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退火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退火窑的多梯度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浮法玻璃的生产过程中,混合料需经过窑炉熔融、锡槽成型、退火窑退火,最后经过冷端输送切裁包装获得玻璃成品。在上述生产过程中,退火窑是非常关键的退火设备。顾名思义,退火窑是给玻璃退火降温的窑炉,其使前进中的从锡槽出来的玻璃带有控制地降温,同时消除或减小玻璃带内的残余应力,使玻璃带内部结构趋于均匀,使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2、退火窑的关键特性是保温、冷却、加热,因为优良的保温绝热性能为玻璃退火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基础,有效的冷却系统为玻璃退火提供了调控手段,加热系统只是给予辅助补偿。由于玻璃本身的成形特性,玻璃在退火窑中需要进行保温及退火,将应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产品质量。在生产的过程中,退火窑内部保持一定的高温温度场。
3、但是玻璃在退火窑中的冷却是需要按照一定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由玻璃特性所决定的退火工艺,因此退火窑的设计要尽量去适应玻璃的特性,其实质就是尽可能地为玻璃的应力松弛创造条件,使玻璃的永久应力的数值、分布形态达到玻璃制品允许的范围,同时还要控制玻璃的暂时应力,不致造成玻璃破裂损和不易切裁。
4、退火窑一般沿其纵向分为辐射间接冷却区、热风循环强制冷却区、冷风强制冷却区和自然对流冷却区,而辐射间接冷却区又可分为顺流区和两个逆流区。
5、在现有的退火工艺中,顺流区为a区,顺流区作为均热区,一般在a区玻璃带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辐射冷却器,辐射冷却器包括多根辐射冷却管,设置在辐射冷却管一端的进
6、逆流区为b区和c区,b区又是重要退火区,一般在b区玻璃带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辐射冷却器,辐射冷却器包括多根辐射冷却管,设置在辐射冷却管一端的进风口位于b区后端,辐射冷却管的另一端连通风机,风机将退火窑外的冷空气抽入辐射冷却管内作为玻璃带辐射冷却的介质。当冷空气沿辐射冷却管从b区后端流向b区前端时(与玻璃带运行方向相反),辐射冷却管内的空气吸收窑体内玻璃带的热量后温度逐步升高,这样便造成从进风口到出风口,辐射冷却器的冷却能力呈梯度式下降,其主要表现在玻璃带在逆流区中冷却困难,冷却效果不好;另外有个缺陷就是整个逆流区的冷却风都是从后端进风口进,这会导致玻璃带在进风口处温度骤降,且在后端进风口出产生明显的温度拐点,从而造成后续的各区玻璃冷却困难、无法完成退火要求,最终导致玻璃退火质量差、生产不稳定。
7、c区属于冷却区,在保证应力可控和温度分布均匀的情况下,玻璃带的冷却速度较快,要求有比较好的冷却效果。同b区一样,一般在c区玻璃带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辐射冷却器,辐射冷却器包括多根辐射冷却管,设置在辐射冷却管一端的进风口位于c区后端,辐射冷却管的另一端连通风机,风机将退火窑外的冷空气抽入辐射冷却管内作为玻璃带辐射冷却的介质。当冷空气沿辐射冷却管从c区后端流向c区前端时(与玻璃带运行方向相反),辐射冷却管内的空气吸收窑体内玻璃带的热量后温度逐步升高,这样便造成从进风口到出风口,辐射冷却器的冷却能力呈梯度式下降,其主要表现在玻璃带在逆流区中冷却困难,冷却效果不好;另外有个缺陷就是整个逆流区的冷却风都是从后端进风口进,这会导致玻璃带在进风口处冷却温降速度骤升、温度骤降,且在后端进风口出产生明显的温度拐点,c区后端又是保温区和非保温区的衔接处,这里的温度拐点还容易导致炸板的发生,以上原因造成后续的各区玻璃冷却困难、无法完成退火要求,最终导致玻璃退火质量差、生产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退火窑的多梯度冷却系统,其可以避免玻璃带在冷却辐射器的进风口处产生较大的温度拐点,使玻璃带温降曲线更加平滑,大大提高了玻璃的退火效率和质量生产的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退火窑的多梯度冷却系统,退火窑的辐射间接冷却区包括依次设置的顺流区、退火区和冷却区,所述顺流区、退火区和冷却区内各设有辐射冷却器,每个辐射冷却器包括多根沿玻璃前进方向延伸的辐射冷却管,每根辐射冷却管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与一风机的入风口相连通,每个辐射冷却器中的一根或多根所述辐射冷却管上还设有若干个侧进风口,每个侧进风口通过一组控制组件与辐射冷却管的非端部位置相连通,所述控制组件用于调节所述侧进风口的进风风量和风温;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侧进风口均与所述退火窑外部相连通。
3、优选地,每根辐射冷却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控制阀与所述风机的入风口相连通。
4、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控制阀、温度调控器和温度检测器。
5、优选地,所述顺流区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第一辐射冷却器,所述玻璃输送辊道位于上部的第一辐射冷却器和下部的第一辐射冷却器之间。
6、优选地,所述退火区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第二辐射冷却器,所述玻璃输送辊道位于上部的第二辐射冷却器和下部的第二辐射冷却器之间。
7、优选地,所述冷却区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第三辐射冷却器,所述玻璃输送辊道位于上部的第三辐射冷却器和下部的第三辐射冷却器之间。
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将传统的单梯度辐射冷却系统升级为多梯度冷却系统,其不仅可满足大于1200t/d的大吨位浮法线的生产需要,并有效地消除了各区进风口处的温度拐点,使玻璃带温降曲线更加平滑,大大提高了玻璃的退火效率和质量生产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退火窑的多梯度冷却系统,退火窑的辐射间接冷却区包括依次设置的顺流区、退火区和冷却区,所述顺流区、退火区和冷却区内各设有辐射冷却器,每个辐射冷却器包括多根沿玻璃前进方向延伸的辐射冷却管,每根辐射冷却管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与一风机的入风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梯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根辐射冷却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控制阀与所述风机的入风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梯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控制阀、温度调控器和温度检测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梯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顺流区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第一辐射冷却器,所述玻璃输送辊道位于上部的第一辐射冷却器和下部的第一辐射冷却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梯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区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第二辐射冷却器,所述玻璃输送辊道位于上部的第二辐射冷却器和下部的第二辐射冷却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梯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区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第三辐射冷却器,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退火窑的多梯度冷却系统,退火窑的辐射间接冷却区包括依次设置的顺流区、退火区和冷却区,所述顺流区、退火区和冷却区内各设有辐射冷却器,每个辐射冷却器包括多根沿玻璃前进方向延伸的辐射冷却管,每根辐射冷却管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与一风机的入风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梯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根辐射冷却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控制阀与所述风机的入风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梯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控制阀、温度调控器和温度检测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博,刘锐,程明,杨阳,易星,刘愿,朱盾,任立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