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及油浸式变压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4110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3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及油浸式变压器设备。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包括:油池基础,限定出过流腔室以及与过流腔室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过流腔室内设有用于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冷却的冷却结构;油水分离池,包括位于油池基础下方的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隔离结构;收集池,具有收集腔室;连通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排水管和排液管,排水管位于排液管的上方,排水管和排液管的一端均与缓存腔室连通,排水管和排液管的另一端均与收集腔室连通,排液管上设有用于控制排液管通断的开关构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事故池油液直接外排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因高温损坏排液管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及油浸式变压器设备


技术介绍

1、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使用箱式(油浸式)变压器,当变压器出现故障之后可能会有油液喷出或泄漏,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箱式变压器下方设置简易事故油池,以承接变压器故障时泄漏的油液,油液经过简易事故池排放到野外,会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同时,由于变压器泄漏的油液温度较高,直接外排会导致排液管道的损坏,且有造成火灾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及油浸式变压器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事故池油液直接外排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因高温损坏排液管道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包括:油池基础,限定出过流腔室以及与过流腔室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过流腔室内设有用于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冷却的冷却结构;油水分离池,包括位于油池基础下方的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隔离结构,隔离结构的一端与过流腔室的底壁连接,隔离结构的另一端与箱体的底壁间隔设置,以将箱体内部分隔形成相连通的分离腔室和缓存腔室,分离腔室与出液口连通;收集池,具有收集腔室;连通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排水管和排液管,排水管位于排液管的上方,排水管和排液管的一端均与缓存腔室连通,排水管和排液管的另一端均与收集腔室连通,排液管上设有用于控制排液管通断的开关构件,以使油水混合物在分离腔室静置分层后形成的下层废水能够依次经缓存腔室和排水管流入收集腔室。

3、进一步地,排液管倾斜设置于箱体和收集池之间,排液管的进液端高于排液管的出液端,开关构件设置于出液端;和/或,排水管倾斜设置于箱体和收集池之间,排水管的进水端高于排水管的出水端。

4、进一步地,排液管和排水管中的至少一个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a,夹角a大于或等于2°,且小于或等于5°。

5、进一步地,排液管和/或排水管的外周套设有刚性防水套管。

6、进一步地,油池基础为具有通孔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包括:基础筒段,由混凝土材料制成,基础筒段的上端形成进液口;导流筒段,与基础筒段的下端连接,自上而下,导流筒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导流筒段的内壁形成过流腔室的底壁,导流筒段远离基础筒段的一端形成出液口。

7、进一步地,隔离结构包括:隔离墙体,位于箱体内;导流板,位于箱体的上端,导流板相对于隔离墙体倾斜设置,自上而下,导流板与通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减小,过流腔室内的部分油水混合物经导流板流入分离腔室;其中,隔离墙体沿竖直方向布置,隔离墙体的一端通过导流板与过流腔室的底壁连接,隔离墙体的另一端与箱体的底壁间隔设置。

8、进一步地,箱体的底壁具有倾斜表面,在重力的作用下,分离腔室内的废水和/或油液经倾斜表面流动至缓存腔室内。

9、进一步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与缓存腔室连通的排液口,排液口位于缓存腔室的底部,排液管经排液口与缓存腔室连通。

10、进一步地,冷却结构包括:支撑构件,位于过流腔室内,支撑构件与油池基础连接,支撑构件上间隔设有多个过流通道;至少一层鹅卵石,铺设于支撑构件,以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冷却。

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设备,包括上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和设置于油池基础上的油浸式变压器。

12、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箱体中预留一定的冷却水,关闭开关构件以使排液管与收集池不连通,当变压器发生事故导致油液泄漏时,油液可以经由进液口进入过流腔室,经冷却结构冷却后,油液通过出液口进入分离腔室与分离腔室内的冷却水混合形成油水混合物并分成上层油液和下层废水,在油液进入分离腔室导致液面升高后,由于连通器原理,分离腔室内下层废水会经隔离结构与箱体的底壁之间的间隔进入缓存腔室,从而使缓存腔室的液面也会升高,进而可以使缓存腔室内的部分下层废水经排水管流入收集腔室,当缓存腔室内的废水液面低于排水管时,下层废水不再流向收集腔室,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收集池中的废水抽出,在油水混合物在箱体内静置降温一段时间后,然后开启开关构件,使箱体内的油水混合物能够通过排液管流入收集腔室,待油水混合物全部流入收集腔室且静置分离后,由工作人员使用潜污泵将油液与废水依次抽吸回收。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可以使油液进入箱体内与冷却水接触,从而降低油液温度,其中,先将废水通过排水管排入收集腔,可以避免高温油液直接进入管道而导致管道损坏,然后通过额外设置的箱体对油水混合物进行静置,可以使油液温度进一步降低,以避免高温的油液排出时对排液管造成损坏,也可以避免高温油液造成火灾,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收集池收集油液,可以使油液在收集池中经静置冷却后回收,从而不仅可以避免出现因油液直接排入野外造成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还可以避免油液外排造成火灾事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42)倾斜设置于所述箱体(21)和所述收集池(30)之间,所述排液管(42)的进液端高于所述排液管(42)的出液端,所述开关构件(43)设置于所述出液端;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42)和所述排水管(41)中的至少一个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A,所述夹角A大于或等于2°,且小于或等于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42)和/或所述排水管(41)的外周套设有刚性防水套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池基础(10)为具有通孔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结构(22)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1)的底壁具有倾斜表面,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述分离腔室内的废水和/或油液经所述倾斜表面流动至所述缓存腔室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1)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缓存腔室连通的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位于所述缓存腔室的底部,所述排液管(42)经所述排液口与所述缓存腔室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11)包括:

10.一种油浸式变压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和设置于所述油池基础(10)上的油浸式变压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42)倾斜设置于所述箱体(21)和所述收集池(30)之间,所述排液管(42)的进液端高于所述排液管(42)的出液端,所述开关构件(43)设置于所述出液端;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42)和所述排水管(41)中的至少一个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a,所述夹角a大于或等于2°,且小于或等于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42)和/或所述排水管(41)的外周套设有刚性防水套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池基础(10)为具有通孔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刚冶玉青马海霞刘花春史雨萌李福禄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