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3821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垂直度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检测组件,包括外壳、水准晶体、激光发射器、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水准晶体固定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激光发射器固定于所述凹槽内底壁,且位于所述激光发射器底部,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位于所述水准晶体顶角,所述第二感应装置设置于所述水准晶体上方四边,所述水准晶体为正八面体形。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检测组件的设置,可对建筑结构的垂直度提供准确的检测,且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单,方便携带,同时无需施工方太高的技术要求,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可便于将检测组件与建筑结构连接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垂直度检测,特别是一种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装配式建筑结构安装过程中,垂直度的控制是保证建筑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使用垂直度检测仪器对建筑结构安装的垂直度进行检测,传统的高精度垂直度检测的仪器(例如垂准仪、建筑工程检测器),虽然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操作繁琐、对施工方的技术要求高,且携带不便等问题,还有一些垂直度检测仪器(例如吊锤),该装置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在使用时受环境因素影响大,且准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的垂直度检测的仪器使用不便。

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其包括,检测组件,包括外壳、水准晶体、激光发射器、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水准晶体固定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激光发射器固定于所述凹槽内底壁,且位于所述激光发射器底部,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位于所述水准晶体顶角,所述第二感应装置设置于所述水准晶体上方四边,所述水准晶体为正八面体形状,所述激光发射器与所述水准晶体顶角垂直;

3、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一侧,包括固定套、转动块、吸盘、卡块、锁定件以及调节件,所述固定套固定于所述外壳一侧,所述转动块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套内,所述吸盘固定于所述转动块一侧,所述卡块固定于所述转动块上,所述固定套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转动块滑动于所述卡槽内,所述锁定件位于所述固定套上,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锁定件一侧。

4、进一步说,该检测装置所述锁定件包括限位杆、固定板以及第一弹簧,所述限位杆插接于所述固定套内,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限位杆顶端,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固定套固定,所述转动块上开设有限位孔。

5、进一步说,该检测装置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杆相对应,所述限位孔的数量有多个,呈弧形均布于所述转动块上。

6、进一步说,该检测装置所述调节件包括支撑套、感应球、受力板、挤压杆以及受力杆,所述支撑套固定于所述外壳一侧,所述感应球位于所述支撑套内,所述受力板位于所述支撑套内,所述挤压杆一端与所述受力板固定,另一端贯穿至支撑套外侧,所述受力杆固定于所述固定板顶部,所述受力杆顶部呈倾斜状。

7、进一步说,该检测装置所述受力板一侧固定有缓冲垫。

8、进一步说,该检测装置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一侧,包括定位板、稳定柱以及第二弹簧,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外壳一侧,所述稳定柱一端与所述定位板固定,另一端插接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板和所述外壳固定。

9、进一步说,该检测装置所述水准晶体呈透明状,所述水准晶体内部填充有二分之一的填充液体,填充液体采用阻尼较高的液体材料,使得游离浮动的液体迅速稳定。

10、进一步说,该检测装置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两个感应灯,两个所述感应灯呈上下排列。

11、进一步说,该检测装置所述定位板呈回形,所述稳定柱和所述第二弹簧的数量均为四个,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板的四角。

12、进一步说,该体检测装置使用方法,其中:在检测时,将外壳与需要检测的建筑结构贴合,并启动吸盘,通过吸盘将外壳与建筑结构固定;

13、且在外壳建筑结构贴合时,将外壳处于略微的倾斜状态,需使感应球位于支撑套内部远离受力板的一端;

14、当外壳完成固定后,缓慢的转动外壳,将外壳向竖直的方向转动,此时感应球会在支撑套内向受力板的方向移动;

15、当外壳转动至竖直状态后,感应球会移动至支撑套内部的另一端,并与受力板接触,同时推动受力板移动,通过受力板带动挤压杆对受力杆顶部斜面挤压,通过受力杆带动限位杆向下移动,使限位杆与限位孔卡合,此时便可将外壳锁定,且外壳处于竖直的状态;

16、此时启动激光发射器,若激光照射到水准晶体上顶角第一感应装置,此时外壳一侧位于下方的感应灯就会亮,以此表面建筑结构是垂直的状态;

17、若是激光发射器照射到水准晶体上方四个面任一的第二感应装置,那么外壳一侧位于上方的感应灯就会亮,此时则表面建筑结构是倾斜的状态,便需要通过外力对建筑结构进行校正调节,直至下方的感应灯亮为止。

1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为:通过检测组件的设置,可对建筑结构的垂直度提供准确的检测,且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单,方便携带,同时无需施工方太高的技术要求,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可便于将检测组件与建筑结构连接固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205)包括限位杆(205a)、固定板(205b)以及第一弹簧(205c),所述限位杆(205a)插接于所述固定套(201)内,所述固定板(205b)固定于所述限位杆(205a)顶端,所述第一弹簧(205c)两端分别于所述固定板(205b)和所述固定套(201)固定,所述转动块(202)上开设有限位孔(20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202-1)与所述限位杆(205a)相对应,所述限位孔(202-1)的数量有多个,呈弧形均布于所述转动块(202)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06)包括支撑套(206a)、感应球(206b)、受力板(206c)、挤压杆(206d)以及受力杆(206e),所述支撑套(206a)固定于所述外壳(101)一侧,所述感应球(206b)位于所述支撑套(206a)内,所述受力板(206c)位于所述支撑套(206a)内,所述挤压杆(206d)一端与所述受力板(206c)固定,另一端贯穿至支撑套(206a)外侧,所述受力杆(206e)固定于所述固定板(205b)顶部,所述受力杆(206e)顶部呈倾斜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206c)一侧固定有缓冲垫(206f)。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00)还包括支撑件(207),设置于所述外壳(101)一侧,包括定位板(207a)、稳定柱(207b)以及第二弹簧(207c),所述定位板(207a)位于所述外壳(101)一侧,所述稳定柱(207b)一端与所述定位板(207a)固定,另一端插接于所述外壳(101)内,且与所述外壳(10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07c)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板(207a)和所述外壳(101)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准晶体(102)呈透明状,所述水准晶体(102)内部填充有二分之一的填充液体,填充液体采用阻尼较高的液体材料,使得游离浮动的液体迅速稳定。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1)一侧设置有两个感应灯(106),两个所述感应灯(106)呈上下排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07a)呈回形,所述稳定柱(207b)和所述第二弹簧(207c)的数量均为四个,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板(207a)的四角。

10.一种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检测装置,使用方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205)包括限位杆(205a)、固定板(205b)以及第一弹簧(205c),所述限位杆(205a)插接于所述固定套(201)内,所述固定板(205b)固定于所述限位杆(205a)顶端,所述第一弹簧(205c)两端分别于所述固定板(205b)和所述固定套(201)固定,所述转动块(202)上开设有限位孔(20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202-1)与所述限位杆(205a)相对应,所述限位孔(202-1)的数量有多个,呈弧形均布于所述转动块(202)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06)包括支撑套(206a)、感应球(206b)、受力板(206c)、挤压杆(206d)以及受力杆(206e),所述支撑套(206a)固定于所述外壳(101)一侧,所述感应球(206b)位于所述支撑套(206a)内,所述受力板(206c)位于所述支撑套(206a)内,所述挤压杆(206d)一端与所述受力板(206c)固定,另一端贯穿至支撑套(206a)外侧,所述受力杆(206e)固定于所述固定板(205b)顶部,所述受力杆(206e)顶部呈倾斜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结构垂直度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景帅赵宝成谷修铧何佳壕贾宸周凯文陈琦黄献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