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水产养殖,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糙海参池塘分段标粗混养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1、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隶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海参科,海参属,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及西南太平洋海域,资源量丰富,是热带海参中的重要种类。
2、糙海参是一种适合我国华南地区养殖的优良品种,人工繁育技术已比较成熟,但后期室外标粗、人工养殖、池塘混养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养殖推广才刚刚起步,后续的养殖配套技术相对缺乏。
3、而室内标粗往往密度较高,投喂不当容易水质恶化、导致参苗患病死亡,需要频繁清底、倒池,工作量大,且频繁倒池又容易造成个体机械损伤以致死亡,损耗很大。同时参苗在小于3cm时虽然抗病能力较弱,也没有抵抗敌害的能力,很容易成为大个体水生生物的食物,但摄食量相对较小,养殖密度可以稍微高一些。而3cm以上的参苗个体较大,需要分疏,在自然环境中可以潜入沙中躲避敌害,对砂层也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室内标粗一般投喂人工配合海参饲料,食物营养不够丰富。参苗喜欢避光栖息,需要有物体遮挡或者潜入沙中。
4、因此,提供一种小规格参苗的室外标粗、池塘分段式混养的方法,填补行业空白,丰富养殖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糙海参池塘分段标粗混养的养殖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糙海参池塘分段标粗混养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准备养殖池塘:选取室外池塘,池塘中糙海参与方斑东风螺混养,简称参螺混养池塘;或者糙海参与方格星虫混养,简称参虫混养池塘;
5、(2)投苗:投苗前,在池塘中蓄满干净海水,水位要求1m以上,方斑东风螺或方格星虫苗种与参苗的投放顺序不论先后,将参苗用的标粗设备投入池塘中,并且标粗设备固定在池塘边缘,池水没过标粗设备,将参苗投放至标粗设备中;投放方斑东风螺苗时,沿塘边向内泼洒,投放方格星虫苗种时,在池塘内均匀投放;
6、(3)前段混养管理:标粗设备定期翻转,使标粗设备上各面都能获得光照,促进标粗设备上底栖藻类的生长,从而为参苗提供充足食物;
7、(4)后段混养管理:当海参生长到3cm以上,撤掉标粗设备,直接将参苗投入池塘,其中在参螺混养池塘中参苗投放在池塘内环,与方斑东风螺分区混养;在参虫混养池塘,进行全塘投放,不需要分区;且仍定期排水,清除虾蟹、青苔等敌害。
8、(5)收获:小规格方格星虫苗种在水温适宜的情况下,经过2~4个月的培育,达到800~1200条/斤,可作为标粗苗种出售,且与糙海参苗种一同采挖出售,或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方格星虫采挖出售后,重新蓄水,投放第二批小规格苗种,继续与糙海参混养;方斑东风螺养殖6个月以上,在傍晚或凌晨排水采挖收获,由于一次无法完全挖出所有方斑东风螺和糙海参,需尽快蓄水,尽量缩短干露时间。
9、进一步,步骤(1)中室外池塘的面积为1~3亩,塘底为水泥底,铺沙厚度5~10cm,沙子粒径为0.3~2mm,可蓄水深度超过1.3m,且配备增氧设备;
10、池塘中进水口和排水口对称设置,且进水口安装60目锦纶网,严防敌害。
11、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标粗设备由框架、网箱和网片组成;
12、其中网箱固定在框架内,所述网片可拆卸设置在在网箱内;
13、所述网片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网片不规则分布在所述网箱内;
14、所述网箱由20-80目的尼龙网组成;
15、所述网片为80-250目尼龙网。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方案中网箱可以保护小规格参苗免受侵害,大大提高成活率,网片放置在网箱内,可增加参苗的活动空间,增加底栖藻类的生长面积,为参苗提供更多食物。
17、更进一步,框架和网箱均为类正方体,规格为1×1×1m3。框架的制作材料为pvc材质的6分管、弯头、直接等。网箱中用全塑料材质的拉链作为网箱出入口,拉链长度60~100cm为宜。网片为尼龙材质,每个网箱放置2~3块,每块面积为1~2m2。
18、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养殖海水是从自然海区抽取的经过60目网袋过滤的海水,水温17℃~32℃,盐度20‰~35‰,ph值7.8~8.6,溶解氧大于4mg/l,氨氮小于0.5mg/1。
19、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投放的参苗的体长为0.2cm~0.5cm;投放的方斑东风螺苗种为1500~2500粒/斤;投放的方格星虫苗种体长为0.5~1.5cm。
20、更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投放的参苗密度为每个标粗设备投放200~500头;所述投放的方斑东风螺苗种的密度为8~15万粒/亩;所述投放的方格星虫苗种为30~50万条/亩。
21、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标粗设备定期翻转为:每5天左右定期翻转;后期粪便多,定期翻转间隔短缩短,每2-3天翻转一次,顺便抖落粪便,让海参的栖息环境保持一个干净通透的状态,有利于水体交换,稳定水质。
