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芯生产,具体而言,涉及全自动电芯合芯机构。
技术介绍
1、在电芯生产过程中,合芯是十分重要的一步。传统的合芯方法一般是工人手动对两个电芯进行合芯,而人工合芯时定位精度较差,很容易导致电芯合芯后产生错位,且电芯具有一定重量,导致工人在进行合芯时不便于把握力度,很容易造成两个电芯合芯时撞击的力度过大,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全自动电芯合芯机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全自动电芯合芯机构,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活动安装有两个合页板,两个所述合页板上表面中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台,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台上表面均共同放置有电池电芯,两个所述合页板上表面均安装有用于对合页进行夹持定位的定位组件。
4、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支架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转轴,每两个相对的所述转轴轴身均套设有合页板。
5、作为优选,其中一个所述支架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远离支架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穿过连接座且套设有第一齿轮,靠近电机的两个所述转轴一端均穿过对应的支架且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其中一个第二齿轮相啮合。
6、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对应合页板上表面一侧;
7、所述合页板上表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顶板。
8、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支架之间通
9、作为优选,所述承载板上表面开设有凹槽。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工作人员操控机械手将电池电芯放在对应的平台上,接着工作人员启动定位组件,使得定位组件对电池电芯进行夹持定位,随后工作人员启动电机,第一齿轮以电机输出轴为基准转动,从而使两个第二齿轮相对转动,进而使两个合页板以对应的转轴为基准相对转动,在合页板由水平为转动至垂直位时,电池电芯合紧,与工人手动进行合芯的方法相比,通过定位组件对电池电芯进行定位,避免电芯合芯后产生错位,同时,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传动作用下,合页板平稳的转动,避免两个电池电芯合芯时撞击的力度过大,从而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电芯合芯机构,包括两个支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1)之间活动安装有两个合页板(2),两个所述合页板(2)上表面中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台(201),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台(201)上表面均共同放置有电池电芯(202),两个所述合页板(2)上表面均安装有用于对合页进行夹持定位的定位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芯合芯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1)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转轴(101),每两个相对的所述转轴(101)轴身均套设有合页板(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电芯合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架(1)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102),所述连接座(102)远离支架(1)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03),所述电机(103)输出轴穿过连接座(102)且套设有第一齿轮(104),靠近电机(103)的两个所述转轴(101)一端均穿过对应的支架(1)且套设有第二齿轮(105),所述第一齿轮(104)与其中一个第二齿轮(105)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芯合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芯合芯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1)之间通过安装架(4)固定安装有承载板(4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电芯合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401)上表面开设有凹槽(402)。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电芯合芯机构,包括两个支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1)之间活动安装有两个合页板(2),两个所述合页板(2)上表面中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台(201),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台(201)上表面均共同放置有电池电芯(202),两个所述合页板(2)上表面均安装有用于对合页进行夹持定位的定位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芯合芯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1)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转轴(101),每两个相对的所述转轴(101)轴身均套设有合页板(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电芯合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架(1)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102),所述连接座(102)远离支架(1)一侧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立,黄海荣,黄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