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3872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转轴设备,所述转轴设备的内部设置有打磨轴承圈,所述支撑底板的背部设置有研磨部件,所述转轴设备包括轴心电机,所述轴心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转套。该装置可以通过研磨部件对放置在转轴设备上的轴承圈进行较为精准的打磨工作,从而使轴承圈的外表面变得较为平滑,由于底部的吸附盘壳可以通过两侧的配合夹板对不同尺寸的轴承圈进行限位工作、研磨部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工作,所以该装置可以应用于较多不同尺寸的轴承圈打磨工作,满足多种加工需求,提高装置的通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加工,具体的说是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1、轴承超精研工艺是一种进给运动,以实现微量磨削的一种光整加工方法,超精研加工前的表面一般经过精密车削、磨削,具体是指在良好的润滑冷却条件下,用细粒度的磨具对轴承施加很小的压力,并在垂直轴承旋转方向,对以一定速度旋转的轴承作快而短促的往复振荡运动的一种光整加工方法。

2、目前国内大型风电轴承套圈滚道及挡边表面逐步有超精研加工的要求,超精研加工后的轴承寿命更长,但市场已有大型超精机功能简单,不能满足直滚道,斜滚道,圆弧滚道,挡边及平滚道等多种表面在同一台机床加工的要求,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转轴设备,所述转轴设备的内部设置有打磨轴承圈,所述支撑底板的背部设置有研磨部件;

2、所述转轴设备包括轴心电机,所述轴心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转套,所述轴心电机的外表面设置有改装底盘;所述改装底盘包括吸附盘壳,所述吸附盘壳内腔的上部均匀开设有吸附网孔,吸附盘壳可以通过吸附网孔对打磨过程中的轴承圈进行吸附除杂工作,所述吸附盘壳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水平引导槽,所述水平引导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配合夹板;

3、所述研磨部件包括调高底座,所述调高底座内壁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竖直挡板,所述竖直挡板外表面的背部固定连接有推进背箱,所述推进背箱的正面通过分段推杆固定连接有滑动内杆,所述滑动内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倒置马达,所述倒置马达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偏心油石套,虽然套接在倒置马达的输出轴上,但是倒置马达的轴心线与偏心油石套的轴心线相邻并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在倒置马达控制偏心油石套转动时,偏心油石套的实际转动的范围会变大。

4、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挡板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感压内箱,所述感压内箱正面的中部滑动连接有受力推杆,所述受力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滚轮,所述竖直挡板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扩展外壳,所述扩展外壳内腔的前端设置有预压部件。

5、进一步地,所述调高底座的底部与支撑底板上表面的背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内杆的外表面通过引导滑槽与扩展外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偏心油石套的外表面延伸至扩展外壳的外部,所述受力推杆的外表面通过贯穿口与竖直挡板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打磨轴承圈的底端与吸附盘壳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配合夹板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配合夹板内壁靠近打磨轴承圈底部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转接滚轮,且转接滚轮的外表面通过转槽与配合夹板的内壁转动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转套外表面的两侧对称固定有容纳滑壳,所述容纳滑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进滑板,所述推进滑板内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内压滑板,内压滑板与打磨轴承圈所接触的面为弧面结构,以便最大限度贴合打磨轴承圈的内壁,增大与打磨轴承圈的摩擦力,所述内压滑板外表面远离打磨轴承圈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贴壁容纳壳,所述贴壁容纳壳内壁靠近容纳滑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感压板。所述感压板的受压面通过弹性压杆与内压滑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压滑板外表面远离弹性压杆的一侧与打磨轴承圈的内壁相互挤压,所述容纳滑壳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内压滑板的数量为四块。

7、进一步地,所述预压部件包括弯曲滑块,所述弯曲滑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金属连杆,所述金属连杆远离弯曲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连板,所述竖直连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条壳,所述固定条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压元件,所述下压元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连筒。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条壳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竖直连板的外表面通过竖直滑槽与固定条壳内壁靠近弯曲滑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竖直连板的顶部与压缩连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元件的底端通过外接导线延伸至固定条壳的外部,下压元件通过底端的导线,将压缩连筒的压力传输给该装置外部的测压计算机,从而调整扩展外壳与打磨轴承圈的距离。所述固定条壳的外表面与扩展外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弯曲滑块的外表面与扩展外壳的内壁滑动连接,且弯曲滑块的底端延伸至扩展外壳的外部,所述弯曲滑块的底部与打磨轴承圈的顶部相互挤压。

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该装置可以通过研磨部件对放置在转轴设备上的轴承圈进行较为精准的打磨工作,从而使轴承圈的外表面变得较为平滑,由于底部的吸附盘壳可以通过两侧的配合夹板对不同尺寸的轴承圈进行限位工作、研磨部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工作,所以该装置可以应用于较多不同尺寸的轴承圈打磨工作,满足多种加工需求,提高装置的通用性能。