22、进一步,步骤(3)在参螺混养池塘中,方斑东风螺投放在池塘四周外环3~4m范围内,选择杂鱼作为饵料,每天傍晚投喂;
23、在参虫混养池塘,方格星虫苗摄食表层沙的有机质;还可视砂层肥度决定是否需要投喂,一般选择适量的海参配合饲料全塘泼洒。
24、池塘轮流每7天定期排水,清除虾蟹、青苔等敌害,池塘排水时,需将整个标粗设备移到其他池塘中,避免海参幼苗干露死亡;
25、池塘定期检查海参苗的生长情况,根据参苗个体大小更换网孔更大的网箱,或分疏养殖。如观察到网箱上或网片上的底栖藻类较少,可以适当补充海参配合饲料,将饲料用水兑匀,泼在网箱上。
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7、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直接将小规格参苗进行室外池塘标粗的方法,避免了频繁倒池造成了机械损伤,工作量明显降低。且室外池塘水体大,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丰富的菌相和稳定的生态环境使参苗更容易保持健康,减少患病。
28、2、本专利技术采用分段混养,即前期(参苗体长在0.2cm~3cm之间)利用自制的标粗设备(主体为网箱)进行培育,后期(参苗体长在3cm以上)与其他水产动物潜沙混养的方法,既保护了小规格参苗,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又利用大规格参苗“清道夫”的特性,构建一个多品种互利共生的生态环境,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29、3、本专利技术选择室外池塘进行混养的方法,可充分利用室外光照促进底栖硅藻的生长,相对于室内,参苗在室外自然环境下可摄食到更加丰富的食物,获取充足多样的营养。
30、4、本专利技术在自制的标粗设备内添加网片的方法,可增加参苗的活动空间,增加底栖藻类的生长面积,为参苗提供更多食物,同时可以扩大参苗的活动范围,为参苗提供遮挡,构建部分弱光环境。
31、综上,本专利技术针对混养品种的养殖特点、生物学特性和生长阶段,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糙海参池塘分段标粗混养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糙海参池塘分段标粗混养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室外池塘的面积为1~3亩,塘底为水泥底,铺沙厚度5~10cm,可蓄水深度超过1.3m,且配备增氧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糙海参池塘分段标粗混养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标粗设备由框架、网箱和网片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糙海参池塘分段标粗混养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养殖海水是从自然海区抽取的经过60目网袋过滤的海水,水温17℃~32℃,盐度20‰~35‰,pH值7.8~8.6,溶解氧大于4mg/l,氨氮小于0.5mg/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糙海参池塘分段标粗混养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投放的参苗的体长为0.2cm~0.5cm;投放的方斑东风螺苗种为1500~2500粒/斤;投放的方格星虫苗种体长为0.5~1.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糙海参池塘分段标粗混养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糙海参池塘分段标粗混养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在参螺混养池塘中,方斑东风螺投放在池塘四周外环3~4m范围内,选择杂鱼作为饵料,每天傍晚投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糙海参池塘分段标粗混养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糙海参池塘分段标粗混养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室外池塘的面积为1~3亩,塘底为水泥底,铺沙厚度5~10cm,可蓄水深度超过1.3m,且配备增氧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糙海参池塘分段标粗混养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标粗设备由框架、网箱和网片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糙海参池塘分段标粗混养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养殖海水是从自然海区抽取的经过60目网袋过滤的海水,水温17℃~32℃,盐度20‰~35‰,ph值7.8~8.6,溶解氧大于4mg/l,氨氮小于0.5mg/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梦清,刘海娟,林立蔚,董兰芳,许明珠,李铸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