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一体式铸造电机壳体结构及加工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一体式铸造电机壳体结构及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4642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式铸造电机壳体结构及加工工艺,解决了传统分体式电机壳体加工装配累计公差大、精度难保证,同轴度差的问题。一体式铸造电机壳体包括一体式铸造壳体(1)、后端盖(2)。在一体式铸造壳体(1)及后端盖(2)上分别设计两个定位结构孔:壳体定位孔一(3)和壳体定位孔二(5),对应后端盖(2)上匹配设计两个定位结构孔:后端盖定位孔一(4)和后端盖定位孔二(6),以壳体定位孔一(3)和壳体定位孔二(5)、后端盖定位孔一(4)和后端盖定位孔二(6)为定位基准,进行一体式铸造壳体(1)与后端盖(2)一次性配组加工,降低加工过程中导致的公差。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保证了加工精度和一致性;有效的提升了电机同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铸造电机壳体结构及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1、纯电动汽车以其方便快捷、节能环保、卓越的加速性能等优势,近几年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和青睐,市场占有率,产销比逐年提升。驱动电机作为纯电动整车核心部件,性能状态直接体现在整车的运行性能,也是整车企业及其产品技术研发能力的体现。现阶段行业内驱动电机产品壳体结构为外壳及前后端盖三部分螺栓紧固装配组成。

2、传统分体式电机壳体方案优点是制造加工工艺相对简单、通用性强、开发成本低,缺点是分体加工装配累计公差大、装配精度难保证,同轴度差,影响电机的输出性能、驾驶感受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传统分体式电机壳体,加工装配累计公差大、精度难保证,同轴度差的问题缺陷,设计开发一款一体式铸造壳体,通过减少装配组合、一次性加工工艺、优化强化定位结构,有效改善加工装配累计公差大、精度难保证的问题,提升核心部件技术质量水平与产品竞争力。

2、本专利技术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一体式铸造电机壳体结构,包括一体式铸造壳体1、后端盖2、壳体定位孔一3、壳体定位孔二5、后端盖定位孔一4和后端盖定位孔二6,壳体定位孔一3、壳体定位孔二5设在一体式铸造壳体1上,后端盖定位孔一4、后端盖定位孔二6设在后端盖2上,壳体定位孔一3和后端盖定位孔一4、壳体定位孔二5和后端盖定位孔二6分别配合作为加工定位基准。

4、一种一体式铸造电机壳体加工工艺,所述的一体式铸造电机壳体包括一体式铸造壳体1、后端盖2、壳体定位孔一3、壳体定位孔二5、后端盖定位孔一4和后端盖定位孔二6,在一体式铸造壳体1及后端盖2上分别设计两个定位结构孔:壳体定位孔一3和壳体定位孔二5,对应后端盖2上匹配设计两个定位结构孔:后端盖定位孔一4和后端盖定位孔二6,以壳体定位孔一3和壳体定位孔二5、后端盖定位孔一4和后端盖定位孔二6为定位基准,进行一体式铸造壳体1与后端盖2一次性配组加工,降低加工过程中导致的公差。

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6、(1)一体式铸造壳体设计减少一个装配结构,一次性加工大大保证加工精度和一致性;

7、(2)加工组装定位结构及一次性配组加工提升了装配和加工精度,有效的提升电机同轴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铸造电机壳体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一体式铸造壳体(1)、后端盖(2)、壳体定位孔一(3)、壳体定位孔二(5)、后端盖定位孔一(4)和后端盖定位孔二(6),壳体定位孔一(3)、壳体定位孔二(5)设在一体式铸造壳体(1)上,后端盖定位孔一(4)、后端盖定位孔二(6)设在后端盖(2)上,壳体定位孔一(3)和后端盖定位孔一(4)、壳体定位孔二(5)和后端盖定位孔二(6)分别配合作为加工定位基准。

2.一种一体式铸造电机壳体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一体式铸造电机壳体包括一体式铸造壳体(1)、后端盖(2)、壳体定位孔一(3)、壳体定位孔二(5)、后端盖定位孔一(4)和后端盖定位孔二(6),在一体式铸造壳体(1)及后端盖(2)上分别设计两个定位结构孔:壳体定位孔一(3)和壳体定位孔二(5),对应后端盖(2)上匹配设计两个定位结构孔:后端盖定位孔一(4)和后端盖定位孔二(6),以壳体定位孔一(3)和壳体定位孔二(5)、后端盖定位孔一(4)和后端盖定位孔二(6)为定位基准,进行一体式铸造壳体(1)与后端盖(2)一次性配组加工,降低加工过程中导致的公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铸造电机壳体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一体式铸造壳体(1)、后端盖(2)、壳体定位孔一(3)、壳体定位孔二(5)、后端盖定位孔一(4)和后端盖定位孔二(6),壳体定位孔一(3)、壳体定位孔二(5)设在一体式铸造壳体(1)上,后端盖定位孔一(4)、后端盖定位孔二(6)设在后端盖(2)上,壳体定位孔一(3)和后端盖定位孔一(4)、壳体定位孔二(5)和后端盖定位孔二(6)分别配合作为加工定位基准。

2.一种一体式铸造电机壳体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一体式铸造电机壳体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石静齐利剑李婷李晓洪侯越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