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4141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具备:加热用旋转体;加压单元,在定影区域中将记录媒体加压到所述加热用旋转体上;反转单元,在所述记录媒体卷绕在所述加热用旋转体上时,使所述加热用旋转体向与定影时相反的方向旋转;及剥离单元,在所述加热用旋转体反转时,剥离在所述定影区域的沿着所述记录媒体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相对靠近并卷绕在所述加热用旋转体的外周面上的所述记录媒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1、以往,作为与定影装置有关的技术,例如已提出了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等中所公开的技术。

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定影装置,其具备:驱动源,使定影部件正向旋转及反向旋转;及分离单元,在记录媒体位于定影咬合部的状态下定影部件反向旋转时防止记录媒体的卷入,并且构成为具备调整定影部件与分离单元的间隙的值的调整机构。

3、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定影装置,其构成为如下:在使卷绕在第1辊上的片材分离的情况下,剥离部与第1辊抵接,并且旋转部使第1辊向反向旋转方向旋转,从而使卷绕在第1辊上的片材搭乘在该剥离部上以使其从第1辊剥离,以使片材从第1辊分离。另外,剥离部配置于定影咬合部的下游侧。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4542号公报

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090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与将剥离单元设置于定影区域的沿着记录媒体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地去除卷绕在加热用旋转体的外周面上的记录媒体,所述剥离单元在加热用旋转体反转时,剥离卷绕在所述加热用旋转体的外周面上的记录媒体。

2、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为定影装置,其具备:

3、加热用旋转体;

4、加压单元,在定影区域中将记录媒体加压到所述加热用旋转体上;

5、反转单元,在所述记录媒体卷绕在所述加热用旋转体上时,使所述加热用旋转体向与定影时相反的方向旋转;及

6、剥离单元,在所述加热用旋转体反转时,剥离在所述定影区域的沿着所述记录媒体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相对靠近并卷绕在所述加热用旋转体的外周面上的所述记录媒体。

7、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为方案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在所述定影区域的沿着所述记录媒体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具备检测所述记录媒体的通过的检测单元。

8、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为方案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确定卷绕在所述加热用旋转体上的所述记录媒体的卷绕量。

9、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为方案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剥离单元通过所述加热用旋转体的移动而相对靠近所述加热用旋转体的外周面。

10、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为方案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使所述加热用旋转体反转并停止,以使所述记录媒体的前端位于所述定影区域。

11、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为方案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用旋转体在由所述反转单元向与定影时相反的方向旋转之前,解除与所述加压单元的加压状态。

12、方案7所述的专利技术为方案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用旋转体在由所述反转单元向与定影时相反的方向旋转之后,解除与所述加压单元的加压状态。

13、方案8所述的专利技术为方案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用旋转体在向与定影时相反的方向的旋转停止之后停止加热。

14、方案9所述的专利技术为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

15、图像形成单元,将图像形成于记录媒体上;及

16、定影单元,将所述图像定影于所述记录媒体上,

17、使用方案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作为所述定影单元。

18、专利技术效果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与将剥离单元设置于定影区域的沿着记录媒体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地去除卷绕在加热用旋转体的外周面上的记录媒体,所述剥离单元在加热用旋转体反转时,剥离卷绕在所述加热用旋转体的外周面上的记录媒体。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案,与不具备检测单元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地检测记录媒体的卷绕。

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案,与根据除了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以外的值来确定记录媒体的卷绕量的情况相比,能够高精确度地检测记录媒体的卷绕量。

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案,与剥离单元移动的情况相比,能够省略剥离单元的移动单元。

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案,与不使记录媒体的前端停在定影区域中的情况相比,能够避免记录媒体过度反向传送。

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6方案,与加热用旋转体在反转之后解除加压状态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使剥离单元靠近加热用旋转体。

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7方案,与加热用旋转体在反转之前解除加压状态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地解除记录媒体的卷绕。

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8方案,与加热用旋转体在向与定影时相反的方向的旋转停止之前停止加热的情况相比,能够避免记录媒体的图像固化而难以从加热用旋转体剥离。

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9方案,与不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第1至第8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作为定影单元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地去除卷绕在加热用旋转体的外周面上的记录媒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影装置,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影装置,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敬太下平彬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