土桩体(1)中相背的两个侧面为拼接面(s),两个所述拼接面(s)中,其中一个拼接面(s)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筋(2),另外一个拼接面(s)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插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2)只有一根,所述插槽(3)只有一条,所述凸筋(2)的外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外弧面(2a),所述插槽(3)的内表面为呈圆弧状的内弧面(3a),所述凸筋(2)的外弧面(2a)与插槽(3)的内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东生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诚德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