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具体的,涉及一种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与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双线隧道仰拱施工过程时待模板拆除后,由于混凝土强度较低,后续机械设备在仰拱填充面通行时,容易对中心水沟棱角部位造成损坏且不易修复。部分段落可能会在中心水沟上部铺设钢板便于通行及保护棱角,但钢板频繁拖动也会导致中心水沟棱角受损。为满足目前隧道施工的高标准、严要求,需要对中心水沟棱角进行保护,避免破损影响中心水沟的二次施工。目前隧道施工的常规做法则是简单地在中心水沟两侧的仰拱填充面上设置警示柱,只能简单地起个警示作用,无法对中心水沟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更不能满足现在隧道施工越来越高的标准化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中的至少一项。例如,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中心水沟棱角保护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所述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包括保护机构与横撑,其中,保护机构包括两条l型钢板,l型钢板按照中心水沟长度方向设置,两条l型钢板相互平行;横撑设置在两条l型钢板之间,沿l型钢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l型钢板可包括横向钢板与竖向钢板,横向钢板的一侧与竖向钢板相互垂直。
4、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横撑之间的间隔可为1~3m。
5、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
6、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横向钢板的上部沿中心水沟长度方向可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竖向钢管。
7、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竖向钢管之间的间隔可为1~3m。
8、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竖向钢管能够直接作为警示柱或在其上套设成品警示柱。
9、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保护机构的两条l型钢板之间的宽度可与中心水沟宽度相等。
10、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的设置底部可高于中心水沟的沟底。
11、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心水沟棱角保护系统,所述中心水沟棱角保护系统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如上述所述的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
13、(1)本技术提供的保护装置能够有效的对中心水沟起到保护作用。施工过程中稳定性高不易掉落,能够满足隧道施工的高标准施工要求;
14、(2)本技术提供的保护装置设置有警示柱,在防护的同时也可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施工安全得到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包括保护机构与横撑,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之间的间隔为1~3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与L型钢板之间焊接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的两条L型钢板之间的宽度与中心水沟宽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底部高于中心水沟的沟底。
6.一种中心水沟棱角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水沟棱角保护系统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包括保护机构与横撑,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之间的间隔为1~3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水沟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与l型钢板之间焊接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水沟棱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刘俊杰,王启帆,何相辉,窦琪,刘波,加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