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278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涉及接地设备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底座、限位柱、固定壳和固定栓,底座的上侧壁与限位柱固定连接,限位柱的外侧壁与固定壳插接连接,固定壳通过固定栓与限位柱螺纹连接,底座的上侧壁安装有多个固定组件,底座的两端均安装有两个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安装壳的下侧壁安装有钻头,安装壳的内侧壁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侧壁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上端安装有限位块,连接柱的两端通过旋转轴与倒钩连接。本技术通过固定组件和固定壳能对接地线进行两次固定限位,以便更好的实现接地,通过连接组件便于整个装置与地面进行快速连接和拆卸,便于安装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接地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


技术介绍

1、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是一种最优的组网形式,提高了整个电网运行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高效性和可靠性,而现有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不便,因此就需要使用到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

2、公开号为cn219892417u的一篇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接线槽、收线仓与固定座,所述接线槽对称等距开设于主体前端两侧,且接线槽内端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收线仓开设于主体后端,所述固定座一体成型对称连接于主体后端两侧。本技术可轻松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的电气元件进行接地操作,有效保障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正常运转。

3、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4、1、上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对接地线的安装需要穿过主体,进而在接地线较长时,会出现安装不便的问题;

5、2、上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不能快速、有效的与地面进行连接,需要借助电器箱体的问题。

6、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用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通过固定组件和固定壳能对接地线进行两次固定限位,以便更好的实现接地,通过连接组件便于整个装置与地面进行快速连接和拆卸,便于安装和维修,解决了现有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安装不便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包括底座、限位柱、固定壳和固定栓,底座的上侧壁与限位柱固定连接,限位柱的外侧壁与固定壳插接连接,固定壳通过固定栓与限位柱螺纹连接,底座的上侧壁安装有多个固定组件,底座的两端均安装有两个连接组件;固定组件的固定块的上侧壁安装有拉杆,拉杆的下侧壁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侧壁安装有保护层,固定板的上侧壁安装有固定弹簧;连接组件的安装壳的下侧壁安装有钻头,安装壳的内侧壁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侧壁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上端安装有限位块,连接柱的两端通过旋转轴与倒钩连接。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底座的上侧壁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固定块的内侧壁开设有安装槽。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块的上侧壁与拉杆滑动连接,拉杆的下侧壁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拉杆的上侧壁与固定壳接触,固定壳的两端开设有排线口。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板的下侧壁与保护层贴合连接,固定板的上侧壁与固定弹簧的运动端固定连接,固定弹簧的固定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底座的下侧壁与安装壳固定连接,安装壳的下侧壁与钻头固定连接。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安装壳的底侧内壁与复位弹簧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运动端与连接柱固定连接。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连接柱的外侧壁与安装壳滑动连接,连接柱的上端开设有限位槽,连接柱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滑动连接。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连接柱的两侧均开设连接槽,连接柱的连接槽中均安装有倒钩,连接柱通过转动轴与倒钩连接,倒钩的外侧壁与安装壳滑动连接。

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将底座放置在需要接地位置的地面上,通过钻头将安装壳插入地底,同时倒钩能起到增加摩擦力的效果,避免安装壳的移动,使底座与地面的连接更牢靠,以便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在进行维修时,拔出限位块,解除连接柱与底座之间的限位,将连接柱向下按动,将复位弹簧进行压缩,方便将倒钩收缩进安装壳中,便于将安装壳从地底拔出,便于将装置与地面解除连接,对接地线进行检查维修,解决了不能快速、有效的与地面进行连接,需要借助电器箱体的问题。

13、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先打开固定壳,拉动拉杆向上运动,带动固定板向上运动,便于将接地线安装在固定块的安装槽中,松开拉杆,在固定弹簧的反作用下推动固定板和保护层向下运动,对安装槽中的接地线进行固定限位,在将固定壳套在限位柱上,便于完成快速固定壳与底座的连接,同时通过固定栓将固定壳和底座进行连接,固定壳的内侧壁对拉杆的上侧壁进行挤压,使拉杆和固定板的固定效果更好,起到限位作用,将接地线放置在固定壳的排线口,便于对接地线进行限位,便于接地线的安装和固定,解决了对接地线的安装需要穿过主体,进而在接地线较长时,会出现安装不便的问题。

14、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包括底座(1)、限位柱(101)、固定壳(102)和固定栓(103),所述底座(1)的上侧壁与限位柱(10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101)的外侧壁与固定壳(102)插接连接,所述固定壳(102)通过固定栓(103)与限位柱(101)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壁安装有多个固定组件(2),所述底座(1)的两端均安装有两个连接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壁与固定块(20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201)的内侧壁开设有安装槽(201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01)的上侧壁与拉杆(202)滑动连接,所述拉杆(202)的下侧壁与固定板(203)固定连接,所述拉杆(202)的上侧壁与固定壳(102)接触,所述固定壳(102)的两端开设有排线口(102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3)的下侧壁与保护层(204)贴合连接,所述固定板(203)的上侧壁与固定弹簧(205)的运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弹簧(205)的固定端与固定块(20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侧壁与安装壳(30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301)的下侧壁与钻头(30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301)的底侧内壁与复位弹簧(303)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303)的运动端与连接柱(30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04)的外侧壁与安装壳(30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304)的上端开设有限位槽(304a),所述连接柱(304)通过限位槽(304a)与限位块(305)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04)的两侧均开设连接槽,所述连接柱(304)的连接槽中均安装有倒钩(306),所述连接柱(304)通过转动轴与倒钩(306)连接,所述倒钩(306)的外侧壁与安装壳(301)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包括底座(1)、限位柱(101)、固定壳(102)和固定栓(103),所述底座(1)的上侧壁与限位柱(10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101)的外侧壁与固定壳(102)插接连接,所述固定壳(102)通过固定栓(103)与限位柱(101)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壁安装有多个固定组件(2),所述底座(1)的两端均安装有两个连接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壁与固定块(20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201)的内侧壁开设有安装槽(201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01)的上侧壁与拉杆(202)滑动连接,所述拉杆(202)的下侧壁与固定板(203)固定连接,所述拉杆(202)的上侧壁与固定壳(102)接触,所述固定壳(102)的两端开设有排线口(102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3)的下侧壁与保护层(204)贴合连接,所述固定板(203)的上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国康宋新甫辛超山周红莲王伟胡志云余金卫俊辰郑伟东宋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