11、2.该装置的油石套并非绕着倒置马达进行稳定转动,而是偏心套在倒置马达的转轴上进行偏心转动,从而通过油石套的高频振动,与打磨轴承圈外表面的接触作用,将打磨轴承圈的外表面清理干净,并且在高频振荡的时候,残渣不容易粘附在轴承圈外表面,并且底部的吸附盘壳可以及时清理掉脱落的杂质,所以不会出现杂质飞扬导致加工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12、3.该装置通过调整推进滑板的方式,对偏心套内壁施加适当的挤压作用力时,为了避免出现挤压偏心套内壁压力过大,导致偏心套内壁出现变形损坏的问题,在推进滑板即将与偏心套内壁接触时,先通过内压滑板进行缓冲预压的方式,对容纳滑壳的推进速度进行减速运动,从而使推进滑板及时停止运动,避免出现推进过度的问题。

13、4.在扩展外壳下降时,位于下方的弯曲滑块先与打磨轴承圈的顶部相接触,通过导线反馈偏心油石套在打磨轴承圈上实际推进的距离,进而保证偏心油石套的推进距离可控,并且限制偏心油石套的实际下滑距离,防止偏心油石套与下方的吸附盘壳接触,导致吸附盘壳磨损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所述支撑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转轴设备(2),所述转轴设备(2)的内部设置有打磨轴承圈(4),所述支撑底板(1)的背部设置有研磨部件(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挡板(3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感压内箱(37),所述感压内箱(37)正面的中部滑动连接有受力推杆(38),所述受力推杆(38)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滚轮(39),所述竖直挡板(32)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扩展外壳(310),所述扩展外壳(310)内腔的前端设置有预压部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高底座(31)的底部与支撑底板(1)上表面的背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内杆(34)的外表面通过引导滑槽与扩展外壳(310)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偏心油石套(36)的外表面延伸至扩展外壳(310)的外部,所述受力推杆(38)的外表面通过贯穿口与竖直挡板(32)的内腔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轴承圈(4)的底端与吸附盘壳(5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配合夹板(54)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配合夹板(54)内壁靠近打磨轴承圈(4)底部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转接滚轮(55),且转接滚轮(55)的外表面通过转槽与配合夹板(54)的内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套(22)外表面的两侧对称固定有容纳滑壳(23),所述容纳滑壳(2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进滑板(24),所述推进滑板(24)内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内压滑板(25),所述内压滑板(25)外表面远离打磨轴承圈(4)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贴壁容纳壳(28),所述贴壁容纳壳(28)内壁靠近容纳滑壳(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感压板(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压板(27)的受压面通过弹性压杆(26)与内压滑板(2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压滑板(25)外表面远离弹性压杆(26)的一侧与打磨轴承圈(4)的内壁相互挤压,所述容纳滑壳(2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内压滑板(25)的数量为四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部件(6)包括弯曲滑块(61),所述弯曲滑块(6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金属连杆(62),所述金属连杆(62)远离弯曲滑块(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连板(63),所述竖直连板(6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条壳(64),所述固定条壳(64)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压元件(66),所述下压元件(6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连筒(6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壳(6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竖直连板(63)的外表面通过竖直滑槽与固定条壳(64)内壁靠近弯曲滑块(61)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竖直连板(63)的顶部与压缩连筒(6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元件(66)的底端通过外接导线延伸至固定条壳(64)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壳(64)的外表面与扩展外壳(310)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弯曲滑块(61)的外表面与扩展外壳(310)的内壁滑动连接,且弯曲滑块(61)的底端延伸至扩展外壳(310)的外部,所述弯曲滑块(61)的底部与打磨轴承圈(4)的顶部相互挤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所述支撑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转轴设备(2),所述转轴设备(2)的内部设置有打磨轴承圈(4),所述支撑底板(1)的背部设置有研磨部件(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挡板(3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感压内箱(37),所述感压内箱(37)正面的中部滑动连接有受力推杆(38),所述受力推杆(38)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滚轮(39),所述竖直挡板(32)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扩展外壳(310),所述扩展外壳(310)内腔的前端设置有预压部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高底座(31)的底部与支撑底板(1)上表面的背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内杆(34)的外表面通过引导滑槽与扩展外壳(310)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偏心油石套(36)的外表面延伸至扩展外壳(310)的外部,所述受力推杆(38)的外表面通过贯穿口与竖直挡板(32)的内腔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轴承圈(4)的底端与吸附盘壳(5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配合夹板(54)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配合夹板(54)内壁靠近打磨轴承圈(4)底部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转接滚轮(55),且转接滚轮(55)的外表面通过转槽与配合夹板(54)的内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加工用多表面超精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套(22)外表面的两侧对称固定有容纳滑壳(23),所述容纳滑壳(2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进滑板(24),所述推进滑板(24)内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内压滑板(25),所述内压滑板(25)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明周振民宋凯赵天胜徐欣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明鑫数控磨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