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冷量回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冷量回收塔和烟气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1、燃煤烟气、焚烧烟气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是危害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关技术中,大型机组基本完成了超低排放的改造,即实现了排放标准为:so2≤35mg/nm3,nox≤50mg/nm3,粉尘≤5mg/nm3。虽然排放浓度己控制得相当之低,但由于烟气排放总量巨大,因此污染物排放得绝对值依然不可忽略。烟气污染物近零排放依旧是清洁煤电以及焚烧的终极目标之一。
2、近零排放型烟气多污染物一体化脱除系统中低温烟气经过低温吸附工序,从低温吸附工序排出的烟气温度在0℃左右,如直接排放将会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冷量回收塔,该冷量回收塔能够实现冷量的回收,减少能源浪费。
3、本专利技术的冷量回收塔包括:
4、塔体,所述塔体具有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
5、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与所述塔体相连且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换热单元具有换热进气口和换热出气口,所述换热进气口与所述烟气进口连通,所述换热出气口与所述烟气出口连通;
6、喷淋单元,所述喷淋单元与所述塔体相连且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喷淋单元在所述塔体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换热单元的上方,所述喷淋单元用于向所述空腔内喷出喷淋液,以使所述喷淋液经所述换热出气口流入所
7、本专利技术的冷量回收塔通入烟气后,开启喷淋单元,以便喷淋溶液与烟气能够进入换热单元内进行换热,进入换热单元内的喷淋溶液和烟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阻力,由此,增加了烟气如喷淋溶液的接触时间,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8、可选地,所述换热单元将所述空腔分隔为烟气腔和喷淋腔,所述喷淋单元置于所述喷淋腔内,所述烟气出口与所述喷淋腔连通,所述烟气腔连通所述换热进气口和所述烟气进口,在所述塔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烟气腔的高度大于所述换热单元的高度。
9、可选地,所述塔体还包括烟气管道,所述烟气管道与所述塔体相连,且所述烟气管道的第一端置于所述塔体外侧,所述烟气管道的第二端置于所述烟气腔内,所述烟气进口设在所述烟气管道的第一端。
10、可选地,所述烟气管道的第二端的端口的径向尺寸与所述烟气腔在所述塔体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之比小于等于1:3。
11、可选地,所述烟气管道的第二端的端口的径向尺寸小于等于所述烟气管道到所述塔体底壁之间的距离尺寸。
12、可选地,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支撑件和填料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塔体相连,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塔体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填料区,所述填料件设在所述填料区内,所述填料件具有多个流道,所述流道连通所述换热进气口和所述换热出气口。
13、可选地,所述烟气在所述流道内流动路径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换热进气口和所述换热出气口之间的距离尺寸。
14、可选地,所述烟气进口和所述烟气出口间隔布置。
15、可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冷量回收塔还包括除雾单元,所述除雾单元与所述塔体相连且位于所述空腔内,在所述塔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除雾单元位于所述喷淋单元的上方,以用于清除所述塔体内雾沫。
16、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冷却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喷淋冷却塔、冷量回收塔和吸附塔,所述冷量回收塔为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冷量回收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量回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量回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将所述空腔分隔为烟气腔和喷淋腔,所述喷淋单元置于所述喷淋腔内,所述烟气出口与所述喷淋腔连通,所述烟气腔连通所述换热进气口和所述烟气进口,在所述塔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烟气腔的高度大于所述换热单元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量回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还包括烟气管道,所述烟气管道与所述塔体相连,且所述烟气管道的第一端置于所述塔体外侧,所述烟气管道的第二端置于所述烟气腔内,所述烟气进口设在所述烟气管道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量回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道的第二端的端口的径向尺寸与所述烟气腔在所述塔体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之比小于等于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量回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道的第二端的端口的径向尺寸小于等于所述烟气管道到所述塔体底壁之间的距离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量回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支撑件和填料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塔体相连,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塔体的内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量回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在所述流道内流动路径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换热进气口和所述换热出气口之间的距离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量回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进口和所述烟气出口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量回收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雾单元,所述除雾单元与所述塔体相连且位于所述空腔内,在所述塔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除雾单元位于所述喷淋单元的上方,以用于清除所述塔体内雾沫。
10.一种烟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喷淋冷却塔、冷量回收塔和吸附塔,所述冷量回收塔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量回收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量回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量回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将所述空腔分隔为烟气腔和喷淋腔,所述喷淋单元置于所述喷淋腔内,所述烟气出口与所述喷淋腔连通,所述烟气腔连通所述换热进气口和所述烟气进口,在所述塔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烟气腔的高度大于所述换热单元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量回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还包括烟气管道,所述烟气管道与所述塔体相连,且所述烟气管道的第一端置于所述塔体外侧,所述烟气管道的第二端置于所述烟气腔内,所述烟气进口设在所述烟气管道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量回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道的第二端的端口的径向尺寸与所述烟气腔在所述塔体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之比小于等于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量回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道的第二端的端口的径向尺寸小于等于所述烟气管道到所述塔体底壁之间的距离尺寸。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月婷,黎明,汪世清,黄思源,刘练波,丁磊,牛红伟,付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