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色节能建筑,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强型发泡砼墙体。
技术介绍
1、在一些混凝土墙体施工上,为减少热应力引起的热胀冷缩效应对墙体结构的损伤——例如表面裂缝、内部裂缝,通常会在墙体的外表面(例如建筑体的外立面、室内墙面的内立面)上设置诱导缝,以通过诱导缝释放该部分热胀冷缩效应的内应力。甚者,还会在该诱导缝内填充一些膨胀混凝土材质的加固材料,以加强诱导缝处墙体强度。然而,在一些超长混凝土墙体的施工过程中,受施工周期较长的因素影响,诱导缝的开缝位置很难反映该超长混凝土墙体的应力释放位置,导致在诱导缝之间的墙体结构上仍然会存在表面裂缝、内部裂缝等损伤,从而造成超长混凝土墙体施工难度大、墙体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增强型发泡砼墙体。
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诱导缝位置和热应力释放位置难以对准的问题,以实现改善混凝土墙体施工质量的效果。
3、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强型发泡砼墙体,包括自后向前依序分布的抗渗层、发泡层和膨胀层,所述发泡层中预埋前后延伸的横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的前端伸入所述膨胀层内、并且/或者所述横向钢筋的后端伸入所述抗渗层内,并且在所述膨胀层的顶部和底部中一者上设置排料口、另一者上设置注料口,所述注料口和所述排料口均在前后方向上贯通所述膨胀层,以及,
4、在基层土体和临时墙体之间现浇抗渗混凝土,形成所述抗渗层;其中,所述临时墙体采用
5、在立模板和所述临时墙体之间现浇膨胀混凝土,形成所述膨胀层;其中所述立模板间隔设置在所述临时墙体的前方;
6、在所述膨胀层和所述抗渗层成型后,以电热融化法解除所述临时墙体,并从所述注料口现浇发泡混凝土,直至所述硫磺砂浆从所述排料口排空,并形成所述发泡层。
7、优选地,所述抗渗层内预埋第一预埋钢筋,所述第一预埋钢筋竖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预埋钢筋绑扎连接在所述横向钢筋的后端上,以促使在所述抗渗混凝土成型过程中所述第一预埋钢筋被固化在所述抗渗层内;并且/或者,
8、所述膨胀层内预埋第二预埋钢筋,所述第二预埋钢筋竖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二预埋钢筋绑扎连接在所述横向钢筋的前端,以促使在所述膨胀混凝土成型过程中所述第二预埋钢筋被固化在所述膨胀层内。
9、优选地,所述发泡层内还预埋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黏胶胶囊,所述黏胶胶囊包括玻璃材质或者塑料材质的外壳,所述外壳内充满缓凝粘接液,以促使在所述外壳破裂后所述缓凝粘接液进入所述发泡层中。
10、优选地,所述黏胶胶囊外卡套金属材质或者塑料材质的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顶部连接在所述横向钢筋上;以及,
11、在上下方向上,所述横向钢筋呈层状分布,每一层的所述横向钢筋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并且每一层的相邻两个所述横向钢筋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黏胶胶囊的最小外径。
12、优选地,所述黏胶胶囊具有圆柱状的腹部,在所述腹部的两端一体形成半球形的上头部和下头部,以促使所述黏胶胶囊的轴线处于竖向;并且,
13、在所述定位架采用金属材料的情况下,所述定位架包括卡套嵌接在所述黏胶胶囊的腹部上的腹部卡圈,所述腹部卡圈外焊接连接u性的吊环,所述吊环卡套嵌接在所述黏胶胶囊的上半部分上侧;并且,在所述吊环上焊接钩挂连接在横向钢筋上的挂钩,所述挂钩上还焊接罩在所述黏胶胶囊上方的伞形罩;以及,
14、所述黏胶胶囊在水平面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伞形罩内。
15、优选地,在所述发泡层和所述抗渗层之间夹设金属材料的第一网架,所述第一网架配置成在浇筑所述抗渗混凝土之前,所述第一网架前后活动地套接在所述横向钢筋的后段上;并且/或者,
16、在所述发泡层和所述膨胀层之间夹设金属材料的第二网架,所述第二网架配置成在浇筑所述膨胀混凝土之前,所述第二网架前后活动地套接在所述横向钢筋的前段上。
17、优选地,在所述排料口位于所述膨胀层的底部、且所述注料口位于所述膨胀层的顶部的情况下,所述排料口和/或注料口呈底部从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的通道形。
18、优选地,在所述排料口和/或注料口内填充所述发泡材料。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在本专利技术的增强型发泡砼墙体上,使用发泡层作为抗渗层和膨胀层之间的缓冲层,一方面在出现基层土体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发泡层以其自身的孔隙将吸收这部分温度应力;另一方面膨胀层先于发泡层成型,乃至于先于抗渗层成型,使得增强型发泡砼墙体的前表面夯实,不易出现裂纹。相比现有诱导缝需要在墙体的应力释放位置进行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增强型发泡砼墙体直接以夹层中发泡层进行应力释放,并使用发泡混凝土和硫磺砂浆替换的方式,保障了增强型发泡砼墙体的紧实性,从而实现了改善混凝土墙体施工质量的效果。
21、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型发泡砼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后向前依序分布的抗渗层、发泡层和膨胀层,所述发泡层中预埋前后延伸的横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的前端伸入所述膨胀层内、并且/或者所述横向钢筋的后端伸入所述抗渗层内,并且在所述膨胀层的顶部和底部中一者上设置排料口、另一者上设置注料口,所述注料口和所述排料口均在前后方向上贯通所述膨胀层,以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发泡砼墙体,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发泡砼墙体,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型发泡砼墙体,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强型发泡砼墙体,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发泡砼墙体,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发泡砼墙体,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强型发泡砼墙体,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型发泡砼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后向前依序分布的抗渗层、发泡层和膨胀层,所述发泡层中预埋前后延伸的横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的前端伸入所述膨胀层内、并且/或者所述横向钢筋的后端伸入所述抗渗层内,并且在所述膨胀层的顶部和底部中一者上设置排料口、另一者上设置注料口,所述注料口和所述排料口均在前后方向上贯通所述膨胀层,以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发泡砼墙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张香成,李敦,赵耀甫,张曙辉,付治愈,李强,姚雨竹,唐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