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导线压接施工,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
技术介绍
1、导线接续是输电线路张力架线的重要工序,其需要将导线穿管,然后对所穿接续管进行压接。目前的导线穿管和压接需要人工手动分别进行,即人工牵拉导线穿管后,再采用压接钳对所穿接续管进行压接,压接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搬抬压接钳至接续管的待压接位置。由于穿管和压接需要分别人工手动进行,所以效率较低,为了提高效率,亟需设计一种既能够实现导线穿管,还可以进行接续管压接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既能够进行导线穿管,又可以进行接续管压接,提高了工作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包括:
4、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上固定设有立板,所述立板顶部安装有接续管扣件,所述接续管扣件能够固定扣合接续管;
5、穿管丝杠组件,位于所述主体框架一端至所述立板之间,所述穿管丝杠组件上传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顶部设有导线扣件,所述导线扣件能够固定扣合导线,且所述导线扣件与所述接续管扣件同轴布置;
6、压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穿管丝杠组件一侧,包括压接钳移动底座,所述压接钳移动底座上设有压接钳,压接钳上设有压模,所述压模能够对接续管进行压接;所述主体框架上设有导轨,所述压接钳移动底座的底部滑动设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内侧设有压接丝
7、换挡离合,其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一端,其连接有驱动电机,且能够切换所述驱动电机与穿管丝杠组件或压接丝杠组件传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换挡离合包括拉拔式的离合手柄,所述离合手柄上固定设有驱动齿轮,所述离合手柄末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所述离合手柄能够沿着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轴向移动;所述穿管丝杠组件的丝杠上设有穿管传动齿轮,所述压接丝杠组件的丝杠上设有压接从动齿轮,所述穿管传动齿轮和压接从动齿轮的轴向和径向均具有间隙,所述离合手柄拉动所述驱动齿轮轴向移动,能够使驱动齿轮分别与压接从动齿轮或穿管传动齿轮啮合。
9、优选的,所述穿管传动齿轮位于所述离合手柄一侧,所述压接从动齿轮位于所述离合手柄的上方;所述离合手柄末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有沿轴向布置的限位槽,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侧壁上设有沿轴向布置的限位凸起,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且所述限位凸起滑动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10、优选的,所述压接丝杠组件上部设有两个脱模移动架,所述脱模移动架端部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能够驱动所述脱模移动架上下移动,两个所述脱模移动架位于所述主体框架两端,且两个所述脱模移动架之间连接有脱模横杆,所述脱模横杆上滑动设有导线安装板,所述导线安装板顶部设有脱模导线扣件。
11、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竖直布置的脱模油缸,所述脱模油缸的伸缩杆与所述脱模移动架端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压模包括上下对称布置的上压模和下压模,所述上压模固定于所述压接钳上部,所述压接钳能够驱动所述下压模上下移动。
13、优选的,所述压接钳包括开设有u型槽的钳座,所述钳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压接钳移动底座上,所述压模位于所述钳座的u型槽内;所述钳座底部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油口外接泵站;所述液压缸的活塞通过固定销轴与所述下压模连接,所述上压模固定于所述钳座上部的模具固定块上,所述模具固定块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把手。
14、优选的,所述穿管丝杠组件的丝杠一端固定设有穿管手动转轮,所述压接丝杠组件的丝杠一端固定设有压接手动转轮,所述压接手动转轮和穿管手动转轮分别位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两端。
15、优选的,所述接续管扣件包括截面为半圆环状的接续管上扣件和接续管下扣件,所述接续管下扣件固定设于所述立板顶部,所述接续管上扣件一端与所述接续管下扣件铰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接续管下扣件锁定连接,所述接续管扣件内侧设有接续管尼龙衬垫。
16、优选的,所述导线扣件包括截面为半圆环状的导线上扣件和导线下扣件,所述导线上扣件一端与所述导线下扣件铰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导线下扣件锁定连接,所述导线扣件内侧设有导线尼龙衬垫;所述脱模导线扣件与所述导线扣件结构相同。
