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2677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包括光电混合插座和光电混合插头;光电混合插座和光电混合插头通过连接耦合,形成光信号路径和电流正负极路径。本技术将光纤信号接口和电源接口进行集成设计,实现了一个标准接口既可传输光信号又可供电,解决了网络安装过程中重复布线,取电难的问题;同时能够兼容传统光纤连接器,适用性更强,网络部署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在以pon技术架构的网络中,光纤为信号传输的载体,设备与设备之间通讯的连接主要靠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是一种无源器件只能给设备传输信号,无法同时给设备进行供电,需要另行规划电源线进行供电。随着ai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智能设备对网络传输的带宽和速率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以太网架构难以应对高速率低时延的要求。以pon技术为核心的全光网络具有传输速率高,带宽大,低时延的特点迅速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落地,光纤接入不断深入和下沉到终端设备。由于传统的光纤连接器是一种无源器件,无法进行导电和输电,设备上需要另外配置电源连接器和接口进行供电,不能将信号口与供电口进行合一,以节省空间和施工成本。虽然传统以太网中的poe端口也具有信号口与供电口合一的功能,但是受制于其传输介质为铜缆,在传输速率和低时延上远远逊色于以光纤为介质的光纤连接器,无法满足ai大数据时代日益升级的设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在不改变原有传统标准光纤连接器接口尺寸和体积大小的情况下,将光纤信号接口和电源接口进行集成设计,实现了一个标准接口既可传输光信号又可供电,解决了网络安装过程中重复布线,取电难的问题;同时能够兼容传统光纤连接器,适用性更强,网络部署更方便。

2、本技术光电混合连接器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光电混合插座和光电混合插头;光电混合插座和光电混合插头通过连接耦合,形成光信号路径和电流正负极路径。

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电混合插座由连接器插座外壳、第一级弹性臂构件、第二级弹性臂导体以及套管组成;

4、所述第一级弹性臂构件通过套管置于第二级弹性臂导体的外侧,且第一级弹性臂构件置于连接器插座外壳内。

5、所述第一级弹性臂构件由空心圆筒和两个弹性臂卡扣组成;弹性臂卡扣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级弹性臂导体的第一卡槽和固定点,弹性臂卡扣的末端设置有缺口,缺口用于第二级弹性臂导体的圆弧形触点伸入。

6、所述第二级弹性臂导体设置于套管的两侧,且第二级弹性臂导体的两端设置有圆弧形触点,通过圆弧形触点与连接器插头上的簧片进行接触连接;所述第二级弹性臂导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焊接引脚,焊接引脚组装后穿过连接器插座外壳,用于与相关设备上的印制板组件进行焊接组装。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光电混合插头由连接器插头外壳、内框套、插芯组件、弹簧、线缆固定件、金属簧片、固定环以及尾护套组成;

8、所述内框套置于连接器插头外壳的内部前端,金属簧片安装于内框套上;所述线缆固定件设置于金属簧片上,且固定环置于线缆固定件上,且尾护套设置于线缆固定件上;所述弹簧置于插芯组件与线缆固定件之间;

9、所述内框套的两侧设置有槽道,金属簧片的安装固定于槽道上;所述线缆固定件作为过渡连接件,用于线缆与连接器接头的连接与固定;所述线缆固定件的中间设置有一个通孔,用于光纤的穿入和固定,形成光信号通路;

10、所述线缆固定件的两侧设置有线槽,用于正负极导线的穿入和固定;所述线槽的前端设置插槽,用于金属簧片的插入,达成金属簧片与正负极导线的连接。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线缆固定件尾部为圆形柱体,圆形柱体中间为光纤通孔,圆形柱体两侧是导线槽;圆形柱体表面设置有花纹,用于固定环将线缆中的芳纶纱或缆皮压接固定。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金属簧片一端设置有斜面,通过斜面与连接器插座上的第二弹性臂导体上的触点进行摩擦接触;所述金属簧片的另一端设置有折弯面,通过折弯面插入线缆固定件上的插槽进行固定;所述折弯面的中间有一条第二卡槽。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光纤信号接口和电源接口进行集成设计,实现了一个标准接口既可传输光信号又可供电,解决了网络安装过程中重复布线,取电难的问题;同时能够兼容传统光纤连接器,适用性更强,网络部署更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混合插座(100)和光电混合插头(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弹性臂构件(120)由空心圆筒(1201)和两个弹性臂卡扣(1202)组成;弹性臂卡扣(1202)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级弹性臂导体(130)的第一卡槽(1203)和固定点(1204),弹性臂卡扣(1202)的末端设置有缺口(1205),缺口(1205)用于第二级弹性臂导体(130)的圆弧形触点(1301)伸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弹性臂导体(130)设置于套管(140)的两侧,且第二级弹性臂导体(130)的两端设置有圆弧形触点(1301),通过圆弧形触点(1301)与连接器插头上的簧片进行接触连接;所述第二级弹性臂导体(13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焊接引脚(1302),焊接引脚(1302)组装后穿过连接器插座外壳(110),用于与相关设备上的印制板组件进行焊接组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套(202)的两侧设置有槽道,金属簧片(206)的安装固定于槽道上;所述线缆固定件(205)作为过渡连接件,用于线缆与连接器接头的连接与固定;所述线缆固定件(205)的中间设置有一个通孔(2051),用于光纤的穿入和固定,形成光信号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固定件(205)尾部为圆形柱体,圆形柱体中间为光纤通孔(2051),圆形柱体两侧是导线槽(2052);圆形柱体表面设置有花纹(2054),用于固定环(207)将线缆中的芳纶纱或缆皮压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簧片(206)一端设置有斜面(2061),通过斜面(2061)与连接器插座上的第二弹性臂导体上的触点进行摩擦接触;所述金属簧片(206)的另一端设置有折弯面(2062),通过折弯面(2062)插入线缆固定件(205)上的插槽(2053)进行固定;所述折弯面(2062)的中间有一条第二卡槽(206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混合插座(100)和光电混合插头(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弹性臂构件(120)由空心圆筒(1201)和两个弹性臂卡扣(1202)组成;弹性臂卡扣(1202)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级弹性臂导体(130)的第一卡槽(1203)和固定点(1204),弹性臂卡扣(1202)的末端设置有缺口(1205),缺口(1205)用于第二级弹性臂导体(130)的圆弧形触点(1301)伸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弹性臂导体(130)设置于套管(140)的两侧,且第二级弹性臂导体(130)的两端设置有圆弧形触点(1301),通过圆弧形触点(1301)与连接器插头上的簧片进行接触连接;所述第二级弹性臂导体(13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焊接引脚(1302),焊接引脚(1302)组装后穿过连接器插座外壳(110),用于与相关设备上的印制板组件进行焊接组装。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科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