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蓄电器件和再生负极集电体的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蓄电器件和再生负极集电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74155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蓄电器件和再生负极集电体的制造方法。使负极活性物质容易从负极集电体分离。蓄电器件(100)包括具有片状的负极集电体(62)、和在负极集电体(62)上设置的负极活性物质层(64)的负极(60)。负极活性物质层(64)包括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641)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642)。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641)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由树脂A构成的粘合剂和树脂B。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642)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树脂B的含量比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641)中的树脂B的含量小。其中,树脂B为具有水溶性和热塑性的树脂。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641)设置在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642)与负极集电体(62)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蓄电器件和再生负极集电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日本特开2017-9815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将数均分子量为200万以上的聚环氧乙烷(peo)、羧甲基纤维素(cmc)和水混合以制备peo和cmc的水溶液的工序;在水溶液中添加负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并混炼以得到负极糊剂的工序;和将负极糊剂涂布在负极集电体上并干燥从而得到负极的工序。该公报记载了利用该构成,能够制造具有良好的初期电阻、以高倍率反复充放电时的电池电阻的增加得到抑制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2、日本特开平9-4532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括使隔膜(分隔体)介于负极和正极之间卷绕成旋涡状而成的旋涡状电极体、和非水电解液。负极通过将含有由碳粒子构成的粉末和粘结剂的活性物质层在金属的箔或膜上形成而成。非水电解液包含含有卤素的锂盐作为溶质。碳粒子在表面具有聚环氧乙烷被膜。该公报中记载了在碳粒子的表面存在的聚环氧乙烷被膜妨碍在电池罐内生成的氢卤酸与处于充电状态的碳粒子的接触,因此即使在长期保存的情况下,也难以发生自放电。

3、日本特开2014-12741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再利用方法。该方法包含工序(1)~(3)。在工序(1)中,将具有包含非水系粘合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集电体的负极电极浸渍在比50℃高的温度的水溶液中。在工序(2)中,将剥离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回收。在工序(3)中,将回收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再次粘贴于集电体。该公报中记载了能够使用水溶液将负极活性物质层和集电体剥离,因此在组成上几乎没有变化,能够将负极活性物质层回收。该公报中记载了通过将剥离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干燥后,加入粘度调节溶剂,采用均化器搅拌,能够进行浆料化并涂布于负极集电体,因此能够作为负极再利用。

4、日本特开2006-22850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再利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取出负极板的工序;将负极板用含有水的液体清洗的工序;将清洗完的负极板分离为集电基板、以及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的负极合材的工序;在能够将粘结剂溶解或分散的溶剂中混合负极合材,制作负极糊剂后在负极集电体上涂布的工序。该公报中记载了采用该方法,能够将使用完的负极活性物质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再利用。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98155号公报

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45328号公报

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127417号公报

10、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2285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2、近年来,随着蓄电器件的普及,关于将蓄电器件再利用的关心不断高涨,日益需要蓄电器件的再利用技术的发展。因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使用完时容易进行再利用的蓄电器件的构成进行了研究。本专利技术人尝试从负极集电体更容易地分离出负极活性物质层。

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4、在此公开的蓄电器件包括负极,该负极具有片状的负极集电体和在负极集电体上设置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由树脂a构成的粘合剂、和树脂b。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树脂b的含量比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树脂b的含量小。其中,树脂b为具有水溶性和热塑性的树脂。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在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与负极集电体之间。根据该构成,能够将负极活性物质层更容易地从负极集电体分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蓄电器件,是包括具有片状的负极集电体和在该负极集电体上设置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的蓄电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器件,其中,所述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所述树脂B的含量为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所述树脂B的含量的1/4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器件,其中,所述树脂B的软化点为8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器件,其中,所述树脂B为聚环氧乙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器件,其中,所述树脂B的重均分子量为10万~1000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器件,其中,所述树脂A为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7.再生负极集电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器件中将所述负极取出,将所述负极集电体从该负极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使所述负极浸渍在80℃以下的水中,从而将所述负极集电体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蓄电器件,是包括具有片状的负极集电体和在该负极集电体上设置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的蓄电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器件,其中,所述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所述树脂b的含量为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所述树脂b的含量的1/4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器件,其中,所述树脂b的软化点为8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器件,其中,所述树脂b为聚环氧乙烷。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下宗平
申请(专利权)人: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