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72971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包括:近光模块、远光模块以及信号灯模块、透镜模块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透镜模块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的入光端设置有模块透镜入光面,所述透镜本体的出光端设置有模块透镜出光面;所述近光模块、所述远光模块以及所述信号灯模块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近光模块、所述远光模块以及所述信号灯模块在邻近所述模块透镜入光面的切换位置进行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相同的通用模块透镜,实现了多功能的设计,保证了一致的造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灯,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尤其是一种小开口车灯光学系统的通用模块化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化汽车的发展,车灯在造型上和智能化上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造型设计还停留在风格上,运动,稳重或夸张的造型。智能化也仅体现在简单的动画效果和投影显示等。机械化的运动结构还没有得到推广,市场上也仅有单独功能的简单变化。多功能的车灯智能化因受到复杂的光学系统和成本未能实现,每个功能都是单独的光学系统,增加了设计空间和成本,同时也增加了运动机构的辅助程度。因此,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更高智能化车灯的方案。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开口车灯光学系统的通用模块化设计可以解决车灯多功能模块化和智能化问题,为以后的模组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

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包括:近光模块、远光模块以及信号灯模块、透镜模块以及驱动组件;

3、所述透镜模块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的入光端设置有模块透镜入光面,所述透镜本体的出光端设置有模块透镜出光面;

4、所述近光模块、所述远光模块以及所述信号灯模块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近光模块、所述远光模块以及所述信号灯模块在邻近所述模块透镜入光面的切换位置进行切换;

5、当所述近光模块、所述远光模块以及所述信号灯模块中的其中一个模块到达切换位置时,该模块出射的光线经所述模块透镜入光面进入所述透镜本体内,然后从所述模块透镜出光面出射。

6、优选的,所述近光模块、所述远光模块以及所述信号灯模块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上;

7、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固定架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切换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移动路径上;

8、当所述第一固定架移动时,所述近光模块、所述远光模块以及所述信号灯模块能够在所述切换位置进行切换。

9、优选的,所述近光模块、所述远光模块以及所述信号灯模块设置在第二固定架上;

10、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固定架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切换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的移动路径上;

11、当所述第二固定架移动时,所述近光模块、所述远光模块以及所述信号灯模块能够在所述切换位置进行切换。

12、优选的,所述近光模块、所述远光模块以及所述信号灯模块设置在转动架上;

13、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转动架绕一水平轴线转动,所述切换位置位于所述转动架的转动路径上;

14、当所述转动架转动时,所述近光模块、所述远光模块以及所述信号灯模块能够在所述切换位置进行切换。

15、优选的,所述近光模块包括:近光透镜本体,所述近光透镜本体的入光端设置有近光光源模块、近光主光型全反射模块、近光辅助光型全反射模块以及近光入光透镜模块,所述近光透镜本体的出光端设置有近光出光透镜模块;

16、所述近光主光型全反射模块与所述近光辅助光型全反射模块之间形成截止线区域;所述近光主光型全反射模块和所述近光辅助光型全反射模块分别位于所述截止线区域的上下两侧;

17、所述截止线区域包括:消光皮纹面和截止线结构;

18、所述近光主光型全反射模块和所述近光辅助光型全反射模块通过所述消光皮纹面连接,所述消光皮纹面用于将原本会造成三区杂散光的光线发散到模组外面;

19、所述截止线结构设置在所述消光皮纹面上;

20、所述近光主光型全反射模块和所述消光皮纹面位于所述近光入光透镜模块的上方,所述近光光源模块的进光方向为从下向上入光;

21、所述近光辅助光型全反射模块位于所述近光入光透镜模块的一侧;

22、当所述近光透镜本体位于切换位置时,光线从所述近光光源模块发射出来,通过所述近光入光透镜模块进入到所述近光透镜本体内,进入到所述近光透镜本体内的光线:一部分光线到达所述近光主光型全反射模块处进行全反射,并通过所述近光出光透镜模块出射,在所述截止线区域上方形成近光主光型光线,近光主光型光线穿过空气介质经所述模块透镜入光面进入所述透镜本体,然后从模块透镜出光面出射;另一部分光线到达所述近光辅助光型全反射模块处进行全反射,并通过所述近光出光透镜模块出射,在所述截止线区域下方形成三区光型光线,三区光型光线穿过空气介质经所述模块透镜入光面进入所述透镜本体,然后从模块透镜出光面出射。

