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发热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4264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33
本技术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发热结构,发热结构包括:发热元件,具有发热部;透红外光的管体,套设于发热部外周;支撑件,至少部分安装于管体中,用于支撑发热元件,所述支撑件沿管体的轴向设置;均热件,设置于支撑件上;测温元件,至少部分安装于管体中,且具有测温部,测温部设置于管体中,至少部分与均热件接触。该发热结构通过在支撑件上设置均热件,并将测温元件的测温部设置于管体中且至少部分与均热件接触,均热件快速升温并均匀反应四周温度,使得测温响应速度增加,减少局部测温的误差,提高测温准确性和真实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雾化领域,尤其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发热结构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发热结构通常包括管体、设置于该管体中的发热元件以及测温元件,测温元件通常是热电偶,热电偶安装在管体中,且与管体内壁贴合,对于管体的管壁,由于热电偶只与局部管壁接触,即其只能反应局部一个点的温度,因此对整个温度场的真实温度反馈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发热结构,进一步提供一种改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发热结构,包括:

3、发热元件,具有发热部;

4、透红外光的管体,套设于所述发热部外周;

5、支撑件,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管体中,用于支撑所述发热元件,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管体的轴向设置;

6、均热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

7、测温元件,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管体中,且具有测温部,所述测温部设置于所述管体中,至少部分与所述均热件接触。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热件的导热率大于所述管体的管壁的导热率。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热件沿所述支撑件的周向延伸,在所述支撑件的周向包覆于所述支撑件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热件为封闭的环状结构或者非封闭的环状结构。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热件与所述管体的内壁接触。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热件与所述管体的至少部分内壁留设有间隙;

13、所述间隙的宽度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3mm。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热件具有朝向所述支撑件的第一表面;所述测温部与所述第一表面接触;

15、所述支撑件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测温部安装的安装槽。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在轴向上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发热部设置,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发热部设置;

17、所述均热件到所述第一端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均热件到所述第二端的距离。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热件具有朝向所述管体的内侧壁的第二表面;所述测温部与所述第二表面接触。

19、本技术还构造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本技术所述的发热结构、以及与所述发热结构连接的供电组件。

20、实施本技术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发热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发热结构通过在支撑件上设置均热件,并将测温元件的测温部设置于管体中且至少部分与均热件接触,进而可通过均热件快速升温和/或均匀反应四周温度,使得测温响应速度增加,减少局部测温的误差,提高测温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件(50)的导热率大于所述管体(10)的管壁的导热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件(50)沿所述支撑件(30)的周向延伸,在所述支撑件(30)的周向包覆于所述支撑件(3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件(50)为封闭的环状结构或者非封闭的环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件(50)与所述管体(10)的内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件(50)与所述管体(10)的至少部分内壁留设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件(50)具有朝向所述支撑件(30)的第一表面(51);所述测温部(41)与所述第一表面(51)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0)在轴向上具有第一端(30a)以及第二端(30b),所述第一端(30a)靠近所述发热部(21)设置,所述第二端(30b)远离所述发热部(21)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件(50)具有朝向所述管体(10)的内侧壁的第二表面(52);所述测温部(41)与所述第二表面(52)接触。

10.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结构(1)、以及与所述发热结构(1)连接的供电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件(50)的导热率大于所述管体(10)的管壁的导热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件(50)沿所述支撑件(30)的周向延伸,在所述支撑件(30)的周向包覆于所述支撑件(3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件(50)为封闭的环状结构或者非封闭的环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件(50)与所述管体(10)的内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件(50)与所述管体(10)的至少部分内壁留设有间隙;

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周宏明李日红杜贤武褚庆臣马磊
申请(专利权)人: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