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螺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4745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3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冲击螺杆,属于钻井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钻杆本体和抗冲击组件,钻杆本体外壁形成有螺旋状叶片,钻杆本体用于钻进成孔,钻杆本体具有前端和后端,前端用于钻进,后端用于连接驱动设备动力输出端;抗冲击组件可拆卸连接于钻杆本体前端,用于接触介质并对介质进行破碎,抗冲击组件借助钻杆本体的旋转扭矩向介质内钻进成孔,抗冲击组件的外径大于等于钻杆本体的外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冲击螺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螺旋钻杆的抗冲击性能较差,在钻进时容易对钻杆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具有能提高钻杆的抗冲击能力,容易钻井且不损伤钻杆,提升钻进效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钻井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抗冲击螺杆


技术介绍

1、螺旋钻杆是一种钻井时常用的钻进工具,钻井时,通过驱动设备(如驱动马达)带动螺旋钻杆旋转,从而实施钻井工作。通常情况下,在施工钻进时使用的螺旋钻杆的抗冲击性能较差,当遇到较硬的岩层时,现有的螺旋钻杆的钻进能力弱,很容易对钻杆造成损伤,而且现有的钻杆向较硬岩层内钻进时,钻进速度较慢,钻进效率较低,会影响钻进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螺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螺旋钻杆的抗冲击性能较差,在钻进时容易对钻杆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抗冲击螺杆,包括:

3、钻杆本体,外壁形成有螺旋状叶片,所述钻杆本体用于钻进成孔,所述钻杆本体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用于钻进,所述后端用于连接驱动设备动力输出端;

4、抗冲击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钻杆本体前端,用于接触介质并对介质进行破碎,所述抗冲击组件借助所述钻杆本体的旋转扭矩向介质内钻进成孔,所述抗冲击组件的外径大于等于所述钻杆本体的外径。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抗冲击组件包括:

6、锥形筒,呈锥形,内部形成有中空腔,所述锥形筒具有外径较大的一端和外径较小的一端,外径较大的一端为敞口状、外径较小的一端为封闭状,外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钻杆本体前端可拆卸连接,外径较小的一端用于朝向介质进行钻进;

7、多个冲击棱,呈板状,均连接于所述锥形筒的外壁上,多个所述冲击棱沿所述锥形筒外圆周均布且围成圆环形,所述冲击棱用于对介质进行钻进。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钻杆本体前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锥形筒外径较大的一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互匹配连接,所述锥形筒与所述钻杆本体前端螺接。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冲击棱远离所述钻杆本体的端边上固定连接有铲头,所述铲头为长条形构件且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呈三角状,所述铲头长度方向沿所述冲击棱端边布设,所述铲头靠近所述冲击棱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冲击棱。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冲击棱在所述锥形筒的外径较小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冲击棱的相互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尖锥,所述尖锥设于所述锥形筒的轴向上。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锥形筒从其外径较大的一端至外径较小的一端依次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过渡部、锥形部和圆锥部,所述中空腔形成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过渡部内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钻杆本体前端,所述冲击棱沿所述锥形筒的轴向共同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外壁、所述过渡部外壁、所述锥形部外壁和所述圆锥部外壁。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钻杆本体包括:

13、第一杆体,为中空且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14、第二杆体,为中空且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杆体在所述第一杆体轴向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杆体端部与所述第二杆体端部之间的距离能调节。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呈圆柱形的螺柱,所述抗冲击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杆体上远离所述螺柱的一端,所述螺柱与所述第一杆体同轴设置且在所述第一杆体轴向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端部的呈圆柱形的凹槽,所述螺柱与所述凹槽相互插接且插接的深度能调节。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与所述螺柱相互螺接,通过旋拧所述第一杆体或所述第二杆体用于调节所述螺柱在所述凹槽内插接深度,以调节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距离,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能相互固定。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外壁设置有多个耐磨组件,所述耐磨组件用于随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旋转而接触摩擦钻孔内壁,多个所述耐磨组件沿所述第一杆体或所述第二杆体轴向呈螺旋状布设。

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冲击螺杆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抗冲击螺杆包括钻杆本体和抗冲击组件,钻杆本体外壁形成有螺旋状叶片,钻杆本体用于钻进成孔,钻杆本体具有前端和后端,前端用于钻进,后端用于连接驱动设备动力输出端;抗冲击组件可拆卸连接于钻杆本体前端,用于接触介质并对介质进行破碎,抗冲击组件借助钻杆本体的旋转扭矩向介质内钻进成孔,抗冲击组件的外径大于等于钻杆本体的外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螺旋钻杆的抗冲击性能较差,在钻进时容易对钻杆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具有能提高钻杆的抗冲击能力,容易钻井且不损伤钻杆,提升钻进效率的技术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击螺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本体前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锥形筒外径较大的一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互匹配连接,所述锥形筒与所述钻杆本体前端螺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棱远离所述钻杆本体的端边上固定连接有铲头,所述铲头为长条形构件且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呈三角状,所述铲头长度方向沿所述冲击棱端边布设,所述铲头靠近所述冲击棱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冲击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螺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冲击棱在所述锥形筒的外径较小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冲击棱的相互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尖锥,所述尖锥设于所述锥形筒的轴向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筒从其外径较大的一端至外径较小的一端依次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过渡部、锥形部和圆锥部,所述中空腔形成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过渡部内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钻杆本体前端,所述冲击棱沿所述锥形筒的轴向共同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外壁、所述过渡部外壁、所述锥形部外壁和所述圆锥部外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外壁设置有多个耐磨组件,所述耐磨组件用于随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旋转而接触摩擦钻孔内壁,多个所述耐磨组件沿所述第一杆体或所述第二杆体轴向呈螺旋状布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螺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本体前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锥形筒外径较大的一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互匹配连接,所述锥形筒与所述钻杆本体前端螺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棱远离所述钻杆本体的端边上固定连接有铲头,所述铲头为长条形构件且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呈三角状,所述铲头长度方向沿所述冲击棱端边布设,所述铲头靠近所述冲击棱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冲击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螺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冲击棱在所述锥形筒的外径较小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冲击棱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奎孙忠江王义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