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制备方法、眼镜、穿戴式设备、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产品涌入人们的生活中,如穿戴式电子设备因其可穿戴便捷性、智能化及多功能性而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以智能眼镜为例,智能眼镜可以实现视觉、听觉等信息的交互,满足用户的通话、听音乐、导航等需求,已逐渐成为智能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穿戴式电子设备之一。
2、以智能眼镜为例,智能眼镜可以包括有镜腿,通过镜腿可以将眼镜穿戴至用户的头部,如镜腿可以架在耳朵上。镜腿可以包括有外壳和麦克风,外壳内可以具有容纳腔,在外壳上可以开设有拾音孔,麦克风的音孔与拾音孔连通,用户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拾音孔进入麦克风中,进而转换为电子信号,实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通话等语音交互功能。
3、而眼镜等设备在如户外等有风的场景中使用时,风吹至麦克风会产生风噪信号,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降低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制备方法、眼镜、穿戴式设备、电子设备,该壳体组件具有良好的降风噪效果,保证眼镜等设备在有风等场景中的正常使用,提升使用体验。
2、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外壳上开设有拾音口,外壳内具有容纳腔和第一拾音通道,容纳腔用于容纳麦克风,拾音口与第一拾音通道连通,第一拾音通道与容纳腔连通,进而使第一拾音口可以通过第一拾音通道与容纳腔内麦克风的音孔连通,第一拾音通道的设置可以实现对风噪信号的分流和衰减,达到
3、壳体组件还包括绒毛结构,拾音口的内表面、第一拾音通道的内表面、外壳上邻近拾音口的部分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绒毛结构。绒毛结构可以由多个柔性的绒毛排列形成,绒毛具有纤维状态,柔性的绒毛能够摆动变形。
4、风流经过壳体组件的外壳时,可以从拾音口、第一拾音通道进入麦克风而产生风噪信号,通过使绒毛结构位于拾音口的内表面、第一拾音通道的内表面及外壳上邻近拾音口的部分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也就是说,在风流经至麦克风的路径上设置有绒毛结构,风流经绒毛结构,绒毛结构的纤维状态能够打散风流产生的大涡流而形成能量较小的小涡流,小涡流更易被耗散从而减小涡流的影响,绒毛结构的绒毛可以在风流作用下摆动变形,在摆动过程中增强对涡流的能量耗散,而且绒毛结构由多个绒毛排列组成,具有较大的密度,增大与空气之间的摩擦耗能,也能够起到耗散风涡流的能量的作用,从而通过绒毛结构能够达到很好的降风噪效果,减小麦克风的风噪信号,保证眼镜等电子设备在有风场景下的正常使用,提升使用体验。此外,绒毛结构还能够实现对风声能的折射、反射,也能够降低声波能量,进一步减小风噪。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壳包括壳体件和装配件,壳体件具有安装壁面,壳体件内具有容纳腔。装配件盖设在安装壁面上,装配件的内表面和安装壁面之间具有空隙以形成第一拾音通道,装配件和壳体件中的至少一个上开设有开口以形成拾音口。也就是说,通过装配件和壳体件的装配设计形成第一拾音通道和拾音口,利于实现第一拾音通道及拾音口的结构设计,降低镜腿的结构设计及生产实现难度。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绒毛结构设置在装配件上。装配件的结构设计较为简单,使绒毛结构设置在装配件上,可以便于绒毛结构的成形及装配实现,从而利于降低外壳上绒毛结构的成形或装配难度。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配件的内表面围成凹槽结构,安装壁面的部分区域凸起形成与凹槽结构配合的凸起结构,凹槽结构与凸起结构之间具有空隙以形成第一拾音通道。凸起结构是壳体件安装壁面上弯曲凸起形成的,凹槽结构是装配件内表面弯曲凹陷围成的,因此位于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之间的第一拾音通道呈弯折结构,是弯折延伸的弯曲通道,而不是水平延伸的平坦通道,能够延长第一拾音通道的长度,延长风涡流从拾音口至容纳腔的路径长度,能够很好的弱化风涡流形成的脉动压力在第一拾音通道内的传递,从而减小风噪对麦克风的影响,达到衰减风噪的效果,进一步减小麦克风拾取到的风噪信号,更利于提升降风噪效果。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配件包括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二侧壁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且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相对,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的内表面围成凹槽结构。结构简单,且便于凹槽结构的实现,在形成弯折的第一拾音通道的条件下,利于降低装配件的结构设计及生产难度。
9、拾音口包括第一拾音口和第二拾音口,第一侧壁背向第二侧壁的一端开设开口以形成第一拾音口,第三侧壁背向第二侧壁的一端开设开口以形成第二拾音口。使拾音口开设在装配件上,利于拾音口的成型,且利于降低壳体件的结构设计难度,便于实现。
10、而且第一拾音口和第二拾音口相对设置,第一拾音口和第二拾音口分别与第一拾音通道连通,相连通的第一拾音口和第二拾音口能够形成泄压设计,减小风噪对麦克风的影响。风涡流可以通过第一拾音口进入,部分经第二拾音通道进入容纳腔内,而部分可以通过第二拾音口流出,达到泄压的效果,能够进一步减小麦克风拾取的风噪信号,进一步提升降风噪效果。相应的,通过第二拾音口进入的风涡流,部分可以通过第一拾音口流出,进一步提升降风噪效果。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拾音口和第二拾音口的内表面、装配件的内表面、装配件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完全覆盖有绒毛结构,保证良好降风噪效果的条件下,便于绒毛结构在外壳上的装配或成形实现,且利于降低降噪成本。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拾音口内表面上的绒毛结构的绒毛长度大于等于拾音口宽度,也就是说,位于拾音口上的绒毛结构的绒毛与拾音口之间过盈配合,绒毛填充整个拾音口,利于提升拾音口处的降风噪效果,进而提升整个设备的降风噪效果,提升使用体验。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绒毛结构包括多个绒毛和第一粘接层,绒毛设置在第一粘接层的一侧,绒毛通过第一粘接层与外壳固定,便于生产及装配实现。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绒毛结构包括多个绒毛和基材,绒毛设置在基材的一面上,基材背向绒毛的一面与外壳固定,通过基材实现绒毛结构与外壳的固定,利于提升绒毛结构的装配稳定性。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粘接层,第二粘接层位于基材上背向绒毛的一面和外壳之间,基材通过第二粘接层与外壳固定,便于绒毛结构通过基材实现与外壳的固定,便于生产及装配实现。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材上背向绒毛的一面和外壳的其中一个上具有挂耳部,其中另一个上具有与挂耳部配合的挂接位,基材通过挂耳部和挂接位的配合挂设在外壳上。装配方式简单快捷,而且绒毛结构也能够便捷的从装配件上拆下,以满足不需要绒毛结构的场景,提升了绒毛结构与装配件间装配设计的灵活性,提升绒毛结构的可适用范围。