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风窗,特别是涉及一种隔声通风窗,属于通风窗。
技术介绍
1、通风窗,也被称为呼吸窗或换气窗,是根据大气流力学的原理设计的一种窗户。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机械排风和负压进风的设计,实现在不开窗的情况下,室内污浊空气能够迅速排出室外,同时室外新鲜空气经过净化后自然平衡进入室内,形成室内外空气的流动交换,从而保持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
2、当通风窗安装在动力车间使用时,虽然可以对动力车间内部的温度进行通风散热,但是由于动力车间内部动力设备的运行也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噪音会通过通风窗进行扩散,造成噪音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声通风窗,能够解决现有的通风窗安装在动力车间使用时,虽然可以对动力车间内部的温度进行通风散热,但是由于动力车间内部动力设备的运行也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噪音会通过通风窗进行扩散,造成噪音的产生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隔声通风窗,包括窗框主体,所述窗框主体内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隔音玻璃框架和第二隔音玻璃框架,所述第一隔音玻璃框架和第二隔音玻璃框架呈交错分布,所述第一隔音玻璃框架上端与窗框主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风槽,所述第二隔音玻璃框架下端与窗框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风槽,所述第一通风槽的内部设置有风量调节结构。
3、优选的,所述窗框主体一侧的上端安装有弧形挡罩,所述弧形挡罩位于第一通风槽的一侧。
4、优选的,所述风量调节结构包括驱动盒,所述驱动盒固定安
5、优选的,两根所述转动杆之间通过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相互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位于第一通风槽的部分固定安装有活动挡条,相邻的两条所述活动挡条之间相互贴合。
6、优选的,所述窗框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位于最下方的一根所述转动杆活动穿插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安装槽的下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活动穿插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通过锥形齿轮和变向齿轮与转动杆传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下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错位齿圈,所述活动槽的下端开设有调节槽。
8、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穿插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活动套设在调节杆下端的外侧,所述调节套的外侧设置有与错位齿圈相卡接的卡固齿轮,所述调节套的下端设置有把手。
9、优选的,所述调节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活动穿插在调节杆的内部且安装有活动块,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设有与活动块相连接的压紧弹簧,所述调节杆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调节套内部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
10、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中,第一隔音玻璃框架和第二隔音玻璃框架在窗框主体内部的两侧呈交错分布,第一通风槽和第二通风槽呈交错分布,可以使得窗框主体具有很好的通风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对噪音的扩散进行阻挡。
12、2、本技术中,使用者转动调节杆,调节杆通过锥形齿轮和变向齿轮带动其中一根转动杆进行旋转,在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的作用下,转动杆之间同步转动,使得活动挡条可以转动,对活动挡条之间展开的缝隙大小进行调节,可以对通风量进行调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声通风窗,包括窗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主体(1)内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隔音玻璃框架(2)和第二隔音玻璃框架(3),所述第一隔音玻璃框架(2)和第二隔音玻璃框架(3)呈交错分布,所述第一隔音玻璃框架(2)上端与窗框主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风槽(7),所述第二隔音玻璃框架(3)下端与窗框主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风槽(8),所述第一通风槽(7)的内部设置有风量调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主体(1)一侧的上端安装有弧形挡罩(5),所述弧形挡罩(5)位于第一通风槽(7)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结构包括驱动盒(6),所述驱动盒(6)固定安装在窗框主体(1)表面的两侧,所述第一通风槽(7)的内部均匀活动穿插有两根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两端分别活动穿插在两个驱动盒(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窗,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转动杆(10)之间通过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相互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0)位于第一通风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1),位于最下方的一根所述转动杆(10)活动穿插在安装槽(11)的内部,所述安装槽(11)的下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活动穿插有调节杆(12),所述调节杆(12)通过锥形齿轮和变向齿轮与转动杆(10)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的下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错位齿圈(13),所述活动槽的下端开设有调节槽(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穿插有调节套(14),所述调节套(14)活动套设在调节杆(12)下端的外侧,所述调节套(14)的外侧设置有与错位齿圈(13)相卡接的卡固齿轮(15),所述调节套(14)的下端设置有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的上端活动穿插在调节杆(12)的内部且安装有活动块,所述连接杆(16)的表面套设有与活动块相连接的压紧弹簧(17),所述调节杆(1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调节套(14)内部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声通风窗,包括窗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主体(1)内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隔音玻璃框架(2)和第二隔音玻璃框架(3),所述第一隔音玻璃框架(2)和第二隔音玻璃框架(3)呈交错分布,所述第一隔音玻璃框架(2)上端与窗框主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风槽(7),所述第二隔音玻璃框架(3)下端与窗框主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风槽(8),所述第一通风槽(7)的内部设置有风量调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主体(1)一侧的上端安装有弧形挡罩(5),所述弧形挡罩(5)位于第一通风槽(7)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结构包括驱动盒(6),所述驱动盒(6)固定安装在窗框主体(1)表面的两侧,所述第一通风槽(7)的内部均匀活动穿插有两根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两端分别活动穿插在两个驱动盒(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窗,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转动杆(10)之间通过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相互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0)位于第一通风槽(7)的部分固定安装有活动挡条(9),相邻的两条所述活动挡条(9)之间相互贴合。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志强,王冰,王斌,鹿凯,孙苑菡,
申请(专利权)人: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