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装潢,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装潢用吊顶。
技术介绍
1、通常电梯在安装时,需要对电梯进行装潢,让电梯更加美观,装潢吊顶的设计可以满足各种场合和风格的要求,会根据应用的场所等多种情况按需要决定是否安装。
2、目前在安装电梯吊顶时,需要将吊顶框架固定在电梯顶部,现有的固定方式大多通过螺栓钻孔连接,这就导致螺栓与电梯侧壁连接部位很容易产生锈蚀,将电梯内壁金属板的防锈保护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梯装潢用吊顶。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3、一种电梯装潢用吊顶,包括吊顶框架,所述吊顶框架的内壁之间固定有十字骨架,所述吊顶框架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吊顶框架的四侧外表面均开设有侧槽,四个所述侧槽的首尾均对应相互连通,四个所述侧槽的内部之间设置有膨胀硅胶带,所述吊顶框架的两侧壁均开设有贯穿口。
4、可选的,所述吊顶框架的两侧外表面均等距开设有多个渗透槽,多个所述渗透槽均对应位于膨胀硅胶带的上方。
5、可选的,多个所述渗透槽均贯穿至侧槽的内部,所述吊顶框架的顶部固定有两个隔板。
6、可选的,两个所述隔板对应位于多个渗透槽的一侧。
7、可选的,所述吊顶框架的内侧设置有多个锁紧螺栓,多个所述锁紧螺栓的一端均贯穿至吊顶框架的外侧。
8、可选的,多个所述锁紧螺栓的一端均固定有橡胶贴片,多个所述橡胶贴片的一侧均与吊顶框架的外表面相互贴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下所述的所有优点:
10、1、本技术中,在使用本装置时,在吊顶框架的四侧外表面均开设侧槽,并且将四个侧槽的首尾相互连通,使得可以在侧槽之间设置膨胀硅胶带,在实际使用时膨胀硅胶带的内部为中空状,使得可以将吊顶框架安装在电梯顶部时,通过向膨胀硅胶带内部充入高压空气,从而使膨胀硅胶带膨胀,在膨胀硅胶带的膨胀下将吊顶框架的四侧外表面与电梯四侧内壁之间相互限位,以达到在安装吊顶框架时对其进行预定位的作用,便于后续注胶时胶水凝固。
11、2、本技术中,在通过膨胀硅胶带对吊顶框架预定位后,转动锁紧螺栓,使得锁紧螺栓带动橡胶贴片向吊顶框架外侧运动,从而将吊顶框架固定在电梯内壁之间,然后将胶水注入贯穿口内部,在贯穿口的内部胶水通过渗透槽流向膨胀硅胶带的外表面与电梯内壁之间,从而对其进行凝固粘接,避免使用螺栓打孔安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装潢用吊顶,包括吊顶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框架(1)的内壁之间固定有十字骨架(5),所述吊顶框架(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吊顶框架(1)的四侧外表面均开设有侧槽(2),四个所述侧槽(2)的首尾均对应相互连通,四个所述侧槽(2)的内部之间设置有膨胀硅胶带(3),所述吊顶框架(1)的两侧壁均开设有贯穿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装潢用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框架(1)的两侧外表面均等距开设有多个渗透槽(4),多个所述渗透槽(4)均对应位于膨胀硅胶带(3)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装潢用吊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渗透槽(4)均贯穿至侧槽(2)的内部,所述吊顶框架(1)的顶部固定有两个隔板(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装潢用吊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隔板(9)对应位于多个渗透槽(4)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装潢用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框架(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锁紧螺栓(8),多个所述锁紧螺栓(8)的一端均贯穿至吊顶框架(1)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装潢用吊顶,包括吊顶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框架(1)的内壁之间固定有十字骨架(5),所述吊顶框架(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吊顶框架(1)的四侧外表面均开设有侧槽(2),四个所述侧槽(2)的首尾均对应相互连通,四个所述侧槽(2)的内部之间设置有膨胀硅胶带(3),所述吊顶框架(1)的两侧壁均开设有贯穿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装潢用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框架(1)的两侧外表面均等距开设有多个渗透槽(4),多个所述渗透槽(4)均对应位于膨胀硅胶带(3)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装潢用吊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明,芦闻杰,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远达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