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及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4513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34
本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及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后模板,所述后模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前模板,所述前模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后模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冷却水箱,所述后模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冷却水箱相适配使用的冷却盘管,还包括:开模抽芯机构,所述开模抽芯机构固定安装于后模板内部的左右两端,所述开模抽芯机构用于开模时自动进行抽芯,与现有的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及模具相比较,本技术通过设计能够减少模具的体积,在开模操作的同时完成抽芯操作,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抽芯前对注塑产品进行快速冷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及模具


技术介绍

1、模具通常包括前模和后模,前模与后模合模后进行注塑,注塑完成并成型后,将前模和后模开模,通过抽芯操作取出注塑产品。

2、现有的模具抽芯操作常采用后模抽芯,后模抽芯需要使用油缸进行驱动, 而油缸的使用增加了油缸本身的采购、维护成本,还需要设计与油缸相配套的油路,造成模具的油路安装、检修繁琐,需要的人力资源较多,影响模具生产进度,而且油缸的使用必然增大模具体积,需要匹配大型号的注塑机台,造成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成本增加。

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及模具以解决上述缺陷,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及模具,该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及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决模具后模抽芯必须使用油缸驱动,导致模具体积较大、油缸油路复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后模板,所述后模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前模板,所述前模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后模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冷却水箱,所述后模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冷却水箱相适配使用的冷却盘管,还包括:

4、开模抽芯机构,所述开模抽芯机构固定安装于后模板内部的左右两端,所述开模抽芯机构用于开模时自动进行抽芯。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前模板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滑杆,四组所述滑杆均与后模板滑动连接,所述顶板通过多组安装螺栓与前模板固定连接。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顶板内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注塑管,所述注塑管的底端延伸至后模板的顶部,所述后模板的内部且位于注塑管的底部开设有导流槽。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冷却水箱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通过抽水管与冷却水箱相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送水管与冷却盘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盘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水箱相连接。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冷却水箱与后模板之间固定安装有隔热板,所述冷却水箱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加水盖,所述冷却水箱的左侧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散热翅片。

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开模抽芯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后模板前后两端的滑座,两组所述滑座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抽芯板,两组所述滑座相远离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转杆,两组所述转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前模板的正面通过驱动齿杆与传动齿轮相啮合。

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前模板的内部且位于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块,两组所述转杆相远离的一端均通过轴承座与后模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齿杆的顶端通过连接柱与前模板固定连接。

1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还包括:

12、下模具与上模具,所述下模具与上模具分别固定安装于后模板与前模板的内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技术中,通过后模板、前模板与开模抽芯机构的配合设计,在注塑产品成型冷却后,将前模板向上打开进行开模,而前模板开模时会带动驱动齿杆向上移动,在传动齿轮的啮合下带动转杆进行转动,使得转杆外侧开设有螺纹的一端向滑座的内侧内旋,从而拉动滑座向后模板的外侧进行移动,在拉动滑座时通过抽芯板进行抽芯操作将注塑产品取出,同时滑座移动时会将顶块上顶,从而便于前模板与后模板快速进行开模,不仅减少了模具的体积,而且在开模操作的同时完成抽芯操作,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15、2、本技术中,通过后模板、冷却水箱与冷却盘管的配合设计,在注塑成型后,启动水泵将冷却水箱中的冷却水通过抽水管抽出,在送水管的传输下进入到冷却盘管中,而冷却盘管中的冷却水最后会回流进冷却水箱中,从而在注塑产品取出时,快速对后模板进行快速冷却降温,进而对注塑产品进行冷却方便取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后模板(2),所述后模板(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前模板(3),所述前模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4),所述后模板(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冷却水箱(5),所述后模板(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冷却水箱(5)相适配使用的冷却盘管(6),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3)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滑杆(301),四组所述滑杆(301)均与后模板(2)滑动连接,所述顶板(4)通过多组安装螺栓与前模板(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内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注塑管(401),所述注塑管(401)的底端延伸至后模板(2)的顶部,所述后模板(2)的内部且位于注塑管(401)的底部开设有导流槽(4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水泵(501),所述水泵(501)的输入端通过抽水管(502)与冷却水箱(5)相连接,所述水泵(501)的输出端通过送水管(503)与冷却盘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盘管(6)的另一端与冷却水箱(5)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5)与后模板(2)之间固定安装有隔热板(504),所述冷却水箱(5)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加水盖(505),所述冷却水箱(5)的左侧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散热翅片(5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模抽芯机构(7)包括滑动连接于后模板(2)前后两端的滑座(701),两组所述滑座(70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抽芯板(702),两组所述滑座(701)相远离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转杆(703),两组所述转杆(703)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704),所述前模板(3)的正面通过驱动齿杆(705)与传动齿轮(704)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3)的内部且位于滑座(7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块(706),两组所述转杆(703)相远离的一端均通过轴承座(707)与后模板(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齿杆(705)的顶端通过连接柱(708)与前模板(3)固定连接。

8.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后模板(2),所述后模板(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前模板(3),所述前模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4),所述后模板(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冷却水箱(5),所述后模板(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冷却水箱(5)相适配使用的冷却盘管(6),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3)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滑杆(301),四组所述滑杆(301)均与后模板(2)滑动连接,所述顶板(4)通过多组安装螺栓与前模板(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内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注塑管(401),所述注塑管(401)的底端延伸至后模板(2)的顶部,所述后模板(2)的内部且位于注塑管(401)的底部开设有导流槽(4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模内滑块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水泵(501),所述水泵(501)的输入端通过抽水管(502)与冷却水箱(5)相连接,所述水泵(501)的输出端通过送水管(503)与冷却盘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盘管(6)的另一端与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韵瑞耿桂涛高象信王会宾毕振邦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正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