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用于压缩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机排气组件、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1、家用冰箱等制冷设备的压缩机通常包括机芯和壳体,机芯由电机部件和泵体组成。压缩机泵体设有缸头部件和气缸座。在电机驱动下,机芯的运动件做高速旋转运动。为了保证运动件润滑的可靠性,需要在压缩机壳体内注入冷冻机油,由油泵驱动冷冻机油飞溅到连杆、活塞等运动件摩擦副实现良好润滑,因此需要保证压缩机油循环是正常的。家用冰箱压缩机主要是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的特点之一是压缩比很大,因此制冷剂在汽缸被压缩后温度很高。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从阀板排气孔流出,进入铝汽缸盖中,然后进入金属制成的排气消音器,整个过程都存在着强烈的热传导,热量传导至压缩机壳体内部的空间中,经过热传导和对流换热,有害的热量被壳体内部空腔的制冷剂气体吸收,形成强烈的过热效应,从而导致压缩机吸气温度升高,形成有害的吸气过热,严重影响了压缩机的吸气效率,降低了压缩机制冷量和性能系数。
2、为了改善排气侧的过热影响,通常采用塑料排气消音器,降低有害的热传递。塑料排气消音器通常容积较大,会截留大量冷冻机油,导致压缩机油循环量减少,压缩机无法获得有效润滑而导致磨损卡死。
3、往复式压缩机排气过程是周期性的,因此有强烈的排气脉动。现有塑料排气消音器为了改善排气脉动,通常设有节流结构,产生很强的流动阻力,大大降低压缩机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压缩机排气组件、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一种压缩机排气组件,包括排气消音器和内排气管,所述排气消音器内部设有消音腔,所述排气消音器设有与所述消音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排气消音器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储油槽,所述排气消音器在所述储油槽的槽底设有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所述内排气管安装于所述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所述内排气管的进气端穿过所述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延伸进入所述消音腔,所述内排气管的管壁设有与所述储油槽的底部连通的泄油孔。
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排气消音器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消音腔分隔为多个容积不同的腔室,所述隔板上设有通道。
5、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消音腔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隔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隔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错开,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腔室。
6、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隔板设有第二内排气管安装孔,所述内排气管由所述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延伸进入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内排气管穿过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通道延伸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后插装于所述第二内排气管安装孔,所述第一隔板在所述第一通道处将所述内排气管限定于所述第二内排气管安装孔。
7、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排气消音器在所述进气口的内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定位孔,所述内排气管由所述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延伸进入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内排气管向内延伸到达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并插入所述定位孔中,所述进气口同时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内排气管连通。
8、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排气消音器包括上盖和底盖,所述上盖设有底部开口的顶部凹腔,所述顶部凹腔中设有向底部延伸的第一上隔板和第二上隔板,所述第一上隔板和第二上隔板将所述上盖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上腔室、第二上腔室和第三上腔室,所述底盖设有顶部开口的底部凹腔,所述底部凹腔中设有向顶部延伸的第一下隔板和第二下隔板,所述第一下隔板和第二下隔板将所述底盖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下腔室、第二下腔室和第三下腔室,所述上盖和所述底盖连接,并在内部限定出所述消音腔,所述第一上隔板和第一下隔板配合形成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上隔板和第二下隔板配合形成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一上腔室与所述第一下腔室形成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上腔室与所述第二下腔室形成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三上腔室与所述第三下腔室形成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第二内排气管安装孔为设置于所述第一下隔板的倾斜孔,所述第二内排气管安装孔的延长线向上避开所述底盖的顶部边缘。
9、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上盖采用黑色塑料制作,所述底盖采用透光塑料制作,所述底盖顶部设有沿顶部开口的周向延伸的安装台阶,所述上盖的底部开口装配于所述安装台阶,并通过红外线激光焊接紧固,所述内排气管采用黑色塑料制作,所述内排气管通过红外线激光焊接紧固于所述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
10、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汽缸盖,所述汽缸盖与所述上盖一体制作,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上盖,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汽缸盖连通,形成排气通道。
11、第二方面,一种压缩机,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组件。
12、第三方面,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第二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压缩机。
13、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进气口进入排气消音器后,通过消音腔消除排气脉动,降低排气噪声。同时,内排气管在排气消音器内部进行延伸,引导气流排出,降低流动阻力,提高排气效率,提升压缩机性能。其间排气消音器截留的大量冷冻机油汇集于储油槽,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内排气管上设置泄油孔,将排气消音器底部储油槽的冷冻机油排出,保证压缩机油循环正常,大大提升压缩机可靠性。
14、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消音器和内排气管,所述排气消音器内部设有消音腔,所述排气消音器设有与所述消音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排气消音器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储油槽,所述排气消音器在所述储油槽的槽底设有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所述内排气管安装于所述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所述内排气管的进气端穿过所述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延伸进入所述消音腔,所述内排气管的管壁设有与所述储油槽的底部连通的泄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消音器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消音腔分隔为多个容积不同的腔室,所述隔板上设有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消音腔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隔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隔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错开,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设有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消音器在所述进气口的内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定位孔,所述内排气管由所述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延伸进入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内排气管向内延伸到达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并插入所述定位孔中,所述进气口同时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内排气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消音器包括上盖和底盖,所述上盖设有底部开口的顶部凹腔,所述顶部凹腔中设有向底部延伸的第一上隔板和第二上隔板,所述第一上隔板和第二上隔板将所述上盖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上腔室、第二上腔室和第三上腔室,所述底盖设有顶部开口的底部凹腔,所述底部凹腔中设有向顶部延伸的第一下隔板和第二下隔板,所述第一下隔板和第二下隔板将所述底盖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下腔室、第二下腔室和第三下腔室,所述上盖和所述底盖连接,并在内部限定出所述消音腔,所述第一上隔板和第一下隔板配合形成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上隔板和第二下隔板配合形成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一上腔室与所述第一下腔室形成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上腔室与所述第二下腔室形成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三上腔室与所述第三下腔室形成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第二内排气管安装孔为设置于所述第一下隔板的倾斜孔,所述第二内排气管安装孔的延长线向上避开所述底盖的顶部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采用黑色塑料制作,所述底盖采用透光塑料制作,所述底盖顶部设有沿顶部开口的周向延伸的安装台阶,所述上盖的底部开口装配于所述安装台阶,并通过红外线激光焊接紧固,所述内排气管采用黑色塑料制作,所述内排气管通过红外线激光焊接紧固于所述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汽缸盖,所述汽缸盖与所述上盖一体制作,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上盖,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汽缸盖连通,形成排气通道。
9.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组件。
10.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消音器和内排气管,所述排气消音器内部设有消音腔,所述排气消音器设有与所述消音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排气消音器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储油槽,所述排气消音器在所述储油槽的槽底设有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所述内排气管安装于所述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所述内排气管的进气端穿过所述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延伸进入所述消音腔,所述内排气管的管壁设有与所述储油槽的底部连通的泄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消音器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消音腔分隔为多个容积不同的腔室,所述隔板上设有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消音腔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隔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隔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错开,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设有第二内排气管安装孔,所述内排气管由所述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延伸进入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内排气管穿过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通道延伸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后插装于所述第二内排气管安装孔,所述第一隔板在所述第一通道处将所述内排气管限定于所述第二内排气管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消音器在所述进气口的内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定位孔,所述内排气管由所述第一内排气管安装孔延伸进入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内排气管向内延伸到达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并插入所述定位孔中,所述进气口同时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昭妮,陈会平,卢普伟,吴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工控万宝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