17、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8、本专利技术导线压接的压接丝杠组件和导线穿管用的穿管丝杠组件采用同一个驱动电机,通过换挡离合切换驱动电机分别与压接丝杠组件或穿管丝杠组件传动连接,以此实现了一台设备,既可以穿管作业,又可以压接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离合包括拉拔式的离合手柄,所述离合手柄上固定设有驱动齿轮,所述离合手柄末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所述离合手柄能够沿着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轴向移动;所述穿管丝杠组件的丝杠上设有穿管传动齿轮,所述压接丝杠组件的丝杠上设有压接从动齿轮,所述穿管传动齿轮和压接从动齿轮的轴向和径向均具有间隙,所述离合手柄拉动所述驱动齿轮轴向移动,能够使驱动齿轮分别与压接从动齿轮或穿管传动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管传动齿轮位于所述离合手柄一侧,所述压接从动齿轮位于所述离合手柄的上方;所述离合手柄末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有沿轴向布置的限位槽,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侧壁上设有沿轴向布置的限位凸起,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且所述限位凸起滑动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丝杠组件上部设有两个脱模移动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竖直布置的脱模油缸,所述脱模油缸的伸缩杆与所述脱模移动架端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包括上下对称布置的上压模和下压模,所述上压模固定于所述压接钳上部,所述压接钳能够驱动所述下压模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钳包括开设有U型槽的钳座,所述钳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压接钳移动底座上,所述压模位于所述钳座的U型槽内;所述钳座底部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油口外接泵站;所述液压缸的活塞通过固定销轴与所述下压模连接,所述上压模固定于所述钳座上部的模具固定块上,所述模具固定块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管丝杠组件的丝杠一端固定设有穿管手动转轮,所述压接丝杠组件的丝杠一端固定设有压接手动转轮,所述压接手动转轮和穿管手动转轮分别位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续管扣件包括截面为半圆环状的接续管上扣件和接续管下扣件,所述接续管下扣件固定设于所述立板顶部,所述接续管上扣件一端与所述接续管下扣件铰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接续管下扣件锁定连接,所述接续管扣件内侧设有接续管尼龙衬垫。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扣件包括截面为半圆环状的导线上扣件和导线下扣件,所述导线上扣件一端与所述导线下扣件铰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导线下扣件锁定连接,所述导线扣件内侧设有导线尼龙衬垫;所述脱模导线扣件与所述导线扣件结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离合包括拉拔式的离合手柄,所述离合手柄上固定设有驱动齿轮,所述离合手柄末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所述离合手柄能够沿着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轴向移动;所述穿管丝杠组件的丝杠上设有穿管传动齿轮,所述压接丝杠组件的丝杠上设有压接从动齿轮,所述穿管传动齿轮和压接从动齿轮的轴向和径向均具有间隙,所述离合手柄拉动所述驱动齿轮轴向移动,能够使驱动齿轮分别与压接从动齿轮或穿管传动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管传动齿轮位于所述离合手柄一侧,所述压接从动齿轮位于所述离合手柄的上方;所述离合手柄末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有沿轴向布置的限位槽,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侧壁上设有沿轴向布置的限位凸起,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且所述限位凸起滑动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丝杠组件上部设有两个脱模移动架,所述脱模移动架端部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能够驱动所述脱模移动架上下移动,两个所述脱模移动架位于所述主体框架两端,且两个所述脱模移动架之间连接有脱模横杆,所述脱模横杆上滑动设有导线安装板,所述导线安装板顶部设有脱模导线扣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接续管穿管自动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竖直布置的脱模油缸,所述脱模油缸的伸缩杆与所述脱模移动架端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敬东,肖峰,孙敬国,吴昊亭,苗峰显,李彪,俞磊,邹生强,何宣虎,刘建楠,潘宏承,王小松,王力争,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建设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