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均温液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4167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3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均温液冷板,包括液冷板本体、上冷却液入口管嘴、上冷却液出口管嘴、下冷却液入口管嘴、下冷却液出口管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合理设计液冷板本体两侧的液冷通道流向布局,即液冷板本体中部上表面上冷却液入口的冷却通道与液冷板本体中部下表面下冷却液出口的冷却通道之间呈交错状布设置,使液冷板本体内部的冷却液流向均是从一侧流向另一侧,并且呈交叉流向流动,并且进行逆流式对流换热,使液冷板本体内部的冷却液之间温差降低,降低电池包成本,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散热能耗,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设计巧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冷板,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均温液冷板


技术介绍

1、当前全地形车atv的动力来源主要还是燃油发动机,为解决世界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纯电动atv作为一种以电能为推进动力的新能源车型,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2、新能源电池包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采用液冷板可对电芯进行有效散热,但在散热均匀性方面有较多不足,最终使电芯间温差加大,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其次,传统的液冷板只能采用单面散热,对更多数量电芯散热时则需要匹配相应数量的液冷板,加大电池包的成本,且散热效率低、散热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新型的双层均温液冷板,合理设计液冷板本体两侧的液冷通道流向布局,即液冷板本体中部上表面上冷却液入口的冷却通道与液冷板本体中部下表面下冷却液出口的冷却通道之间呈交错状布设置,使液冷板本体内部的冷却液流向均是从一侧流向另一侧,并且呈交叉流向流动,并且进行逆流式对流换热,使液冷板本体内部的冷却液之间温差降低,最终减小电芯间的温差,达到均温散热的效果;同时,具有双层流道的液冷板的两侧表面均可实现对电芯模组散热,一个液冷板可以对更多电芯进行散热,降低电池包成本,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散热能耗,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设计巧妙。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双层均温液冷板,包括液冷板本体、上冷却液入口管嘴、上冷却液出口管嘴、下冷却液入口管嘴、下冷却液出口管嘴,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上表面设有相互平行的上冷却液入口管嘴、上冷却液出口管嘴,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下表面设有相互平行的下冷却液入口管嘴、下冷却液出口管嘴,所述上冷却液入口管嘴与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上表面的冷却通道一端连通,所述上冷却液出口管嘴与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上表面的冷却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下冷却液入口管嘴与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下表面的冷却通道一端连通,所述下冷却液出口管嘴与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下表面的冷却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上表面上冷却液入口的冷却通道与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下表面下冷却液出口的冷却通道之间呈交错状布设,液冷板本体内部的冷却液流向均是从一侧流向另一侧,呈交叉流向流动,并且进行逆流式对流换热,使液冷板本体内部的冷却液之间温差降低,最终减小电芯间的温差,达到均温散热的效果。

4、作为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板本体包括基板、上盖板、下盖板,所述基板上方设有上盖板,所述基板下方设有下盖板,所述基板上表面设有若干条流道导向板,多个所述流道导向板呈等间距分布,两个流道导向板之间设有上冷却通道,所述基板下表面设有若干条流道导向板,多个所述流道导向板呈等间距分布,两个流道导向板之间设有下冷却通道,所述上冷却液入口管嘴与所述上冷却通道一端连通,所述上冷却液出口管嘴与所述上冷却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下冷却液入口管嘴与所述下冷却通道一端连通,所述下冷却液出口管嘴与所述下冷却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上盖板将流道导向板、上冷却通道无缝对接扣合在所述基板上表面,所述下盖板将流道导向板、下冷却通道无缝对接扣合在所述基板下表面。

5、作为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上表面的上冷却通道与所述基板下表面的下冷却通道之间呈交错状布设。

6、作为进一步地,所述上冷却通道及下冷却通道形状为s形。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8、(1)合理设计液冷板本体两侧的液冷通道流向布局,即液冷板本体中部上表面上冷却液入口的冷却通道与液冷板本体中部下表面下冷却液出口的冷却通道之间呈交错状布设,使液冷板本体内部的冷却液流向均是从一侧流向另一侧,并且呈交叉流向流动,并且进行逆流式对流换热,使液冷板本体内部的冷却液之间温差降低,最终减小电芯间的温差,达到均温散热的效果;

9、(2)双层均温液冷板具有双层流道,并且液冷板本体的两侧表面均可实现对电芯模组散热,一个液冷板本体可以对更多电芯进行散热,降低电池包成本,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散热能耗,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设计巧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均温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板本体、上冷却液入口管嘴、上冷却液出口管嘴、下冷却液入口管嘴、下冷却液出口管嘴,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上表面设有相互平行的上冷却液入口管嘴、上冷却液出口管嘴,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下表面设有相互平行的下冷却液入口管嘴、下冷却液出口管嘴,所述上冷却液入口管嘴与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上表面的冷却通道一端连通,所述上冷却液出口管嘴与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上表面的冷却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下冷却液入口管嘴与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下表面的冷却通道一端连通,所述下冷却液出口管嘴与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下表面的冷却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上表面上冷却液入口的冷却通道与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下表面下冷却液出口的冷却通道之间呈交错状布设,液冷板本体内部的冷却液流向均是从一侧流向另一侧,呈交叉流向流动,并且进行逆流式对流换热,使液冷板本体内部的冷却液之间温差降低,最终减小电芯间的温差,达到均温散热的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均温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本体包括基板、上盖板、下盖板,所述基板上方设有上盖板,所述基板下方设有下盖板,所述基板上表面设有若干条流道导向板,多个所述流道导向板呈等间距分布,两个流道导向板之间设有上冷却通道,所述基板下表面设有若干条流道导向板,多个所述流道导向板呈等间距分布,两个流道导向板之间设有下冷却通道,所述上冷却液入口管嘴与所述上冷却通道一端连通,所述上冷却液出口管嘴与所述上冷却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下冷却液入口管嘴与所述下冷却通道一端连通,所述下冷却液出口管嘴与所述下冷却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上盖板将流道导向板、上冷却通道无缝对接扣合在所述基板上表面,所述下盖板将流道导向板、下冷却通道无缝对接扣合在所述基板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均温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表面的上冷却通道与所述基板下表面的下冷却通道之间呈交错状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均温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却通道及下冷却通道形状为S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均温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板本体、上冷却液入口管嘴、上冷却液出口管嘴、下冷却液入口管嘴、下冷却液出口管嘴,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上表面设有相互平行的上冷却液入口管嘴、上冷却液出口管嘴,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下表面设有相互平行的下冷却液入口管嘴、下冷却液出口管嘴,所述上冷却液入口管嘴与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上表面的冷却通道一端连通,所述上冷却液出口管嘴与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上表面的冷却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下冷却液入口管嘴与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下表面的冷却通道一端连通,所述下冷却液出口管嘴与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下表面的冷却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上表面上冷却液入口的冷却通道与所述液冷板本体中部下表面下冷却液出口的冷却通道之间呈交错状布设,液冷板本体内部的冷却液流向均是从一侧流向另一侧,呈交叉流向流动,并且进行逆流式对流换热,使液冷板本体内部的冷却液之间温差降低,最终减小电芯间的温差,达到均温散热的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均温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