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3269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降落伞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包括:连接机构、切割器、滑动件、套筒组件和滑动块;连接机构的部分与切割器连接,切割器与套筒组件连接;滑动件的第一端与连接机构螺纹连接,滑动件的第二端与套筒组件弹性连接;滑动块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连接机构的部分处于未被切断的情况下,滑动件与滑动块抵接,滑动块插设于套筒组件的上部与下部内,滑动块处于第一位置;在连接机构的部分处于被切断的情况下,滑动件与滑动块分离,滑动块移动至套筒组件的下部外,滑动块处于第二位置。上述的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利用机械方式使降落伞的伞和舱分离,分离方式可靠性强,避免了舱落地时伞与舱仍未分离的事件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落伞,尤其涉及一种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1、降落伞伞降回收已成为宇宙飞船回收、高空气球吊舱降落回收、空中投放物资等过程的通用降落回收方法,该方法结构简单、技术成熟。然而,在一些工况下,降落伞回收需要落地时实施伞舱分离。但当落地点风速较大,而又必须进行降落时,如果伞舱不分离,可能会导致降落伞形成风兜,拖拽舱在地面拖行,从而严重损坏舱上设备。

2、目前,伞舱分离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基于高度变化的分离方法:通过监视舱的高度变化,根据高度变化数据判断舱是否落地,落地后依靠通信链路下达指令进行分离机构动作以实施分离。该方法依赖于舱落地后通信链路的完好性,如果落地过程中天线受损或天线方向不佳,将无法实施分离。

4、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分离方法:在舱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根据落地加速度数据判断进行伞舱分离。该方法不依赖于通信链路,但由于落地冲击是一个短时间过程,因此需要加速度传感器具有较高的采样频率。然而,伞降过程中开伞、乱风等情况都可能引起大的瞬时加速度,为了保证切割安全并避免误触发,通常需要设置较大的落地触发门槛。但降落地面条件不同,加速度差异很大,有时可能出现落地达不到触发门槛而无法实施切割的情况,致使伞舱无法分离。

5、基于测距传感器的分离方法:在舱上安装测距传感器,测量舱与地面的距离,基于舱与地面的距离控制切割器切割。然而,舱伞降过程姿态不稳定,尤其在地面有乱风的情况下,舱落地姿态可能翻滚,导致传感器无法准确测量舱与地面的实际距离,从而无法实现有效的分离。

6、综上所述,现有的伞舱分离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无法在各种复杂工况下可靠地实现伞舱分离,基于此,亟待提出一种更为有效的伞舱分离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以实现伞舱有效分离。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包括:连接机构、切割器、滑动件、套筒组件和滑动块;所述连接机构的部分与所述切割器连接,所述切割器与所述套筒组件连接,所述切割器用于切断所述连接机构的部分,以使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切割器分离,所述连接机构用于与降落伞的伞绳连接;所述滑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机构螺纹连接,所述滑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套筒组件弹性连接,在所述连接机构的部分处于被切断的情况下,所述滑动件在弹性力的作用下能够相对于所述套筒组件移动;所述滑动块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连接机构的部分处于未被切断的情况下,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动块抵接,所述滑动块插设于所述套筒组件的上部与下部内,所述滑动块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套筒组件的上部与下部连接;在所述连接机构的部分处于被切断的情况下,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动块分离,所述滑动块移动至所述套筒组件的下部外,所述滑动块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套筒组件的上部与下部分离。

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所述滑动件包括连接的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二本体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直径;所述第一本体部与所述连接机构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本体部与所述套筒组件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二本体部的侧面与所述滑动块的侧面抵接的情况下,所述滑动块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二本体部与所述滑动块分离的情况下,所述滑动块处于所述第二位置。

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套筒组件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组件的内壁以及所述第二本体部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所述套筒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施力件;所述第二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筒的下部,所述施力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套筒抵接,所述第一套筒为所述套筒组件的上部,所述第二套筒为所述套筒组件的下部;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以及滑动块设有彼此配合滑动的斜面,所述施力件用于在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动块分离后,促使所述滑动块处于所述第二位置。

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所述第一套筒的壁面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设有凹槽,所述滑动块的第一端插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滑动块的第二端嵌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滑动块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凹槽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滑动的第二斜面。

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所述套筒组件还包括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筒的上部,并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所述施力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之间,所述施力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抵接,所述施力件为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滑动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组件以及所述切割器连接,所述切割器用于切断所述连接件。

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吊耳、连接座和线轮,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吊耳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吊耳具有销轴,所述线轮套设于所述销轴外,并可相对于所述销轴转动,所述线轮用于缠绕降落伞的伞绳;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吊耳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座连接。

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三套筒连接,所述切割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二吊耳,所述第二吊耳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二套筒连接,所述第二吊耳用于与降落伞的舱连接。

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通过设置套筒组件、滑动件和滑动块,利用机械方式使降落伞的伞和舱分离,不需要依靠电子设备,分离方式可靠性强,避免了舱落地时伞与舱仍未分离的事件发生,且分离装置可重复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机构、切割器、滑动件、套筒组件和滑动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连接的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二本体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套筒组件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组件的内壁以及所述第二本体部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施力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壁面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设有凹槽,所述滑动块的第一端插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滑动块的第二端嵌设于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组件还包括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筒的上部,并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滑动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组件以及所述切割器连接,所述切割器用于切断所述连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吊耳、连接座和线轮,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吊耳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吊耳具有销轴,所述线轮套设于所述销轴外,并可相对于所述销轴转动,所述线轮用于缠绕降落伞的伞绳;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三套筒连接,所述切割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吊耳,所述第二吊耳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二套筒连接,所述第二吊耳用于与降落伞的舱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机构、切割器、滑动件、套筒组件和滑动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连接的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二本体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套筒组件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组件的内壁以及所述第二本体部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施力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壁面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设有凹槽,所述滑动块的第一端插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滑动块的第二端嵌设于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落伞伞舱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辉陈臣王梓皓付强张泰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