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4008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涉及电设备外壳零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红外探头和扬声器安装在主壳体的正面,通过红外扫描采集,可以对火灾现场的温度进行监测,当消防员前方区域温度达到预警阈值时,会通过扬声器向消防员发出警报提醒,提醒消防员及时对高温危险区域进行规避,有利于提升消防员在火场救援时的安全性,并且通过隔热舱盒将电路板封闭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内,借助第一C形铜管、第二C形铜管和内部填充的低沸点液体的传导,以及半导体制冷片的主动制冷降温,可以通过主动制冷的方式避免隔热舱盒内部温度过高,实现隔热舱盒内部降温散热的目的,有利于提升该装置在极端高温火场中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设备外壳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现代消防救援作业中,手持终端是一种用于消防员在火灾现场进行通信、数据采集与传输、位置定位的电子设备,其性能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火场救援行动的效率和安全性。

2、通常情况下,火灾现场是一个极端恶劣的高温环境,当火灾发生时,燃烧物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上升,过高的环境温度导致手持终端面临着严峻的散热问题,传统手持终端主要依靠气流流动来实现散热,然而受火灾现场高温环境影响,导致这种常规的散热方式无法满足消防救灾用手持式终端的运行需求,持续的高温侵入手持终端内部,高温以及热辐射会对内部电子元件的运行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影响手持式终端在火场内使用的安全稳定性,严重时甚至会对救援行动造成极大的干扰。

3、为此,提出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火场救灾用手持终端内部散热结构运行效率差,导致手持终端内部电子元件容易高温,影响火场救援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包括主壳体,主壳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后盖,且后盖的背面安装有弹性挂钩,主壳体的正面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红外探头,主壳体内安装有扬声器,主壳体的顶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天线,主壳体内固定有隔热舱盒,且隔热舱盒内安装有与红外探头、扬声器和天线连接的电路板,电路板内集成有无线传输模块、定位模块和充放电模块,隔热舱盒内安装有与充放电模块连接的蓄电池,主壳体上安装有与充放电模块连接的充电口,隔热舱盒内固定安装有众多均匀分布的第一c形铜管,隔热舱盒的背面安装有与众多第一c形铜管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二c形铜管,第一c形铜管和第二c形铜管内填充有低沸点液体,主壳体内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且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面与第二c形铜管贴合,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面远离隔热舱盒朝向主壳体的外侧。

4、优选地,主壳体、后盖,以及天线的外部均采用工程塑料制成。

5、优选地,主壳体和后盖的内端壁上依次附着有石墨烯层和铝箔层。

6、优选地,主壳体内固定安装有设置在隔热舱盒背面的支架,且支架内滑动插设有插板,插板的一端裸露在主壳体外侧,半导体制冷片固定镶嵌在插板内,支架内固定有与电路板连接的插头,插板上设置有与插头适配的插座,且插座与半导体制冷片连接。

7、优选地,第二c形铜管的两端滑动插接在对应第一c形铜管的两端内,同一半导体制冷片对应的多个第二c形铜管之间共同连接有铜板,隔热舱盒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用于对铜板弹性支撑的簧片,铜板借助簧片的弹性支撑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面紧密贴合。

8、优选地,后盖内固定安装有与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面紧密贴合的铜盒,且铜盒内填充有水,后盖的背面旋接有与铜盒内部连通的螺纹盖。

9、优选地,隔热舱盒的正面内端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蜗壳,且蜗壳内转动安装有扇轮。

10、优选地,蜗壳的进风口朝向第一c形铜管,蜗壳的出风口朝向隔热舱盒的内部侧端壁。

11、优选地,蜗壳的厚度设置为5mm,隔热舱盒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扇轮旋转的驱动机构。

12、优选地,隔热舱盒内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隔热舱盒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两个互不连通的独立空间,每个独立空间内均安装有一个蜗壳,每个独立空间均对应一个半导体制冷片,两个独立空间内存在温度差,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两个独立空间内的热管,且热管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热管内填充有位于第一滑块一侧的低沸点液体,隔热舱盒的外端壁上开设有与热管对应设置的滑槽,且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内均安装有磁性相吸的磁石,第二滑块上固定有与滑槽平行设置的齿条杆,扇轮的转动贯穿至隔热舱盒外侧,相邻两个扇轮的转轴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带,其中一个扇轮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与齿条杆啮合的齿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定位模块集成在电路板内,使得火场外指挥中心可以及时精准地监测消防员的位置,同时,将红外探头和扬声器安装在主壳体的正面,通过红外扫描采集,可以对火灾现场的温度进行监测,当消防员前方区域温度达到预警阈值时,会通过扬声器向消防员发出警报提醒,提醒消防员及时对高温危险区域进行规避,有利于提升消防员在火场救援时的安全性,并且,通过隔热舱盒将电路板封闭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内,借助第一c形铜管、第二c形铜管和内部填充的低沸点液体的传导,以及半导体制冷片的主动制冷降温,可以通过主动制冷的方式避免隔热舱盒内部温度过高,实现隔热舱盒内部降温散热的目的,有利于提升该装置在极端高温火场中运行的稳定性;

15、2、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插板滑动插接在支架内,并将半导体制冷片镶嵌在插板内,使得半导体制冷片在损坏时可以灵活便捷替换,有利于保障该装置内部持续稳定地进行主动降温散热,同时,通过将第二c形铜管的两端滑动插接在对应第一c形铜管的两端内,并配合簧片的弹性支撑,使得于第二c形铜管固定连接的铜板可以自适应地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面紧密贴合,有利于保障半导体制冷片吸热面制冷降温作用到第二c形铜管上的效果和稳定性;

