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基坑,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
2、已知中国公开授权技术cn219825288u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底板以及转动连接于底板顶部一端外壁的转动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另一端外壁设置有移动底座,移动底座的另一端外壁开有进水槽,进水槽的四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拦截网,底板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与移动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吸水管,且转动板的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与水泵之间固定连接有输送管,转动板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头相通的排水筒;本技术,当基坑的底部出现积水时,水泵启动时,会通过吸水管与移动底座相通,并且通过移动底座将水吸入到水泵中,进一步通过输送管输送至转动板外壁,从而实现了对基坑内部的积水的排放效果。
3、然而在实施相关技术中发现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支护过程繁琐且不便,需要人工转动紧固转盘,才能够稳定的对主杆中的伸缩杆进行锁定,同时紧固转盘与第二通孔难以快速有效对准,进而既降低了安装效率,又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基坑支护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支护过程繁琐且不便,需要人工转动紧固转盘,同时紧固转盘与第二通孔难以快速有效对准,进而既降低了安装效率,又费时费力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板
3、两个所述插接块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u形架,两个所述第一u形架的内侧均销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护板的一侧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u形架,且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u形架之间销连接;
4、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5、防磨组件,所述防磨组件设置在所述插接块的外侧。
6、优选的,所述防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接块外侧的第一u形板与第二u形板,且所述第一u形板与所述第二u形板之间上下对立相设置,所述第一u形板与所述第二u形板的中间设置有多个滚珠,所述滚珠的外侧壁与所述矩形板之间相接触,所述第一u形板与所述第二u形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滚珠槽,且所述滚珠位于所述滚珠槽的内侧。
7、优选的,所述第一u形板与所述第二u形板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插接板,所述插接块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接槽,且所述插接板与所述插接槽之间相插接。
8、优选的,所述插接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底板上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地插杆。
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接孔相连通的插接口。
10、优选的,所述矩形板的顶部卡接有第三u形板,所述第三u形板与所述矩形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三u形板与所述矩形板之间通过所述螺孔加以螺栓锁紧固定。
11、优选的,所述第三u形板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块,且所述定位块与所述t形槽之间相插接。
12、优选的,所述支护板上开设有多个圆孔,多个所述圆孔的内侧均插接有第二地插杆。
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4、通过设置的矩形板、t形槽、插接块、第一u形架、支撑柱、底板、第二u形架与插接组件,从而既使得支护板的支护过程,快捷且方便操作,省时省力,又大大的提高了安装支护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板(1),所述支护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矩形板(2),两个所述矩形板(2)上均开设有T形槽(3),两个所述T形槽(3)的内侧均插接有插接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组件(10)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接块(4)外侧的第一U形板(101)与第二U形板(102),且所述第一U形板(101)与所述第二U形板(102)之间上下对立相设置,所述第一U形板(101)与所述第二U形板(102)的中间设置有多个滚珠(103),所述滚珠(103)的外侧壁与所述矩形板(2)之间相接触,所述第一U形板(101)与所述第二U形板(102)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滚珠槽(104),且所述滚珠(103)位于所述滚珠槽(104)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板(101)与所述第二U形板(102)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插接板(12),所述插接块(4)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接槽(11),且所述插接板(12)与所述插接槽(11)之间相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接孔(91)相连通的插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2)的顶部卡接有第三U形板(13),所述第三U形板(13)与所述矩形板(2)的两侧均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三U形板(13)与所述矩形板(2)之间通过所述螺孔加以螺栓锁紧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U形板(13)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块(14),且所述定位块(14)与所述T形槽(3)之间相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1)上开设有多个圆孔,多个所述圆孔的内侧均插接有第二地插杆(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板(1),所述支护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矩形板(2),两个所述矩形板(2)上均开设有t形槽(3),两个所述t形槽(3)的内侧均插接有插接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组件(10)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接块(4)外侧的第一u形板(101)与第二u形板(102),且所述第一u形板(101)与所述第二u形板(102)之间上下对立相设置,所述第一u形板(101)与所述第二u形板(102)的中间设置有多个滚珠(103),所述滚珠(103)的外侧壁与所述矩形板(2)之间相接触,所述第一u形板(101)与所述第二u形板(102)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滚珠槽(104),且所述滚珠(103)位于所述滚珠槽(104)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板(101)与所述第二u形板(102)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插接板(12),所述插接块(4)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接槽(11),且所述插接板(12)与所述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维炜,周慧,
申请(专利权)人:合合工程机械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