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级玻纤细纱织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纤细纱织造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纤维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玻纤细纱在织布织造时,经纱在织布轴退绕过程中左右摆动,由于摩擦起静电以及上浆后经纱带有些许黏着性,容易与旁边相邻的纱相互交叉而分不开。而细纱交叉后在织造时极易在进入停经片以前,由于经纱绞住分不开,导致经纱频繁绞断,严重影响织机运转效率。为了解决玻纤纱毛羽、破丝等难题,可通过上浆剂或纤维增强剂、浸润剂等减缓此类问题的产生。有许多研究工作来解决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织造问题,如专利cn109371682a提供了一种由聚乙烯醇pva-205和聚乙烯醇p-401调配制备的上浆剂,以解决电子级玻纤细纱织造效率和断经问题。但是,pva存在难降解的问题。专利采用淀粉、pva作为玻纤上浆剂。twi796354b用丙烯酸树脂之成分、橡胶成分、液状松香酯树脂制备玻璃纤维纤维上浆剂。专利cn115625944a用玻纤丝制备风电叶片的frp材料,采用的上浆剂为环氧树脂、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固化剂和促进剂等浸润,在350-380℃空气中灼烧0.6-0.8h以去除表面胶涂层。因为上浆剂会影响玻纤复合材料的性能。专利cn111518294a通过利用包含硅烷系偶联剂和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的处理剂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处理,能够提高树脂增强用玻璃纤维的与热塑性树脂的粘接性,通过使用利用该处理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树脂增强用玻璃纤维,能够得到机械特性优异、并且模具污染降低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2、总之,针对玻纤上浆的浆料主要有淀粉类、pva
3、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玻纤纤维功能性纤维增强剂,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保、断经少、提升织造效率、减少摩擦、抗静电、免退浆玻纤细纱织造用的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纤细纱织造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纤维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供一种具有环保、提升玻纤细纱织造效率的浆料。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纤细纱织造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浆料,包含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功能性助剂,其中,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4、s1:准确称取丙烯基类单体、助溶剂、引发剂等于反应器中,然后逐渐升温至70~95℃进行聚合,反应时间0.5~4h;
5、s2:加入剩余的引发剂、助溶剂及有机硅,聚合时间0.5~2h;
6、s3:聚合反应结束后,添加中和剂将聚合物成盐,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充分分散形成水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
7、s4:最后添加功能性助剂即可得到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纤维增强剂。
8、优选的,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与所述的功能性助剂的质量比为(10~20):(0.01~0.5)。
9、优选的,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由所述的丙烯基类单体与所述的有机硅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优选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为50000~600000;更优选的,其分子量为100000~400000。
10、优选的,所述的丙烯基类单体,包含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异壬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等之中的至少一种。
11、优选的,所述的丙烯基类单体,包含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异壬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等之中的至少一种。
12、优选的,所述的有机硅为含有硅烷链段和烯键的可反应型有机硅,包含单端(甲基)丙烯酰氧基有机硅,(甲基)丙烯酸硅油酯,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单甲基丙烯酰氧基有机硅的分子量为1000~10000;(甲基)丙烯酸硅油酯的分子量为400~5000等中的至少一种。
13、优选的,所述的助溶剂为异丙醇、乙醇;
14、优选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
15、优选的,所述的功能性助剂包含润滑剂、浸润剂、抗静电剂等中的至少一种。
16、优选的,所述的中和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氨水、三乙胺、n,n-二甲基乙醇胺、二乙醇胺、amp-5等中的至少一种。
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玻纤细纱织造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纤维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纤维增强剂。
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的玻纤细纱织造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纤维增强剂的制备方法或者上述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纤维增强剂在制备织造用玻纤细纱的产品中的用途。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1)所制备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浆料,其中含有对玻纤丝具有良好附着力的极性基团如-cooh、-coo-对玻纤细纱具有良好的集束性,提升玻纤细纱的织造效率;
21、(2)所制备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浆料,浆料中含有较多的硅烷链段及长碳烷基链段,可有效的减少玻纤丝在制造过程中摩擦所产生的毛羽、断纱等现象,促进玻纤布的强力提升。
22、(3)所制备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浆料,对玻纤布复合环氧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免退浆工艺,减少能耗和玻纤布强度的下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纤细纱织造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纤维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功能性助剂,其中,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细纱织造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纤维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与所述的功能性助剂的质量比为(10~20):(0.0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细纱织造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纤维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由所述的丙烯基类单体与所述的有机硅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为50000~600000;更优选的,其分子量为100000~400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细纱织造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纤维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基类单体,包含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异壬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等之中的至少一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纤细纱织造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纤维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功能性助剂,其中,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细纱织造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纤维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与所述的功能性助剂的质量比为(10~20):(0.0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细纱织造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纤维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由所述的丙烯基类单体与所述的有机硅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为50000~600000;更优选的,其分子量为100000~400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细纱织造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纤维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基类单体,包含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异壬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等之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细纱织造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纤维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基类单体,包含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甜甜,杨卫东,俞胜超,许凯敏,王瑞琪,李昕,
申请(专利权)人:卫星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