16、3、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超薄的蜗壳和扇轮安装在隔热舱盒内,借助扇轮在蜗壳内的旋转,可以驱使隔热舱盒内部气流流动,使得隔热舱盒内部降温散热更加均匀,同时,通过隔板将隔热舱盒内部分成两个互不连通的独立空间,并形成温度差,驱使驱动机构为扇轮的旋转提供动力,使得该装置在为扇轮提供旋转驱动时可以不采用电机,可以有效降低蜗壳、扇轮在隔热舱盒内的空间占用量,并且可以避免电机运行时产生的非必要发热影响隔热舱盒内部的散热,有利于进一步保障该装置内部散热运行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包括主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后盖(101),且后盖(101)的背面安装有弹性挂钩(102),所述主壳体(1)的正面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红外探头(103),所述主壳体(1)内安装有扬声器(104),所述主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天线(105),所述主壳体(1)内固定有隔热舱盒(2),且隔热舱盒(2)内安装有与红外探头(103)、扬声器(104)和天线(105)连接的电路板(201),所述电路板(201)内集成有无线传输模块、定位模块和充放电模块,所述隔热舱盒(2)内安装有与充放电模块连接的蓄电池,所述主壳体(1)上安装有与充放电模块连接的充电口,所述隔热舱盒(2)内固定安装有众多均匀分布的第一C形铜管(202),所述隔热舱盒(2)的背面安装有与众多第一C形铜管(202)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二C形铜管(203),所述第一C形铜管(202)和第二C形铜管(203)内填充有低沸点液体,所述主壳体(1)内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206),且半导体制冷片(206)的吸热面与第二C形铜管(203)贴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06)的散热面远离隔热舱盒(2)朝向主壳体(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后盖(101),以及天线(105)的外部均采用工程塑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和后盖(101)的内端壁上依次附着有石墨烯层和铝箔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设置在隔热舱盒(2)背面的支架(3),且支架(3)内滑动插设有插板(301),所述插板(301)的一端裸露在主壳体(1)外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06)固定镶嵌在插板(301)内,所述支架(3)内固定有与电路板(201)连接的插头(302),所述插板(301)上设置有与插头(302)适配的插座(303),且插座(303)与半导体制冷片(20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形铜管(203)的两端滑动插接在对应第一C形铜管(202)的两端内,同一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06)对应的多个第二C形铜管(203)之间共同连接有铜板(204),所述隔热舱盒(2)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用于对铜板(204)弹性支撑的簧片(205),所述铜板(204)借助簧片(205)的弹性支撑与半导体制冷片(206)的吸热面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101)内固定安装有与半导体制冷片(206)散热面紧密贴合的铜盒(6),且铜盒(6)内填充有水,所述后盖(101)的背面旋接有与铜盒(6)内部连通的螺纹盖(6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舱盒(2)的正面内端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蜗壳(4),且蜗壳(4)内转动安装有扇轮(4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4)的进风口朝向第一C形铜管(202),所述蜗壳(4)的出风口朝向隔热舱盒(2)的内部侧端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4)的厚度设置为5mm,所述隔热舱盒(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扇轮(401)旋转的驱动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舱盒(2)内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207),所述隔热舱盒(2)的内部通过隔板(207)分隔成两个互不连通的独立空间,每个所述独立空间内均安装有一个蜗壳(4),每个所述独立空间均对应一个半导体制冷片(206),两个所述独立空间内存在温度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两个独立空间内的热管(5),且热管(5)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501),所述热管(5)内填充有位于第一滑块(501)一侧的低沸点液体,所述隔热舱盒(2)的外端壁上开设有与热管(5)对应设置的滑槽(502),且滑槽(502)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503),所述第一滑块(501)和第二滑块(503)内均安装有磁性相吸的磁石,所述第二滑块(503)上固定有与滑槽(502)平行设置的齿条杆(504),所述扇轮(401)的转动贯穿至隔热舱盒(2)外侧,相邻两个所述扇轮(401)的转轴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带(505),其中一个所述扇轮(401)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与齿条杆(504)啮合的齿轮(50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包括主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后盖(101),且后盖(101)的背面安装有弹性挂钩(102),所述主壳体(1)的正面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红外探头(103),所述主壳体(1)内安装有扬声器(104),所述主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天线(105),所述主壳体(1)内固定有隔热舱盒(2),且隔热舱盒(2)内安装有与红外探头(103)、扬声器(104)和天线(105)连接的电路板(201),所述电路板(201)内集成有无线传输模块、定位模块和充放电模块,所述隔热舱盒(2)内安装有与充放电模块连接的蓄电池,所述主壳体(1)上安装有与充放电模块连接的充电口,所述隔热舱盒(2)内固定安装有众多均匀分布的第一c形铜管(202),所述隔热舱盒(2)的背面安装有与众多第一c形铜管(202)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二c形铜管(203),所述第一c形铜管(202)和第二c形铜管(203)内填充有低沸点液体,所述主壳体(1)内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206),且半导体制冷片(206)的吸热面与第二c形铜管(203)贴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06)的散热面远离隔热舱盒(2)朝向主壳体(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后盖(101),以及天线(105)的外部均采用工程塑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和后盖(101)的内端壁上依次附着有石墨烯层和铝箔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设置在隔热舱盒(2)背面的支架(3),且支架(3)内滑动插设有插板(301),所述插板(301)的一端裸露在主壳体(1)外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06)固定镶嵌在插板(301)内,所述支架(3)内固定有与电路板(201)连接的插头(302),所述插板(301)上设置有与插头(302)适配的插座(303),且插座(303)与半导体制冷片(20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终端自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形铜管(203)的两端滑动插接在对应第一c形铜管(202)的两端内,同一所述半导体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培文沈伟马定莲杨敏孙罗淼刘三军李雄张加骏张敏黄光平李勤彭刚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奥尔瑞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