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具体是指一种黏小奥德蘑新菌株及其人工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1、野生食用菌是生长在天然的树林中,在自然界完全处于野生状态的野生菌主要分为两类:腐生真菌和菌根真菌。
2、菌根真菌目前为止还无法进行人工栽培,或只能进行仿野生栽培;而大多数腐生真菌可以经过人工驯化栽培,据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约有300多万种真菌物种,仅仅只有1%的物种被大众所熟知,其中已知的大型真菌约14000余种,国内已确认的食用菌有1789种,药用菌798种,而其中只有不到100种的野生食药用菌被人工所驯化,规模化裁培的品种也仅仅只有30余种。
3、黏小奥德蘑mucidula mucida(schrad.)pat.,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蘑菇目(agaricales)、泡头菌科(physalacriaceae)、黏小奥德蘑属(mucidula),黏小奥德蘑是常见木栖腐生的大型菇类,多生于阔叶树的倒木或腐木上,也可少见于春夏季的中低海拔林区,野生资源较稀缺,目前对其研究也相对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栽培使用,可进行人工培养的一种黏小奥德蘑新菌株,黏小奥德蘑(mucidula mucida)jzgz0271,其于2024年7月2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珞珈山,保藏编号为:cctcc m20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黏小奥德蘑(mucidula mucida)jzgz0271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黏小奥德蘑jzgz0271的母种接种于培养基进行母种培养,无菌条件下将培养的母种接入原种固体培养基获得原种,原种接入栽培袋进行进行生产种培养,出菇采收得到子实体。
3、优选的,所述母种培养基包括:马铃薯200g、琼脂20g、葡萄糖20g、蒸馏水1000ml;
4、原种培养基包括:98%麦粒、1%石膏、1%石灰,取上述三种成分混合搅拌均匀,装入容器后使用封口膜封口进行高压灭菌;
5、栽培种的培养基包括78%阔叶木屑、20%麦麸、1%蔗糖、1%石膏,含水量65%,取上述四种成分混合搅拌均匀,装入栽培袋内打孔后进行高压灭菌。
6、优选的,所述母种培养包括:将黏小奥德蘑jzgz0271用无菌水清洗表面灰尘,取菌盖边缘幼嫩部分后经切割为块状接种在母种pda斜面培养基上,24℃恒温条件下培养7~12天;
7、所述原种培养包括:置于24℃环境下培养25-30天至菌丝长满,表面菌丝整体浓密洁白,待原种备用;
8、所述栽培种培养包括:将接种的菌袋放置恒温培养箱,空气湿度50%~65%,避光培养,在菌丝生长前温度24℃,18~21天后增加散射光,温度26℃,30~40天后菌丝长满菌袋,菌丝整体浓密洁白;
9、所述出菇包括将菌棒放置在立体架上,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温度24~26℃,散射光照射,每日通风换气3~5次;
10、所述采收包括用手将黏小奥德蘑子实体取下,将基部的杂质清理,送入烘干机在40℃烘干后密封保存。
11、优选的,所述母种培养中在清洗菌盖后使用75%酒精消毒表面2~3min,对解剖刀消毒后取下幼嫩组织,幼嫩组织切块为0.2~0.3cm粒径使用。
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采集野生黏小奥德蘑(mucidulamucida)jzgz0271并确认其分类,通过人工发掘提供一种具有适用性广,易于操作培育的黏小奥德蘑新菌株经人工培育、驯化而成的野生食用菌的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黏小奥德蘑(Mucidula mucida)JZGZ027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416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小奥德蘑JZGZ0271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黏小奥德蘑JZGZ0271的母种接种于培养基进行母种培养,无菌条件下将培养的母种接入原种固体培养基获得原种,原种接入栽培袋进行进行生产种培养,出菇采收得到子实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种培养中在清洗菌盖后使用75%酒精消毒表面2~3min,对解剖刀消毒后取下幼嫩组织,幼嫩组织切块为0.2~0.3cm粒径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黏小奥德蘑(mucidula mucida)jzgz027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416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小奥德蘑jzgz0271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黏小奥德蘑jzgz0271的母种接种于培养基进行母种培养,无菌条件下将培养的母种接入原种固体培养基获得原种,原种接入栽培袋进行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朴,杨应昆,李玉,李长田,张兆娟,闫星如,彭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