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绒毛结构的绒毛长度为0.3mm~1.0mm,具有较短的纤维长度,保证较好的降风噪/防风噪效果的前提下,可以便于在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拾音口,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纳腔和第一拾音通道,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麦克风,所述拾音口与所述第一拾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拾音通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件和装配件,所述壳体件具有安装壁面,所述壳体件内具有所述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结构设置在所述装配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件的内表面围成凹槽结构,所述安装壁面的部分区域凸起形成与所述凹槽结构配合的凸起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凸起结构之间具有空隙以形成所述第一拾音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件包括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音口和所述第二拾音口的内表面、所述装配件的内表面、所述装配件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完全覆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拾音口内表面上的所述绒毛结构的绒毛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拾音口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结构包括多个绒毛和第一粘接层,所述绒毛设置在所述第一粘接层的一侧,所述绒毛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外壳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结构包括多个绒毛和基材,所述绒毛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一面上,所述基材背向所述绒毛的一面与所述外壳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位于所述基材上背向所述绒毛的一面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基材通过所述第二粘接层与所述外壳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上背向所述绒毛的一面和所述外壳的其中一个上具有挂耳部,其中另一个上具有与所述挂耳部配合的挂接位,所述基材通过所述挂耳部和所述挂接位的配合挂设在所述外壳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结构的绒毛长度为0.3mm~1.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结构的绒毛密度为2~3k/mm2。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结构为植绒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结构还包括修饰结构,所述修饰结构覆盖在所述绒毛结构的绒毛上,所述修饰结构的成型材料包括疏水材料、疏油材料和疏水疏油材料的至少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结构的疏水角大于120°。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结构的疏油角大于90°。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修饰结构的成型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全氟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全氟聚甲基酸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结构的绒毛至少包括棉绒、毛绒、皮绒中的一种或多种。
20.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壁面上开设有第二拾音通道,所述第二拾音通道分别所述第一拾音通道和所述容纳腔连通。
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麦克风和上述权利要求1-20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麦克风固定在所述壳体组件内。
22.一种眼镜,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镜架和镜腿,所述镜腿为上述权利要求1-20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镜架固定。
23.一种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穿戴装置和上述权利要求1-20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可穿戴装置用于实现交互,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可穿戴装置固定,所述可穿戴装置通过所述壳体组件穿戴至用户。
24.一种配件,用于装配至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拾音口,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纳腔和第一拾音通道,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麦克风,所述拾音口与所述第一拾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拾音通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25.一种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拾音口,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纳腔和第一拾音通道,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麦克风,所述拾音口与所述第一拾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拾音通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件和装配件,所述壳体件具有安装壁面,所述壳体件内具有所述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结构设置在所述装配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件的内表面围成凹槽结构,所述安装壁面的部分区域凸起形成与所述凹槽结构配合的凸起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凸起结构之间具有空隙以形成所述第一拾音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件包括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音口和所述第二拾音口的内表面、所述装配件的内表面、所述装配件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完全覆盖有所述绒毛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拾音口内表面上的所述绒毛结构的绒毛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拾音口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结构包括多个绒毛和第一粘接层,所述绒毛设置在所述第一粘接层的一侧,所述绒毛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外壳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结构包括多个绒毛和基材,所述绒毛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一面上,所述基材背向所述绒毛的一面与所述外壳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位于所述基材上背向所述绒毛的一面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基材通过所述第二粘接层与所述外壳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上背向所述绒毛的一面和所述外壳的其中一个上具有挂耳部,其中另一个上具有与所述挂耳部配合的挂接位,所述基材通过所述挂耳部和所述挂接位的配合挂设在所述外壳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结构的绒毛长度为0.3mm~1.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春娇,贾锋超,王晨,张铁男,黎椿键,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