23、优选的,所述近光主光型全反射模块的边界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截止线区域、第二截止线区域以及第三截止线区域;

24、所述第一截止线区域、所述第二截止线区域以及所述第三截止线区域对应所述近光辅助光型全反射模块设置,并与所述近光辅助光型全反射模块连接;

25、所述第二截止线区域上形成有截止线拐点,所以截止线拐点的位置在所述近光光源模块的出光角度±5度内。

26、优选的,所述近光辅助光型全反射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三区区域、第二三区区域以及第三三区区域;

27、所述第一三区区域对应所述第一截止线区域设置,所述第二三区区域对应所述第二截止线区域设置,所述第三三区区域对应所述第三截止线区域设置。

28、优选的,所述远光模块包括:远光模组主体,所述远光模组主体的入光端设置有远光光源模块、远光主光型全反射模块以及远光入光透镜模块,所述远光模组主体的出光端设置有远光出光透镜模块;

29、所述远光主光型全反射模块位于所述远光入光透镜模块下方,所述远光光源模块的入光方向为从上向下入光,所述远光出光透镜模块的透镜焦点位于所述远光模组主体的光轴的下方;

30、当所述远光模组主体位于切换位置时,光线从所述远光光源模块发射出来,通过所述远光入光透镜模块进入到所述远光模组主体内,进入所述远光模组主体内的光线到达所述远光主光型全反射模块处进行全反射,并通过所述远光出光透镜模块出射,形成远光光型光线,远光光型光线穿过空气介质经所述模块透镜入光面进入所述透镜本体,然后从模块透镜出光面出射。

31、优选的,所述信号灯模块包括:信号灯模组主体,所述信号灯模组主体的入光端设置有信号灯光源模块、信号灯主光型全反射模块以及信号灯入光透镜模块,所述信号灯模组主体的出光端设置有信号灯出光透镜模块;

32、当所述信号灯模组主体位于切换位置时,从所述信号灯光源模块发射出来的光线,通过所述信号灯入光透镜模块进入到所述信号灯模组主体内,进入所述信号灯模组主体内的光线到达所述信号灯主光型全反射模块处进行全反射,并通过所述信号灯出光透镜模块出射,形成信号灯光型光线,信号灯光型光线穿过空气介质经所述模块透镜入光面进入所述透镜本体,然后从模块透镜出光面出射。

33、优选的,所述近光主光型全反射模块的外表面镀有铝层;

34、和/或,所述消光皮纹面上设置有花纹结构;

35、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近光模块、远光模块以及信号灯模块、透镜模块以及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模块、所述远光模块以及所述信号灯模块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模块、所述远光模块以及所述信号灯模块设置在第二固定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模块、所述远光模块以及所述信号灯模块设置在转动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模块包括:近光透镜本体(1),所述近光透镜本体(1)的入光端设置有近光光源模块(101)、近光主光型全反射模块(102)、近光辅助光型全反射模块(103)以及近光入光透镜模块(104),所述近光透镜本体(1)的出光端设置有近光出光透镜模块(1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主光型全反射模块(102)的边界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截止线区域(1021)、第二截止线区域(1022)以及第三截止线区域(10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辅助光型全反射模块(10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三区区域(1031)、第二三区区域(1032)以及第三三区区域(103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光模块包括:远光模组主体(2),所述远光模组主体(2)的入光端设置有远光光源模块(201)、远光主光型全反射模块(202)以及远光入光透镜模块(203),所述远光模组主体(2)的出光端设置有远光出光透镜模块(2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灯模块包括:信号灯模组主体(3),所述信号灯模组主体(3)的入光端设置有信号灯光源模块(301)、信号灯主光型全反射模块(302)以及信号灯入光透镜模块(303),所述信号灯模组主体(3)的出光端设置有信号灯出光透镜模块(3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主光型全反射模块(102)的外表面镀有铝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近光模块、远光模块以及信号灯模块、透镜模块以及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模块、所述远光模块以及所述信号灯模块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模块、所述远光模块以及所述信号灯模块设置在第二固定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模块、所述远光模块以及所述信号灯模块设置在转动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模块包括:近光透镜本体(1),所述近光透镜本体(1)的入光端设置有近光光源模块(101)、近光主光型全反射模块(102)、近光辅助光型全反射模块(103)以及近光入光透镜模块(104),所述近光透镜本体(1)的出光端设置有近光出光透镜模块(1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切换车灯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主光型全反射模块(102)的边界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截止线区域(10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旋
申请(专利权)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